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可太较真(1 / 1)

别让欲望毁了你 陈廷 603 字 5个月前

宽容是上苍赐予我们的最美的礼物。宽容不仅仅是做人的美德,还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豁达一些,宽容一些,你的视野就会变得更加开阔,自己也就会活得非常轻松。

做人不能够太较真这便是其中的一个道理,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劳累的原因之所在。

做人固然不能够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是也不能够太较真,认死理。一面很平的镜子,在高倍放大镜之下,也会显出凹凸不平;肉眼看起来非常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面,满目可能都是可怕的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去生活的话,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而如果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就是罪不容诛、无可救药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与人相处就一定要互相体谅、互相理解,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相处,我们只有遵循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能容人,这样才能够诸事遂愿。

宽容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具有宽容胸怀的人,能够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他们一般为人处世豁达而不拘小节,凡事都能够从大处着眼而从不会目光短浅、斤斤计较,纠缠于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够过得非常快乐,成就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但是,如果要求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够容人,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并且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这样就能够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就容不得下属出半点毛病,动辄捶胸顿足,横眉立目,属下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然也就会积怨成仇。

当我们想一想天下的事情,并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揽的,何必因为一点点小毛病便与人怄气呢?很多时候,当我们调换一下位置,挨训的人也许就能够理解上司的急躁情绪了。

在公共场所遇到不顺心的事,实在是不值得生气。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了你肯定是有原因的,不知道哪一种烦心事会让他这一天情绪恶劣,行为失控,正巧被你赶上了,只要不是侮辱了你的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不以为意,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

总之,没有必要与这位和你原本无仇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假如真的较起真来,大动肝火,刀对刀、枪对枪地干起来,酿出个什么后果,那就犯不上了。

跟萍水相逢的陌生人较真,这实在不是聪明人所要做的事情。假如对方没有文化,一较真就等于是把自己降低到了对方的水平,是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除此之外,对方的触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发泄和转嫁痛苦,虽说我们没有分摊他痛苦的义务,但是在客观上确实帮助了他,无形之中做了件善事。这样一想,其实也就是理解、原谅了他。

如果我们明确了哪些事情可以不较真,那么我们就能够腾出时间和精力,全力以赴认真去做该做的事情,我们成功的机会和希望也就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由于我们变得宽宏大量,人们就会乐于同我们进行交往,我们的朋友也就会越来越多。事业的成功伴随着社交的成功,应该是人生中的幸福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