人们通常以为,将密乘佛教分成事部、行部、瑜伽部和大/无上瑜伽部是藏传佛教徒的独创,但事实或并非如此。[4]在印度密乘佛教的经典中,我们也见到了对佛教教法和修行体系的总体判定。例如在《喜金刚本续》后分第八品《律仪品》中我们读到了以下一段文字,其云:
时母踊跃喜,复白世尊言:无分机难调,云何设调伏?佛言:先赐与圆戒,次与十学法,后明一切有,经部亦如是。次修瑜伽行,然后示中道,诸咒既晓了,方修喜金刚。是资敬奉持,必定证成就。[5]
此处明确说明为了要调伏难以调伏的化机,令其入无分别等持,即身成佛,佛曾示以不同的教法、方便,为众化机之修习设计了高低不同之次第。最初“赐与圆戒”(posadha),即“三皈五戒”,然后“与十学法”,即“别解[脱]说十戒,然后教授菩萨[戒]、菩提心戒,渐渐令学”;再次“明一切有”(Vaibhāsya),知“二乘所知五法”;然后说经部法(Sautrāntika),即“诠真三所知法”;“次修瑜伽行”(Yogācāra),明“唯识宗理”;“然后示中道”(Madhyamaka),“明诸法本无中道宗理,如斯渐渐学之者,皆通乘显教之理也”。于此进入密乘,“诸咒既晓了”,即“此学所作、行、瑜伽、大瑜伽,诸咒既晓,然后”“方修喜金刚”,“凡所具明一切义门”。“若有资徒渐渐而学如是等法,敬信奉持,设无分者,定当成佛。”从以上段落可知,显教可分为“一切有部”“经部”“瑜伽行”(唯识)和“中观”(中道)四次第;而密咒则高于显教道,其中《喜金刚》则是密教之顶。
同样是在《喜金刚本续》中还出现了对密教四次第的划分,于第三品《诸续序分密语品》中,我们见到了这样的一个段落:
种种及异熟,坏种离自性,既知四刹那,瑜伽遂得通。相抱承接吻,种种为种种,非此知异熟,食啖安乐智。议(义!)论而容纳,以是为异熟。离性非前三,舍贪及离贪。种种时初喜,上喜异熟时,坏种离喜喜,同生喜离性。金刚师及密,智慧及第四,以是四灌顶,当知喜等次。师灌净戏笑,密净于观视,智慧互执手,第四净相抱。为诸众生果,故说四灌顶。[6]
这里已将种种、异熟、坏种和离自性四刹那,和初喜、上喜、离喜喜和同生喜四喜,以及师灌、密灌、智慧灌和第四灌等四种灌顶连接起来,还形象地以戏笑、观视、执手和相抱等四种动作做表征,以说明密教修习的四种次第。[7]
《喜金刚本续》后分同一品中还更加明确地提到了“四续”的概念,曰:“金刚藏白佛言:瑜伽尼誓句,随宜语是何?声闻等不知,戏笑及观视,相抱二交会,以是有四续,未阐随宜语,惟愿佛宣说。”[8]
按照八思巴帝师的解释,此处“瑜伽尼誓句,随宜语是何?”一句说的是“瑜伽尼众同集之时所谈佛随宜说语是何耶?”“声闻等不知”则指“二乘人及菩萨众,皆无能得了”。而“戏笑”则“为说所行续也”;“观视”“为说所作续也”;“相抱”“为说瑜伽续也”;“二交会”“为说大瑜伽续也”。[9]由是可知,将密乘分成行部、事部、瑜伽部和大瑜伽部四续确实不是藏传佛教徒的首创,它最早出现于印度密乘的根本续中。如果按照这种“四续”的划分来界定汉传或者藏传密教的修习,则知汉传密教主要是行部和事部的修习,其中或有“瑜伽部”的修习,但没有出现“大瑜伽部”,或曰“无上瑜伽部”的修习。虽然诸“无上瑜伽部”根本续的汉译本也曾在宋代出现,但它们基本上没有在汉传佛教中产生影响,也没有接续唐代开元三大士所传的密教修习传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