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艾山(1 / 1)

疆路援灯 陈彦君 1111 字 9天前

第二天一早,祖丽敲响了吴淮的房门,他昏昏沉沉的睁眼,看了一眼手机,4:20。

他挣扎着爬起身,和祖丽喊了声“马上就来”后,他瑟缩地穿上了自己带来的所有衣服,却还是觉得冷得牙齿打颤。

等到他开了门,祖丽给他带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羊奶来,吴淮非常感谢,但他急着先洗漱,祖丽告诉他去走廊对面的卫生间里,大家都是去那里洗脸刷牙的。

吴淮拿着牙刷和杯子走进卫生间的水池,发现水龙头旁已经挤满了穿好校服的孩子们。

他们不算干净的小手捧着冰凉的自来水,生怕浪费似的,要一个一个地排好队才能使用。

见吴淮来了,扎辫子的小女孩喊了声“malen”,就要其他孩子先让开,把位置给吴淮。

吴淮匆匆洗了脸,也顾不得冷水刺骨,他急着把位置还给孩子们,只有一个水龙头,住宿的17孩子都要围着宝贵的水源,吴淮也漱口都不敢多加浪费。

回去宿舍里喝了羊奶,膻味儿令他难以适应,出了教学楼,哈里拜一早就等着带他去食堂用餐。

祖丽悄悄告诉吴淮:“校长夫妻特意赶来食堂给你做早餐的,怕你第一天来不适应,想着要让你吃好,这里平时都没有早餐。”

吴淮心里很感动,但早餐就是馕和羊肉饼,吃惯了北方的素淡,吴淮这顿饭实在是难以下咽。

他怕辜负了哈里拜夫妇的热情,强迫自己全部吃了干净,但升旗仪式前却开始闹肚子,他做支教的第一天实在是有些狼狈。

司机心很细,他是发现吴淮水土不服的第一人,在结束了晨间升旗,他给吴淮买来了治拉肚子的药,还说带他去学校后面逛逛,距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呢。

两人虽然语言不通,但比比划划的,也都能明白了七八分。

这会儿正好赶上日出的尾巴,凌晨5点的太阳开始从边境线冉冉升起,吴淮站在黄沙小坡上望着眼前一望无尽的大漠,偶尔会有沙子吹到脸上,但他却觉得内心格外宁静。

司机的名字是尼加提,他说自己的儿子就像吴淮这个年纪,他尽可能地比划出吴淮能懂的手势,再配合吴淮的理解,大概能明白尼加提在说学校的事情。

“学校里的孩子们很腼腆,不像县内小学里的那些孩子,这里的缺乏自信,可他们很听话,也一直盼望着你的到来。”尼加提的笑容非常真诚,“我们都很感谢你能出现。”

吴淮明明还什么都没做,从昨晚到今早,都是他们在照顾着他,却又在不停地对他表示感谢。这令吴淮心中有些动容,他对尼加提点点头,回应着对方的信任。

再抬头的时候,天色已经亮了,风沙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香气,远处的清真寺传来撞钟的声响,吴淮好像听到寺庙里传来唱经的声音,那声音非常低沉浑厚,在空中晕染出了神圣的金光。

到了8点,吴淮准时出现在了三年级和四年级共用的教室里。

课本要兼顾两个年级同样的进度,吴淮的第一堂课是语文,他从生母开始教起,前排的孩子们学的很认真,会努力地跟随着吴淮的节奏来张嘴、发音。

唯独最后一排坐着的男孩显得疏离。

他没有课本,也不打算融入课堂,只望着窗外出神。

吴淮时不时地看向他,男孩的校服极不合体,袖子非常短,裤子也紧紧的裹着双腿,甚至连鞋子的颜色都不一样。

等吴淮装作不经意地路过他身边时,发现他在课桌上画了一只小狗,还有两个小人,一高一矮。

他察觉到吴淮的目光,警惕地伏在桌子上,盖住了他的画。

第二堂是数学,第三堂是体育,吴淮很关注这个男孩,他每堂课都不参与集体活动,要么是发呆,要么是坐在一旁玩石子,其他孩子也没有和他搭话过。

到了中午,祖丽已经做好了饭菜,第四堂课空闲的教师都要负责当天的伙食。

全校5个教师坐在一起时,吴淮问起了那个男孩的情况。

“你说的是艾山吧?”祖丽指着自己的脸颊,“皮肤黑黑的,眼睛很大,不爱说话的那个。”

“对,是他。”吴淮问:“他叫艾山啊?怎么连课本都没有呢?”

哈里拜解释道:“艾山是从区里过来的,去年才来这边,被送来和他阿婆一起生活,我们这里的课本一直紧缺,他从原来的学校带回来的那些在路上丢了,就一直没书可看。”

“其他孩子不能和他一起分享吗?”

“艾山有时会打人,其他孩子不愿意接近他。”祖丽补充了句:“他爸妈离婚了,都各自组建了家庭,他的情况有些特殊。”

吴淮沉默了片刻,当他抬头时,可以看见艾山正独自拿着饭盒从小仓房那边走出来。

小仓房里有炉子,不住校的孩子们都会自带饭盒去炉上加热。

吴淮发现艾山脚上的鞋子已经开了胶,走起路来十分不方便。

祖丽察觉到他的视线,凑近他轻声说:“艾山的家特别远,他每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5点钟开始跑到学校,从去年来了之后就一直这样。”

吴淮惊讶道:“他为什么不选择住校?”

“阿婆年纪大,艾山应该是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吧。”

吴淮听后,心中有些怅然,他再看向艾山,男孩正一个人蹲在角落里吃着午饭,肤色与衣服的颜色都要与身后的沙土堆融为一体。

等吴淮和大家一起忙碌着刷干净了碗筷,他打算回去自己的宿舍里午睡一会儿。

刚一出屋子,就看到艾山在小操场上跑步,他的脚下飞沙溅起,惹得灰尘在太阳光里起起伏伏。

可吴淮发现他跑得很快,作为这个年纪的孩子来说,他其实长得很瘦小,但速度却很惊人,这让吴淮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就连在课上教学的时候,吴淮也会特别关注艾山的进度,还把他的座位调到了班里学习最好的孩子身边,要他们分享同一份课本。

下午4点的时候,孩子们都放了学,艾山第一个跑出了教室,吴淮有些在意他的行踪,就急匆匆地跟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