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果
我能说出自己孤独时的感受并有办法让自己感到快乐。
我能为班级的友善做出努力。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活动需要学生能够自由组成小组的场地,教师可以将座椅摆成4人或者6人的圆桌形。
A4纸、胶棒、彩笔、图片(两张大象图片)、孤独星卡和骰子、地图。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教师了解本节课是“我周围的人”学习专题中的二年级第三课,是扩展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孤独的感受,并能够在集体中为友善的氛围的营造做贡献。教学方式上以班级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课前教师可以提前分组,中间可组织些有趣的方式重新分组。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抽签游戏。
主题导航:拼图编故事。
探究与体验:孤独星卡;观看动画片后思考问题。
总结与反思:制作一张宣传标语海报。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抽签游戏(5分钟)
教师把两副扑克牌(按照班级人数扣下其中一部分,形成最后有几个同学找不到组的结果)打乱顺序,让同学一一抽签,然后按照数字或者花色来分成小组,最后剩下几个同学落单。
教师采访分组过程中大家的感受,以及落单同学的感受。
“我观察到同学们找到自己的组以后非常兴奋,为什么?
“在分组过程中,你有过担心吗?你担心什么?
“落单的同学,我看到你们的表情不太自然(愉快),为什么?你们有什么感受?”
“看来,大家都不愿意落单,因为这让我们觉得孤独。
“不过,老师要承认一个错误,因为我是故意让几张牌是单一的,为了让大家体验这种孤独的感觉。那么现在哪个组愿意接受你们的新成员呢?”
“看到你的同学们特别热情地拉你加入他们的组织,你有什么感受吗?”
“人们天生是社会性的动物,不愿意离开集体。而我们的集体也不会放弃一个人,让他孤独地在一边,所以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孤独这种情绪,要学会察觉它,管理它。”
教师要注意观察,抓住学生在活动中的表情和动作,提问的时候会比较有针对性。
教师对落单的同学要特别注意,最后促成他们回归到集体里的环节很重要,要尽可能隆重。
(二)主题导航:拼图编故事(15分钟)
教师将两张图片分割成6~8张,随机发给学生,让他们拼出来完整的图片。一张是孤独的大象坐在海边的场景;另一张是一群大象欢乐地在一起的场景。然后学生把图片分别贴在白纸上。在白纸上,每个人都写出来自己看到图片后想到的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这些词编一个故事。
全班分享并讨论。
“同学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到了这只大象孤独的很多原因,那么有没有人愿意分析一下,你觉得如果我们的同学们感到孤独,有可能有哪些原因呢?将你们的原因写在建议书(A4纸)上。”
“谢谢同学们愿意分享你们的想法,感到孤独是很正常的事,但我们需要尽快调整它,回归到快乐的集体中,那么你们都有哪些好办法呢?”
学生将自己想到的办法写在建议书(A4纸)上,并写上名字或者学号,传阅到别人的手里,接到建议书(A4纸)的同学将自己的建议写在上面,再传出去,直到老师喊停。看看全班最后能有多少好办法。
“这些方法有的可能对你有效,有的可能对你来说无效,请你在后面打上五角星,最有效的标5颗星,不确定的标3颗星,完全没有效果的标1颗星。
“很高兴看到同学们都在积极地寻找让自己高兴起来的办法,通过这个活动,我们也看到了孤独不可怕,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可能这个方法还会启发你,让我们谢谢我们的同学们。”
教师需要将学生提到的原因和解决孤独的方法归纳总结写在黑板上。
教师需要注意不合适的或者不健康的方法,要注意引导,鼓励学生再想方法,分析此方法不合适的原因,让他们继续尝试别的方法。
(三)探究与体验
1.活动1:孤独星卡(5分钟)
小组有一张孤独星卡和其他的卡片,抽到孤独星卡的同学投掷骰子,骰子掉到哪个问题上就根据情境题来回答问题,答案不能重复。
“我们刚才讨论了如果感到孤独,有哪些方法来解决问题,下面我们通过玩一个小游戏,看你们是不是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请抽到孤独星卡的同学,在小组内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修改题目。
每个学生选择的解决方法可能不一样,教师要尊重他们的选择。
有的学生可能并不觉得出现题目中的情况时,他会孤独。教师需要了解这一点:“可能别的学生需要你的帮助,请你帮助他。”
2.活动2:观看动画片后思考问题(5分钟)
学生观看动画片《孤独的屹耳》,思考并回答问题。
“屹耳心情不好,孤独地坐在一边。他的朋友们有什么感受?
“他的朋友们都做了什么?屹耳有什么反应?这个时候,如果你是屹耳的朋友,你会有什么心情?
“最后屹耳提出了什么要求?朋友们怎么做的?
“你对这个故事有什么想法?你能接受屹耳的要求吗?”
“我们感到孤独的时候,可以说出来,寻求帮助。
“你可以为你的朋友做很多事,也要接受他也许只需要你陪着他。
“感谢你的朋友关注你,陪伴你。
“朋友让我们感到幸福。”
教师陈述的部分可以根据课堂上学生们的反应再增添内容。目标是鼓励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特别是孤独的时候,鼓励学生关注他人,愿意帮助他人,更要接纳别人的“没反应”。
(四)总结与反思:制作一张宣传标语海报(10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话题,以任意一个话题来制作宣传标语海报,用彩笔装饰标语。
·人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感到孤独时自己可以做什么?
·如果别人感到孤独了,我们可以怎么说,怎么做?
“孤独不可耻,因为我们了解了这种情绪,体会了这种情绪,就可以管理它,不让它过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集体。特别是我们的同学们,你们制作了标语海报,让我看到了你们特别热爱这个集体,愿意帮助每个在集体中的人。我相信你们周围的人都会感到快乐。谢谢你们。”
学生可能不太懂得标语海报怎么制作,教师需要在幻灯片中展示自己制作的一些标语,比如,爱护花草之类的,作为一种提示。
·主题资源
《孤独的屹耳》(美国动画片《维尼和他的朋友2》系列中的一集)
屹耳是一只灰色毛驴,它是小熊维尼的朋友,屹耳生活在百亩森林的东南角,确切地说是生活在一块沼泽。屹耳有一个用木棍做成的房屋,叫作“维尼的角落”。维尼和小猪把它原来的房子弄塌了,所以为它用一堆树枝建了房子。在它生日那天,小猪送给它一个维尼蜂蜜罐,里面弹出了一个绿色的气球,猫头鹰给了它一个笔记本。它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它的好朋友们记得它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