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选择,懂得放弃(1 / 1)

别让欲望毁了你 陈廷 1261 字 5个月前

生活中,有时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使得我们猝不及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候生活的转机。

人生就像是我们在列车上的一次长途旅行,到了站点,你就必须下车。沉迷于过往的人将永远生活在痛苦和遗憾之中。

一只倒霉的狐狸被猎人用套子套住了一只腿,它毫不迟疑地咬断了那只小腿,然后逃命。放弃一只腿而保全一条生命,这是狐狸的哲学。人生亦应如此,当生活强迫我们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以前,主动放弃局部利益而保全整体利益是最明智的选择。智者云:“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放弃是获得的前提,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获得成功。放弃那些干扰我们前进的因素,放弃那些不可能实现的妄想,放弃那些我们为之付出极大的努力仍然没有结果的目标,放弃那些该放弃的一切。然后轻装上阵,安然等待生活的转机。

放弃,并非是无所追求,而是为了不让那些无关紧要的枯枝败叶、魔光幻影遮挡我们的视线,使我们失去前进的方向;放弃,不是无端地逃避现实,而是为了在大千世界里,准确定位人生目标,找寻人生的真谛,弹奏生命之中蕴涵着的质朴和谐的音符;放弃,更不是自暴自弃,不是背叛生命中固有的那份执著,而是在迂回中认清自己,为了那份藏于心底的执著而进行的一次飞跃,这是一次激**灵魂、成长心灵的飞跃。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唯一的导演,放弃是一种品质、是一种操守,放弃是一种美的释放,是一种质的升华。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彻悟人生、笑看人生,才能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老人,他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就是五颜六色的气球。每次外出玩耍,他的手里总是拿着各种各样的气球,因为那是他最心爱的玩具。

有一次,他母亲带他出去玩,在公园玩耍的间隙,他的母亲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口琴,吹出了一首首动听的乐曲。他有心要母亲的口琴,但又舍不得放弃手中的气球,左右为难之际,母亲突然停止了吹奏,笑眯眯地看着他。就在这一瞬间,他作出了选择:他放开手,毫不犹豫地放飞了气球,然后扑向母亲索要口琴。

这一天,他学会了口琴,而且重要的是他从这件事上获得了一个对他一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启示,那就是当人需要作出选择时,该放弃的时候就必须勇敢地放弃。

这之后,他发现自己对音乐并没有多大兴趣,因此毅然选择了放弃,转而进入了纽约商学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经济学。1950年,他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并得到了去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机会。在这所大学里,他遇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良师益友,后来曾在尼克松总统麾下效力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亚瑟·博恩斯教授。从此,他放弃了一切该放弃的东西,一心一意关注经济学,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经济学的研究上,并很快成为这个领域的行家。1987年当里根总统任命他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时,他一举而成为全球关注的人物。

他就是历经四任总统、掌舵美国经济18年、曾4次连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的艾伦·格林斯潘。艾伦·格林斯潘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生命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不断选择与放弃的过程。放弃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努力,而是要专注于我们更感兴趣的东西,只有如此,才能一步一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人的一生,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我们学会了放弃,我们才能拥有一份安然祥和的心态,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学会放弃,我们就有可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天空。

一年一度高考风起云涌,一番拼搏,几家欢喜几家愁。受教育资源限制,不论你如何“锲而不舍”,使尽浑身解数,录取率决定了必然要有近一半的考生要自愿或不自愿地“放弃”上大学的愿望。如果差距不大,偶尔失手,自然不妨来年再战;倘若成绩实在差距太大,再考也难有多大提高,那就应当机立断,学会“放弃”。成才自有千条道,何必都挤“独木桥”。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大发明家爱迪生不过才小学毕业,照样功成名就,又何必一条道走到黑。或许,你只退一步,便会海阔天空。

人生苦短,韶华难留。选准目标,就要锲而不舍。但若目标不适,或主客观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徒劳无功,还不如学会放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再展宏图。班超投笔从戎,鲁迅弃医学文,都是“改换门庭”后而大放异彩的楷模。可见,如果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时机,放弃既是一种理性的表现,也不失为豁达之举。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的世界上,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理想、憧憬和追求。否则,他便会胸无大志,自甘平庸,无所建树。然而,过分地急功近利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当我们面临选择时,我们必须学会放弃。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像下围棋一样,小的利益虽然放弃了,得到的却是更大的利益。但如果想兼得“鱼和熊掌”,恐怕最后连什么也得不到了。

我们应当学会放弃,并且敢于放弃,不要为一点利益斤斤计较,不要怕选择错误,因为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它教会我们逐渐学会放弃。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必须学会放弃,有时放弃便是另一种珍惜。未来是不可知的,而对眼前的这一切,我们还来得及把握,我们还可以在无限中珍惜这些有限的事物!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彼岸的过程中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果断放下的东西放下。放弃得当,丢掉那些不值得带走的包袱,才能登高远行。

我们的人生要有所得,就不能让**自己的东西太杂、太多,心灵里累积的烦恼太乱杂,努力的方向就会过于分散。我们要简化自己的人生。我们要经常地有所放弃,要学会经常否定自己,把自己生活中和内心里的一些东西断然放弃掉。

放弃,是一种睿智,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放弃,对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所以,朋友们,别忘了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智慧叫“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