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与林邑的交流(1 / 1)

林邑,象林之邑的省称,故地在今越南中部。秦汉时为象郡象林县地。东汉灵帝初平三年(192),象林功曹之子占族人区并杀死汉朝的日南郡象林县令,从东汉独立,占据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分地区,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建立占婆国,与东汉以顺化为界。8世纪后改称环王。9世纪后期又改称占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林邑王梵志遣使至唐朝访问。武德八年(625),又遣使至唐朝,馈送方物。唐高祖为使臣设宴,并设九部乐来款待林邑使臣。使臣归林邑时,唐朝还向林邑王赠送了很多锦彩。唐太宗贞观二年(628),林邑遣使来访。贞观四年(630),林邑王范头黎遣使馈送“驯象、镠锁、五色带、朝霞布、火珠”。[22]火珠像鸡蛋大小,圆白皎洁,光照数尺,其形状材质好像是水晶。据记载,该珠正午时分向着阳光,把艾草放在下面就可以着火,看来取火的原理与放大镜相似。贞观五年(631),林邑王范头黎又遣使赠送五色鹦鹉、白鹦鹉。唐太宗命李百药作《五色鹦鹉赋》。那只白鹦鹉十分聪明,善于跟人应答。因为林邑比较温暖,该鹦鹉到了唐朝后经常抱怨冷,唐太宗于是命人送还林邑。贞观十六年(642),林邑王又遣使来唐访问。林邑王范头黎死,子范镇龙继位林邑王,遣使赠送“通天犀、杂宝”[23],唐朝亦答以厚礼。贞观十九年(645),范镇龙为其大臣所杀,范氏尽灭。林邑国人立范头黎女婿婆罗门为王。不久大臣又废婆罗门,而更立范头黎之女为林邑女王。女王不能取得臣下拥护,林邑大臣共迎范头黎姑子诸葛地为林邑王。终唐之世,林邑一共24次遣使来唐聘问并馈赠方物,如犀牛、驯象、白象、象牙、琥珀、珍珠、沉香、棉布等,唐朝也报以厚礼。

两国很少交兵。据《新唐书·环王传》记载,在唐宪宗元和初,环王(林邑,至德后改名环王)不朝献,安南都护张舟执其伪[img alt="" src="../Images/image264-1.jpg" /](今越南义安省南部和河静省)、爱州(今越南清化市)都统,斩首3万级,抓住王子59人,获得很多战象、舟船、铠甲。[24]当时,[img alt="" src="../Images/image264-1.jpg" /]、爱二州属于唐朝。看来此次战争不只是不朝贡那么简单。

我们顺便谈一下越南的文字。汉字在20世纪前在越南通行,用于官方文件、科举考试以及著述等,但是汉字无法完整表达越南的日常用语,于是就产生了民族文字“字喃”。它用汉语双字造成一个新字,这两个汉字,一个表音、一个表意。“字喃”按体系本来是“字字喃”甚至“字字字南”,因为汉语的“字”在字喃体系里用双字应该写作“字字”,而喃应该写成“字南”,表示是南方(相对于中国)的文字的意思。16世纪末,越南又用经由西欧传教士传入的罗马字母来书写越南语。虽然这两种文字很早就出现,但汉字在当时仍被官方视为唯一正统的书面语。直到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宣布越南独立并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当年9月8日,越南政府宣布全面推行罗马字教育,才使罗马字成为当今越语唯一书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