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释“最妙上师”和“金刚上师”:论《大乘要道密集》的萨思迦源头(1 / 1)

一、金刚上师胆巴

元朝有一位西番高僧“金刚上师胆巴”(1230—1303),专擅祈祀摩诃葛剌(Mahākāla,大黑天神),有神通,善应对,生前受封国师,身后受谥“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声名之显赫仅次于元朝首任帝师八思巴上师('Phags pa Blo gros rgyal mtshan,1235—1280)。按照《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的记载,“[胆巴]师所生之地曰突甘斯旦麻,童子出家,事圣师绰理哲哇为弟子,受名胆巴。梵言胆巴,华言微妙”。[1]此即是说,胆巴是朵甘思(mDo khams),亦即今日康区的旦麻(今邓柯)地方人,少年出家,成为萨思迦派上师、四世祖萨思迦班智达公哥监藏(Sa skya pandita Kun dga' rgyal mtshan,1182—1251)的弟子。碑文中所谓“圣师绰理哲哇”当为bla ma chos rje ba的汉译,译言“上师法主[尊]”,即指萨思迦班智达。[2]“受名胆巴”,当指其被萨思迦班智达收为弟子受戒时得法名“胆巴”。“梵言胆巴,华言微妙”云云,“梵言”当指“西番言”,与其所言音、义对应的藏文词无疑就是Dam pa。[3]而和“金刚上师胆巴”对应的藏文名称或应是rDo rje slob dpon bla ma dam pa。

事实上,“胆巴”不过是这位金刚上师的一个法号,确切地说是他的一个尊号。西番传统,童子出家前有乳名,出家时得法号,此后遂以法号行世。《元史·释老传》有云:“八思巴时,又有国师胆巴者,一名功嘉葛剌思。”[4]见于《佛祖历代通载》中的《胆巴金刚上师传》也说:“师名功嘉葛剌思,此云普喜名闻,又名胆巴,此云微妙。”还说胆巴国师幼时“侍法王上师”,“年十二训以前名”。[5]可见,“胆巴”随萨思迦班智达受戒时所得法号首先应该是“功嘉葛剌思”,即藏文Kun dga' grags。而胆巴或当是他后得的另一个尊号,然而比其原来的法号更加知名。同样,八思巴帝师的法名是罗古罗思监藏(Blo gros rgyal mtshan),而八思巴,即'phags pa,最先也不过是别人给他的一个非正式的尊号而已。《萨思迦世系史》中说,八思巴三岁时就能说《海生修法》等,众人惊异,称其为“八思巴(译言圣者)”,从此他即以“八思巴”称闻于世。[6]《敕建帝师殿碑》中也说:“师生八岁,诵经数十万言,又能约通大义,国人以为圣,故称拔思发。”[7]无疑,八思巴本来并不是这位元朝帝师的名字,或者法号,而是别人对他的一个尊称。在藏文文献中,八思巴帝师通常被人称为Chos rgyal'phags pa,译言“法王八思巴”,或者Bla ma'phags pa,译言“上师八思巴”。

如此说来,元朝最有名的两位西番僧八思巴帝师和胆巴国师均非以本名,或者法号称闻于世,而是以别人对他们的敬称,或曰尊号著称。八思巴和胆巴这两位上师的尊号于藏文中的原来面目当分别为Bla ma'phags pa和Bla ma dam pa。Bla ma'phags pa当可译作“圣师”,于藏传佛教的语境中,“圣者”('phags pa)多以学问见长,能享有此尊号者多是学富五明的佛学大师,如印度大乘佛教史上最著名的大乘佛学家龙树菩萨就通常被称为“圣者”。而被作为智慧之化身的文殊菩萨也通常被称为'Phags pa'Jam dpal,译言“圣者妙吉祥”。而dam pa在藏语文中意谓“殊胜”“最胜”“最妙”,故Bla ma dam pa或可译作“胜师”,或者“妙师”。 “胜者”(dam pa)似又特指尤擅秘密法,多以神通行世者,例如,藏传佛教史上有一位来自印度的神话人物、息解派(Zhi byed pa)和断派(gCod pa)的祖师帕丹巴相儿加思(Pha dam pa sangs rgyas,译言“胜父正觉”,卒于1117年)就常被称为“天竺胜师”(Dam pa rgya gar)。[8]与“圣师”相比,“胜师”更是萨思迦派上师常用的一个尊号,拥有这一尊号的最著名的萨思迦派上师或可推《西藏王统记》(rGyal rabs gsal ba'i me long)的作者Bla ma dam pa bSod nams rgyal mtshan(胜师莎南监藏,1312—1375)。从字面意义来看,'phags pa和dam pa类似,无非圣妙、殊胜。然“胜者”的称号显然更适合胆巴国师,他正好就是萨思迦派的一位神通广大的人物,是在元朝蒙古宫廷内外传播摩诃葛剌崇拜的最主要的西番僧人。不管是马可·波罗,还是拉施特丁,他们都对元朝西番僧,或称“八哈失”(baq?i)者所显现的神通印象深刻,故不惜笔墨大肆渲染,而其原型或即是这位人称“金刚上师”的胆巴国师。[9]

胆巴国师常被称为“金刚上师”,其表征的意义似也与其“胆巴”的尊号吻合。《佛祖历代通载》所见“胆巴传”中说:“秘密之教彼土以大持金刚为始祖,累传至师益显,故有金刚上师之号焉。”[10]同样《特赐大龙兴寺重修大觉六师殿记》中亦说“爰有金刚法宝上士摩诃胆巴师父”。[11]另外,据载至元末年有禅僧法喜“诣京师谒大金刚上师胆巴,一见授以秘乘”。[12]还有,元朝著名的河西译师沙罗巴“事上师著栗赤学佛氏法,善吐番文字,颇得秘密之要”。[13]而所谓“著栗赤”当是rDo rje的音译,故“上师著栗赤”或指rDo rje slob dpon,即“金刚上师”。可见,“金刚上师”当是一个专门给秘密教,即藏传密教之上师的尊称。元代汉文文献中之所谓“上师”似非经常与藏文bla ma对应,与“金刚上师”相对应的藏文原文当为rDo rje slob dpon,其意义与Bla ma dam pa相同,此容后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