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些特定的节日:它们不仅属于帝王将相,也属于普通民众;不仅传承着对先贤的纪念,也寄托着人们享受现世生活和期待来生幸福的情怀。每逢一个岁时节日来临,生活在唐朝的人们总会放下忙碌单调的生产劳作,用约定俗成的、又常常被赋予特殊象征意义的活动建构起一个新的空间,在节庆娱乐中寻找不同于往日的情感体验。元日的悬幡祈福、上元的燃灯欢庆、端午的千舟竞渡、社日的饮酒赛歌、重阳的登高野宴、除夕的驱傩仪式等,唐人在节日里寻欢作乐的方式可谓多姿多彩。在南北文化的交融汇合中,在外来文化因子的多元影响下,唐朝岁时节日的内涵不断扩大,活动形式不断丰富,岁时节日里的民众心态也发生着变化。生活在唐朝的人们,开始用一种趋向积极的心态面对现世人生。节日里的种种活动,则成为他们追求这种满足的短暂美好的时空踏板。祭祀、占卜和祈福即使仍然不可或缺,但也在人们摆脱世俗负担、享受现世欢乐之中退隐到舞台的幕后,成为节日里无声的注脚。透过节日这样一扇窗,我们看到了与想象中截然不同的时代场景和生活画卷。本章以上元、寒食、清明及端午4个岁时节日为例,介绍其渊源、演变和传承,让人们通过节庆文化感受古人在周期性时空转换中的岁时交响。
第十一章 岁时节日(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