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合称,也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又称“新大陆”。美洲现有35个国家,面积约为4206.8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8.4%;人口约9亿,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
(一)阿根廷
阿根廷全称阿根廷共和国,面积约为278万平方千米(不含马尔维纳斯群岛和阿主张的南极领土),人口约为4000万,多为欧洲人后裔,天主教是其国教,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首都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国庆日是5月25日。
1.社会与文化
多数阿根廷人有着欧洲血统,其文化有别于欧洲、印第安文化混杂的其他拉美国家,所以,在文化和情感上,阿根廷人往往显得更像欧洲人,而不像拉丁美洲人。
家庭是阿根廷人社会生活的中心,大家庭观念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家长备受尊重,但也要负起关心、照顾家庭成员安全、就业等问题的责任,并负责维护个人和家庭的荣誉。荣誉是家庭的生命,它影响着家庭的日常生活和事业发展。
阿根廷宪法保障宗教自由,除国教天主教之外,其他世界性宗教特别是伊斯兰教,也纷纷在该国立足扎根。
阿根廷人生性热情、直爽、开放,同时又能在交际中表现得圆滑和委婉。此外,他们的交际距离比较小,并喜欢在交谈时相互触碰。
2.社交礼仪
阿根廷人见面问候的形式很正式,通行握手礼,并伴以目光交流和微笑;年龄、身份、地位低的人先问候尊长;交际过程中一要直保持目光交流以显示自己的兴趣。通常阿根廷人喜欢通过第三者介绍来相互认识,所以,在一些小型的聚会上,应当等主人把你介绍给大家,而不必急于自我介绍。
在阿根廷,赠送礼物颇为流行。但不要送刀具、剪子等,因为那暗含着“绝交”之意。收礼者会当面打开礼物。
3.餐饮礼仪
应邀到阿根廷人家里做客,应为女主人带点礼物。因为进口酒的税额很高,所以,能为主人送上一瓶进口美酒,必能大受欢迎。
客人要衣着得体。男士一般穿正装、打领带;女士可穿长裙、套裙或套衫。客人应比约定的时间晚到30分钟至45分钟,准时到达反而显得不合时宜。
主人可能对餐会有座次安排计划,所以客人应按主人的安排就座入席。刀叉的使用遵从欧洲传统,始终左手持叉、右手持刀;用餐过程中,要始终把双手放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但不能把双肘支在桌子上;要在主人祝酒之后再开始饮酒。阿根廷人可能有许多有关添酒方面的讲究或禁忌,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亲自动手为自己或他人添加酒水。用餐完毕,应在自己的食盘里留下少许食物,表示自己吃饱了。此时,应把刀叉并拢、叉齿向下横放在食盘上,刀叉手柄朝向右方。
餐会次日,应打电话向主人致谢。
4.习俗禁忌
阿根廷人重视着装,男子出门时都要穿好西装;在公共场合脱掉上衣会被视为行为不雅。不喜欢灰颜色,一般人都看不惯这种色彩;送礼忌送手帕,因为手帕会招致悲伤;忌送衬衫、领带之类的贴身物品;忌讳**,因为**为丧葬所用,是令人悲伤的“妖花”;禁止市场在星期五出售牛肉;也禁止餐馆供应牛肉,因为阿根廷政府规定:每个星期五为“禁肉日”。
与阿根廷人交谈,避讳军人干政、马岛战争、白人与土著人的关系等话题。
(二)巴西
巴西,全称巴西联邦共和国,面积约851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9亿,多数人信奉天主教,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首都巴西利亚,国庆日是9月7日。
1.社会与文化
巴西民族众多,文化多样。居民大致分为白人、混血种人、黑人、印第安人和亚洲裔人。其中白人占多数,是欧洲移民的后裔。1888年,巴西废除奴隶制,加快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
家庭是巴西人生活的中心,以家庭为中心也是其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虽然现在的家庭结构正在改变,但以家庭为核心的价值观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巴西家庭一般规模比较大,家庭成员关系密切。巴西人认为裙带关系具有积极作用。
虽然各民族相互融合,但巴西仍然存在阶层制度,有些人是种族主义者,社会歧视也仍然存在。在巴西,肤色决定阶层。通常棕色人种在经济上和社会上处于不利的地位,他们处于社会底层,多从事女佣、司机等工作;而中、上层人士很少与底层人民来往。不同层次人士的工资相差悬殊,他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目标也因此而大不相同。虽然其宪法规定男女平等,但现实生活中歧视妇女的现象普遍存在。
巴西人的民族性格有两大特点:一是坦率豪放,喜欢直来直去;二是活泼好动,幽默风趣,爱开玩笑。巴西人能歌善舞,桑巴舞举世闻名。
巴西印第安人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印第安人在重要场合上会头戴羽冠,显得格外威严、雄壮;他们有在身上涂色的习惯,每种颜色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红色象征勇猛和似火的爱情,白色代表年轻,黑色则象征不幸。
2.社交礼仪
巴西男士在见面时行握手礼,同时保持目光的接触;女士之间一般行亲吻礼,由左侧开始交替亲吻面颊;异性之间,只有在女士伸手之后,男士才能与之相握。拥抱并拍打背部,是朋友之间常见的问候方式。
赠送礼物时,兰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要避免紫色的。手帕因与悲伤有关,故不宜作为礼物相赠。收礼者会当面打开礼品。
3.餐饮礼仪
应邀做客,可给女主人送一束鲜花或一份小礼物。
出席餐会,应比约定时间晚半个小时到达;出席其他聚会,可以迟到1个小时。巴西人注重穿着,有“以衣帽取人”的传统,故登门做客时要着装正式一些。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主人待客,会接二连三地劝让咖啡。巴西人惯用欧式西餐,烤肉是巴西人最喜欢吃的风味菜之一,不仅是一品国菜,还是一种大众菜。
4.习俗禁忌
巴西人忌讳紫色、黄色和深咖啡色,认为紫色表示悲伤,黄色表示绝望,深咖啡色会招来不幸;忌讳绛紫色花,认为是丧葬用花;忌讳数字“13”;忌用“OK”的手势语,那被认为是种极不文明的举止;忌讳别人说蝴蝶是害虫,因为在巴西人心目中,蝴蝶不仅美丽,而且还是吉祥之物。
与巴西人交谈,应避讳政治形势、经济状况、民族矛盾等话题。
(三)加拿大
加拿大的正式名称即为加拿大,面积约99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361万,主要人口是英裔和法裔,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和基督教,官方语言则并用英语和法语,首都渥太华,国庆日是7月1日。
1.社会与文化
加拿大民族众多,除原居民外,所有人都是外来移民,所以又被称为“移民的国家”。加拿大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政府鼓励多元文化的并存和发展,移民可以保持其原有的语言、文化、传统。加拿大人为其多元文化而骄傲,各种不同文化和种族背景的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
加拿大是一个民主且充满活力的国家,奉行所有种族一律平等的政策。人们努力工作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社会,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大多数加拿大人十分理解谦让的价值,能接纳和尊重所有愿意接纳和尊重别人的人,也能公正对待他人,并不论其种族和文化背景。他们相信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负责,允许每个人按其希望的方式生活,只要不影响他人。虽然加拿大人崇尚个人主义,但也十分强调个人对于集体的责任。加拿大人有很强的地域观念,很多人对自己的省或地区的忠诚,甚至超过了对国家的忠诚。
加拿大幅员辽阔,各地区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差异很大,大致可归纳如下:大西洋沿岸地区,比较传统、保守;安大略省是商业中心,讲究公事公办,比较保守;西部地区的人开放、友好、随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比较开放,通常被看作加拿大未来的代表;魁北克法语地区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地域观念极强;北部地区的人民具有强烈的拓荒精神。
2.社交礼仪
加拿大人通行握手礼,并伴以目光交流和微笑;在法语地区,朋友之间行亲吻礼,先亲左脸颊,再亲右边。称呼对方一般要尊称姓氏,但相识不久后就可以直呼姓名。
加拿大流行赠送生日礼物和圣诞礼物,但不要赠送金钱。收礼者一般会当面打开礼物。
3.餐饮礼仪
应邀做客,可带巧克力、鲜花或葡萄酒作为礼物。在魁北克省,在餐会之前把鲜花送到才合乎礼仪;若送葡萄酒,一定保证所送的是最高品质的葡萄酒。
加拿大的餐饮礼仪是相当宽松和非正式的,但魁北克地区要相对正式一些。客人要按照主人的安排入座,并且只有当女主人开始用餐时,其他人才可以开始。餐桌礼仪基本遵从欧洲大陆的风格,进餐时左手持叉、右手持刀。用餐过程中,可以拒绝某些食品和饮料而不必解释;不要将双肘支在桌面上。用餐结束时,在自己食盘里留下少许食物是一种普遍的做法。在正式宴会上,主人要第一个祝酒,主宾会在宴会进行期间予以回敬;女主人也可以祝酒。
加拿大人忌食肥肉、动物内脏、腐乳、虾酱、鱼露以及其他一切带有腥味、怪味的食物;忌就餐时吸烟、吐痰、剔牙。
4.习俗禁忌
忌讳黑色和紫色,认为它们不吉利;忌送白色百合花,因为它为丧葬专用;忌讳“13”和“星期五”,认为“13”是厄运之数,“星期五”是灾难的象征;忌讳打破盐罐把盐撒掉;忌打碎玻璃,认为这都是不祥之兆;忌铲除积雪,因为白雪在加拿大人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并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和避邪之物。
与加拿大人交谈,忌讳插嘴打断对方或与对方争执;忌谈论宗教问题、种族矛盾、魁北克独立等话题,也忌讳谈及死亡、灾难、性方面的话题。
(四)墨西哥
墨西哥,全称墨西哥合众国,面积约19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12亿,绝大多数为白人与当地土著居民通婚所生的后裔,主要宗教是天主教,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首都墨西哥城,国庆日是9月16日。
1.社会与文化
家庭是墨西哥社会结构的核心,大家庭的结构模式普遍存在,它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多数墨西哥家庭是非常传统的:父亲是绝对的权威,是家庭事务的决策者;母亲受到极大的尊敬,但其角色地位和作用要低于丈夫。墨西哥人认为,帮助家庭成员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墨西哥的社会分层明显。墨西哥人强调等级关系,人民尊重权威,并期待上层能够提供指导、做出决策。重视次序,对排名在你之前的人必须毕恭毕敬,因而无论是在家庭、事业中,还是在朋友圈子中,墨西哥人都非常清楚自己所处的等级位置,而一旦有人破坏了这种等级关系,都会遭到鄙视。
墨西哥人崇尚“男子气概”,并会通过不同方式加以表现。比如,对女士品头论足,是男子气概的典型标志,而不会被视为浅薄或轻浮。墨西哥男性普遍认为,无论如何也必须保证自己作为男人的形象不受损害。
2.社交礼仪
墨西哥妇女不习惯行握手礼,代之以轻拍对方右前臂或肩膀。初次见面,男士通常施握手礼;而熟人之间则常施拥抱礼,并轻拍背部。
使用称呼方面比较保守,惯用的称呼方式与欧洲人的正统做法相仿,一般要尊称姓氏,熟人之间才直呼名字。墨西哥人时间观念较差,不习惯准时赴约,通常会迟到一刻钟至半个小时。
在墨西哥,礼品交往无处不在,这也是增进友谊和事业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鲜花、美酒、书籍、工艺品等礼物,都很受欢迎,但赠送鲜花时有许多禁忌,须特别留意。女士一般不赠送男士礼物,以免引起误会。登门做客,不要轻易称赞主人家的某件物品,否则,主人会坚持把你所称赞的东西送给你;如果拒绝,主人会很不高兴。收礼者会当面打开礼物。
3.餐饮礼仪
应邀做客,一定要给女主人送上礼物,鲜花和糖果都很受欢迎;若能给孩子送点礼物,则会备受称赞。在墨西哥的大部分地区,客人可比约定时间迟到30分钟,准时到达反而是不合时宜的。客人要按主人的安排就座。
在女主人开始用餐后,其他人才可以开始用餐。席间,只有男士可以祝酒。用餐过程中,要始终把手放在别人能够看到的地方,可以把手腕搭放在桌沿上。用餐完毕,要把刀叉并拢、叉齿向下放在自己的食盘上,刀叉手柄朝右。在自己的食盘里留下少许食物,表示自己吃饱了,这种行为也被看作一种礼貌之举。
4.习俗禁忌
墨西哥人忌讳黄色花和红色花,认为黄色花是死亡的象征,红色花会给人带来晦气;也忌讳**,认为它是“妖花”,只有在人死之后,才拿它放在灵前祭奠;忌讳送手帕和刀剪,因为手帕与眼泪联系在一起,刀剪是友谊破裂的象征。
与墨西哥人交谈,忌谈美国的影响、社会不公和社会贫困等话题。
(五)美国
美国,全称美利坚合众国,面积约96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为3.1亿,主要宗教是基督教和天主教,官方语言是英语,首都华盛顿,国庆日是7月4日。
1.社会与文化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是世界各种文化的“大熔炉”。
美国人随和友善,不拘小节,容易接近;为人诚挚,乐观大方,好交朋友;城府不深,喜欢幽默,朴实直率;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自尊心强,好胜心重。
美国人创造了“时间就是金钱”的名言,视时间为非常重要的商品,无论“省”时间还是“花”时间,对待时间就如同对待银行里的金钱。美国人把时间观念视为个人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只有遵守时间,才可能值得信赖。
美国的家庭通常都是核心家庭,大家庭的亲属都有各自的居所,即使父母与子女,也往往异地分居,相隔甚远。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这在其家庭关系中也有所体现。人们以个人成就为荣,但不一定会与他们的长辈分享这种荣耀。
2.社交礼仪
美国人在社交场合一般以握手为礼,握手的力度较大,而且目光要正视对方,微微躬身、微笑。若是异性之间握手,则讲究“女士优先”;若双方有尊卑之别,则是尊长先行。他们的另一种礼节是亲吻礼,适用于关系密切的人之间。
美国人在称呼方面比较随意,平常都喜欢彼此以名字相称,不带姓,不带“先生”“小姐”或“太太”之类的泛尊称,不但邻居、朋友、同学、亲戚之间如此,在办公室的同事之间,即使是上司与部属之间,亦均以名字相称。不过,若是上司称其部下为“先生”“小姐”“太太”时,那么这些部属就应该称呼上司的行政职务或使用泛尊称。
美国人通常会在生日、纪念日、重大节日赠送礼物,但不流行送厚礼。礼物往往都非常简单,有时仅仅就是一张卡片,但真正体现了“礼轻情义重”的内涵。收礼者通常会当面打开礼物。
3.餐饮礼仪
应邀做客,可给女主人送上一束鲜花,巧克力、葡萄酒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做客吃饭,要准时到达;参加小型聚会,可迟到10分钟左右;若是参加大型聚会,迟到30分钟也是可以接受的。客人要注意衣着,应按请柬上的要求或主人的建议着装。
美国人通常在自己家中或花园、酒店里待客,其餐饮礼仪是相当宽松的。非请勿坐,主人可能有座次安排计划,就座后就应马上把餐巾铺放到腿上。餐会往往是家庭式的,把食物放到一个公用菜盘里,依次传递,各自取用;你可以拒绝任何一种食品或饮料,而不需要过多地解释;但只有在女主人示意后,大家才可开始进餐。美国人右手持叉进餐,这一点与欧洲人截然不同。他们通常的做法是:先左手持叉按住食物,右手持刀把食物切割成大小适合于入口食用的小块,然后放下餐刀,左手叉交到右手,由右手持叉进餐。但如果客人习惯于欧洲式的刀叉使用方式,敬请自便,也不会有人介意。就餐过程中不要把双肘支在桌面上,用餐完毕,应在自己的食盘里留下少量食物。
餐会次日,客人应给主人寄送感谢卡或感谢信。
4.习俗禁忌
美国人忌讳黑色,因为它主要用于丧葬;忌讳“3”“13”和“星期五”;忌讳蝙蝠和黑猫,认为蝙蝠是凶神恶煞的象征,黑色的猫会给人带来厄运;忌讳随意训斥或打骂孩子;忌讳盯视他人和冲着别人伸舌头;忌讳用食指指点他人。忌讳穿着睡衣出门或会客,认为穿睡衣会客等于没有穿衣服,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忌讳同性共舞,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行为;忌讳给妇女送香水、化妆品或衣物;忌赠送带有公司标识的便宜礼物,因其有利用他人做广告的嫌疑。
美国是一个高度重视个人隐私的国家,交谈中忌谈收入、年龄、婚恋、健康、籍贯、学历、住址等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有关政治、宗教信仰等方面的话题,也应避讳;与黑人打交道,忌提“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