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三年(1934)四十八岁(1 / 1)

高语罕年谱 王军 548 字 4个月前

1月22日

福建事变失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逃往香港,第十九路军的番号被取消。

5月

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百花亭畔》,叙述高语罕于辛亥革命期间所见所闻的徐锡麟刺杀恩铭之事。

《青年女子书信》出版。

6月

《上海周报》第3卷第7期发表探子的《党政秘闻(十则):高语罕并未赴闽》:“自从福建事变起后,于是一些平日与取消派AB团第三党有关系的人,都纷纷赴闽,而外间盛传,某也赴闽,某也离沪,高语罕即喧传离沪赴闽之一人也。日报且详载高何日离沪,何日到厦,寓鼓浪屿某处,一若真有其事,实则老高迄今仍在上海也。但谣言之来,亦非无因,盖取消派在福建,曾大闹内讧,故群请老高赴闽调解,高最初确有赴闽意,故外间即盛传高已赴闽。其后,高探知闽伪政府已修改政纲,认为不能合作,故中止福建之行云。”

△《上海周报》第3卷第7期发表《党政秘闻(十则):杨邨人赴闽活动》:“以前太阳社蒋光慈部下的‘作家’杨邨人,自从自新以来,倒也衣食无忧,天天游马路进跳舞场,悠游自然,其生活较作普罗运动时,固已不大相同,但人类之不容易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别人是饱暖思**欲,而我们杨先生是饱暖思做官。杨先生每于跳舞之余,深以未能做官为恨事,但南京方面,竟岂有此理地不来请杨先生去做官,这牢骚,在杨先生是发了很久了。但一向也只有发发牢骚,自悲命薄而已。却不料最近陈真如李任潮造反福建,广收各方亡命之徒,而杨先生平昔,与AB团王礼锡等早有渊源,而与取消派第三党,亦均接近,如投奔福建,则不难得一官半职,以光宗耀祖,故杨先生已于日前搭轮南下,扬言赴香港旅行,实则赴福州卖身投靠去也。”

11月

史量才被刺,上海各界举行公祭。语罕也亲去参加祭奠。“看到当时骈四俪六或古色古香的祭文,真是五光十色。然当史量才创办的补习学校的学生读起他们用语体文写的祭文时,听者知与不知,莫不潸然泪下!”

△《申报》内部清除左倾分子,陈彬和远走香港,两年后替陈济棠办《港报》。与广东地方势力有来往,两广军阀以抗日为旗号反蒋。

是年

同刘伯垂往来,欲知悉福建人民政府的行动,并无意攀龙附凤。陈独秀告诉高语罕,刘伯垂说他是势利眼。高语罕听了这话,心内也起了无数波澜,除了谴责自己交友不慎外,对于刘伯垂并不曾有多少怨望。

农历除夕

高语罕才搬回家,对房东说姓程。后来又搬家,和刘伯垂夫妇住一楼一底的房子,王丽立和刘夫人发生口角,又分开了。

直到伯垂死后,高语罕和李季去抚棺,哭古今人交友之凶终隙末,往往如此。“翼王石达开所谓‘白首相知犹按剑’,足见人生得一知己,实属不易,可慨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