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村民们的同意书被吴淮交到了教育局。
看着写满了同意的征求书,教育局立刻决定开会研究与县政府协商修桥铺路一事,事情被推进得很快,电视台也多次来到教学点里进行视频录制与社会宣传。
一层层上报、开会、研究,市政府也前往教学点进行调研。
恰逢赶上省巡,市政府带来与巡查组亲临学校,大家在询问哈里拜关于资金的情况后已经初步有了眉目,尤其是在看到艾山的奖状挂在会议室里,众人都觉得这是一块宝地,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学生,一定有发展的空间。
改善经济和办学环境迫在眉睫,最先开启的是教育资源倾斜,一笔资金很快到位下拨,孩子们的营养配餐得到了解决。
省巡视小组的组长也对哈里拜提出了改善办学的意见:“学校的办学环境也不能全靠经济投入,发挥孩子们的特长也是留住生源的关键。你们这有孩子擅长跑步,有孩子擅长音乐,我刚刚就看到有个孩子跳舞跳得好,咱们民族能歌善舞,学校里也需要多出些特色节目嘛!”
正巧赶上教育局组织召开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哈里拜和吴淮、祖丽以及其他教师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吴淮十分支持,他想让孩子们在参加这次活动的同时也融入汉族的一些非遗文化,两族的文化是可以互融的。
一经决定,吴淮和祖丽一同投入进了帮助孩子们完成活动的状态中。
年画、剪纸、皮雕、壁画还有民族舞,孩子们发挥自己擅长的领域,完成的作品都将送到活动中参展。
祖丽还提议将舞蹈融入课间活动,她录制视频,分享到朋友圈,其他学校的同僚也纷纷转载,教学点孩子们的“特色舞蹈”收获了一致好评。
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做很多对身体有益的事情,这是属于孩子们的黄金时间,有特色的课间操更能体现出文化自信与素养。
擅长乐器的西日阿洪老师更是领头与孩子们在课间弹奏乐器,让这30分钟变成了回味无穷的短暂美好。
视频一经发布,社会人士广泛转载宣传,网络上的评论铺天盖地,教学点一时间火了起来。
“太有创意了!这样的课间舞也想让我家孩子体验看看!”
“学校教师们有爱心、有能力,这样的教师一心为孩子付出,上课时间也会变成享受!”
“孩子在学校里就应该是这样阳光,我家孩子以前也在这所学校读书,可惜我来到市内工作就把孩子带走了,如今再看,学校是有发展前景的!”
网上讨论越多,教学点得到的关注也就越大。
而吴淮送往教育局参加活动的作品也得到了评委们的一致认可与好评,社会上更多的人都看见了这个之前被淹没在沙丘中的教学点,更看到了在校教师们的努力与热情,以及孩子们对求知欲的渴望。
市教育局邀请校长哈里拜和教师吴淮来到局里聊心得、谈梦想,在场的还有市里电视台的记者,吴淮身为援疆教师自然备受关注,他对着镜头表达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真情实感——
“我是三个月之前来到克拉玛依市的,原以为我会在市内教学,但我的工作地点是在乡镇村落,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有些失望的。”说到这,吴淮羞涩地笑了一下,“但我很快就为自己的肤浅而感到愧疚。我很感谢我来到的是这样一所生源和师资都非常薄弱的教学点,这才是我被选择的原因——孩子们需要我,学校需要我,我感到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是这里让我爱上了我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