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鹏 站在台侧学演歌剧(2012)(1 / 1)

要找出男中音王云鹏于上月在北京举行的“多明戈世界歌剧声乐大赛”夺得三个奖项的秘诀——比他那柔顺的、富有弹性的技巧或他那能够模仿不同风格更强的强项——是他的敏捷机灵,一接到电话便立刻有所回应。

两年前,这位24岁的男中音就已经为自己的事业做好准备:在中央音乐学院上学时,他突然接到电话,被邀请到田浩江在北京的家里,接受曼哈顿音乐学院院长主持的一个非正式的考试。晚饭结束后,云鹏为在座的嘉宾高歌两曲。过后,曼哈顿音乐学院学术与演出部副院长玛乔丽·梅里曼(Marjorie Merryman)告诉他,学院愿意给他奖学金,到美国继续求学。

去年12月,刚演罢曼哈顿音乐学院的《女人心》歌剧制作中古列尔姆的角色,王云鹏接来伊斯拉尔·古尔斯基(Israel Gursky)(正是《女人心》的指挥)的电话。古尔斯基是“多明戈世界歌剧声乐大赛”中的一位钢琴伴奏。从古尔斯基口中,王云鹏得知多明戈将亲自挑选参赛者。想跟大师见个面吗?王云鹏接到电话时,是下午6时。3个小时后,他在大都会歌剧院后台为多明戈献唱。

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这位男中音真的一鸣惊人。比赛由多明戈指挥乐团,结果王云鹏成为双亚军之一,也赢得男声萨苏埃拉奖(这个奖项对多明戈个人而言,意义重大),更赢得最受观众欢迎奖。西班牙巴伦西亚(Valencia)苏菲亚女王艺术中心(Palau de les arts Reina Sofia)的总监当天就邀请王云鹏与另一位得奖者于冠群(她在上海接受训练,后来远赴意大利深造)参加翌年的歌剧演出,但王云鹏却谢绝了。

“大门正开着,但我更需要学习”,王云鹏于比赛后就这样说,“巴伦西亚的总监想说服我:你不需要完成你的学位。我也感激她对我的无比信心。但是,当我看到参赛的其他歌唱家们,我知道,自己学习的路途还是十分长远”。

与很多一夜成名的例子一样,他早就花了很多工夫,在战壕中服役。王云鹏在深圳长大,从孩提时代,他就模仿喜欢音乐的父亲,而父亲就是一位喜欢模仿不同歌唱风格的音乐爱好者(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在中国工商银行工作,他们俩都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

王云鹏首次公开演出,只有5岁,当年他演唱的,是《智取威虎山》的经典段落。到了他15岁的时候,他决定更认真地学习声乐。一开始,他找到深圳艺术学校的老师,后来——经过朋友的介绍——更找到了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为他授课。

“深圳的老师不是一位专业的音乐家”,王云鹏承认,“他最初断定我是个男高音,所以在教授技巧方面做了一些错误的选择。还有,他不太懂西方音乐。在北京的老师让我纠正歌唱技巧,并认定我为男中音。我学了不少艺术歌曲,获益匪浅”。跟北京的老师上了20堂课以后,王云鹏举行了首次个人音乐会,当年他才17岁。演出曲目包括西方与中国的歌曲,也有两首歌剧咏叹调。

王云鹏接触西方古典音乐,主要的渠道是唱片——其中包括世界“三高”的经典录音,现在看来十分恰当。“当年,我最崇拜的就是多明戈”,他一边说、一边笑,还露出一点尴尬的表情,“我觉得西方歌剧的旋律十分优美,十分吸引人,可是音色、技巧与中国唱法却完全不一样。还有,演唱家都穿燕尾服。看起来很帅”。

风格是一回事,但内涵却不一样。王云鹏正式考进中央音乐学院之后,无论声乐训练或音乐造诣都有了颇大的进步。可是他的舞台表现却一直落后。尽管他参与过几个学生歌剧制作——还有去年国家大剧院歌剧节演出的《贾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王云鹏没有足够的机会去磨炼他的舞台表现,也缺乏基本训练。

“《贾尼·斯基基》的导演李卫十分专业,但在音乐学院里,没有人真的了解舞台技巧”,王云鹏这样说,“我来到曼哈顿音乐学院的时候,他们告诉我,‘要留意面对观众,肢体都要伸展出来’。真的,从来没有人跟我提过这一点”。

“最初,云鹏无法把握舞台演技”,曼哈顿音乐学院歌剧系艺术总监唐娜·沃恩(Dona Vaughn)说。她从第一次遇上云鹏,就决定要他立刻加入学院的歌剧试验计划(Opera Lab)。这个计划通常只容纳二年级的学生。“我们排练《女人心》的时候,我会问他,‘你明白了吗’?他回答我说‘明白’,但我从他的眼神看出来,他‘不明白’。可是,他初到曼哈顿音乐学院的时候,声乐技巧已经有了充分准备,在歌唱方面一切就绪。中央音乐学院的严格训练真的十分优秀——云鹏技巧上的小问题,很快就被纠正过来了。”

沃恩是歌剧导演,她看得出云鹏有模仿的才华——这种天赋也让他在纽约很快就学得很好的英语口语。于是,沃恩让云鹏模仿其他人的舞台动作。“我先请另一位男中音示范了在舞台上的走位与姿态。云鹏看了以后,立刻做了出来”,她说,“他就像一块海绵,吸收容量十分大”。

“中国人在台上真的显得很害羞”,王云鹏说,“我会尝试模仿西方人的举止。但是,区别太大了。在中国,我们演唱曲目的时候,未必懂得唱词、戏剧情节与故事背景,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可是在美国的学生一早就懂得他们在唱什么。他们熟知音乐风格的来龙去脉、歌剧故事的内容细节。就算他们的唱功未必理想,但起码他们知道自己在唱什么,这一点十分重要”。

跟奥运训练一样——这个比喻在上月的北京有不少人提及过——王云鹏在比赛前两周已回到北京。第一,他要调节时差的问题;第二,是为了适应北京的空气。这一次回国比赛为他带来了空前的成功,在未来几周,他打算回家“睡得好好的”,然后于8月份回纽约去继续他的学业。

沃恩对将要续修硕士课程的王云鹏抱有很大的希望。“他流露自然的音乐感,他心底里有这个欲望,要表达旋律的优美但又不作刻意的加工”,她说,“还有,他不是一个有所保留的人。在歌剧行业里,这种处事方法或好或坏,但是在艺术上来讲他拥有优势。当他演唱的时候,观众感应到他完全不设防。他勇于在音乐里表露自己的感情。我猜,这就是歌剧令我们大家着迷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