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二 李秀成和太平天国纪年(1 / 1)

1823(清道光三年)一岁

生于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

父李世高原居大黎峒,因娶古制村陆氏女,迁居新旺村。蒙得恩十七岁(1806)、曾国藩十二岁(1811)、胡以晃、江忠源、左宗棠十一岁(1812)、洪秀全九岁(1814)、冯云山八岁(1815)、彭玉麟七岁(1816)、秦日纲两岁(1821)、洪仁玕一岁(1822)。

杨秀清、焦亮、张国棵生。

1824(清道光四年)二岁

在新旺村。未几,弟明成生,兄弟仅两人,无姐妹,亦无家族。

曾国荃生。

1825(清道光五年)三岁

林凤祥、李昭寿、林绍璋生。

1826(清道光六年)四岁

韦昌辉、李开芳生。

1830—1832(清道光十—十二年)八一十岁

在附近古制村舅陆均平私塾读书三年。

石达开、黄文金、咸丰帝奕论生(1831)。

1833(清道光十三年)十一岁

在家种山帮工就食。

在大黎圩尾普通人家做短工;还在古制村私塾当伙夫。

1834(清道光十四年)十二岁

李世贤生。

1835(清道光十五年)十三岁

谭绍光、陆顺得生。

1837—1838(清道光十七一十八年)十五—十六岁

在大黎里三岸村洪圣寺秀才覃瀚元处当伙夫两年。

陈玉成生(1837)。

1839(清道光十九年)十七岁

离开新旺村当短工。

蔡元隆生。

林则徐在广东销毁鸦片。

1840(清道光二十年)十八岁

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成为世界一部分。

1842(清道光二十二年)二十岁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843(清道光二十三年)二十一岁

英国在香港、上海开埠。

洪秀全开始劝人拜上帝。

1844(清道光二十四年)二十二岁

洪秀全、冯云山到广西活动。

1845(清道光二十五年)二十三岁

在大黎里于福隆号杂货店当长年学徒。

邓立奇等在藤县起事,旋平。

1846(清道光二十六年)二十四岁

李容发生(忠二殿下)。

1847(道光二十七年)二十五岁

随福隆号迁太平圩,做了两年店员。

洪秀全、冯云山在桂平紫荆里制定《十款天条》。

1848(道光二十八年)二十六岁

杨秀清、萧朝贵主持桂平拜上帝。

1849(道光二十九年)二十七岁

洪天贵福生。

洪秀全、冯云山返桂平紫荆山。广西灾荒,灾民多有造反。

1850(道光三十年)二十八岁

自太平圩初至平南城,始知有拜上帝事。

藤县何洪锦、黄亚益起事。

6 月,洪秀全发布团营令,命各地拜上帝成员集中金田村。

11 月1 日, 拜上帝会众在平南思旺击溃清军。

1851(咸丰元年)二十九岁

萧朝贵、韦昌辉率陆师至永安州、路经大黎里,休整几天。

李秀成参军。

李秀成为罗大纲前一军战土。

遴天王诏旨, 在永安州将士, 最低虽未换袍带, 亦可授为两司马。

1月11日,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太平真主、真王。

3月,洪秀全在广西武宣东乡,改称天王、称万岁,旋封五军主将。

9月,攻占永安州。

1852( 咸丰二年,太平天国二年) 三十岁

4月4日,随前一军军帅罗大纲突围, 走古苏冲。参加围攻长沙。

12月,出岳州,进至湖北。

收容蔡元隆。

在湖南、湖北接纳郜永宽、伍桂文等人。

1853(清咸丰三年,太平天国三年)三十一岁

3月,攻占南京,改为天京。

任右后四军军帅,守太平门外新营。

7月,在太平军门,参加击败向荣之战。

9月,任后四监军,守外城仪凤门外高桥,几天后,随石达开西征至安庆,随胡以晃理事。

1854(清咸丰四年,太平天国四年)三十二岁

1月,调赴庐州,任殿右二十指挥。

2月,曾国籓组织湘军。

4月,湘军在长沙靖港失败,但大胜于湖南湘潭,太平军从此被赶出湖南。

1855(清咸丰五年,太平天国五年)三十三岁

改名李寿成(亦作李守成,疑传误)。授殿右二十二检点,攻东坝,守和州一带。

11月,授地官副丞相。

1856(清咸丰六年,太平天国六年)三十四岁

春,由和州调往,攻打江南大营,获胜。

8月,攻打金坛,不下,驻句容。

10月,由句容移军皖南,在桐城与秦定三军作战。

天京内江。

1857(清咸丰七年,太平天国七年)三十五岁

1月,封合天侯,参加与主持枞阳会议。

2月,与陈玉成联手在桐城重创郑魁士部。

3月,进军六安州,途中与捻军龚得树、苏天福会师,至正阳关解韩秀峰围。

6月,石达开离京,至安庆,不接受义王,仍以翼王通军主将

7月,洪秀全设掌率,以蒙得恩、陈玉成、钟芳礼和李秀成为正、又正、副、又副掌率。

封合天燕。

11月,与李世贤由庐州救镇江。

12月,救出镇江吴如孝军回天京。

1858(清咸丰八年,太平天国八年)三十六岁

在天京参理国政,保奏林绍璋、韦志俊。赐名秀成,封为合天福,主持天京城防。改定天员为天义,为六爵之首。

2月,在秣陵关与江南大营相持,不利。

3月,要求出京至安徽芜湖,与李世贤联手,拟解天京围。

6月,在江浦大刘村与江北大营作战失败。

8月,与陈玉成等在枞阳会议,以解天京之围。天王恢复五军主将制。

李秀成为后军主将,为合天义。

9月,与陈玉成合军在安徽乌衣大破江北大营,且在小店歼江南大营援军五千人,取得天京内讧后首次解围。

10月,攻占扬州,俘知府黄钦盘,不降,送银三百五十两,释放。韦志俊献池州降。

11月,配合陈玉成军,在三河歼湘军主力李续宾部。部将李昭寿献滁州、全椒降胜保。陈玉成在二郎河战败。

攻占太湖、潜山。因陈玉成二郎河败,未与支援,失和。

12月,亲笔致书谴责李昭寿降清。

1859(清咸丰九年,太平天国九年)三十七岁

2月,因江浦守将薛之元降清,自黄山赴回。入镇浦口。

4月,洪仁开来天京, 不久即封为干王、军师,总理朝政。

5月,赴天京参加天王任命洪仁玕仪式。

6月,封陈玉成为英王。

10月中旬,封忠王(未用印)。10月,封蒙得恩为赞王。

11月中旬,赐“万古忠义”,始接忠王印。

与陈玉成联军在六合大破江北大营,又在江浦击溃江南大营援军。

12月,封李世贤为侍王、杨辅清为辅王、林绍璋为章王。

1860(清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十年)三十八岁

1月,与洪仁玕商定解京围之策,自浦口赴芜湖与李世贤商定作战方案。李秀成自行军取道浙西,引诱江南大营分军来援。

天王设天将在王爵之下,以洪仁政为忠诚第一天将,李春发为忠诚第二天将。

3月,首次攻破杭州(满城未下)。

4月,在安徽建平会集诸将,共拟解天京围。

5月,与陈玉成、李世贤、杨辅清等军合力攻破江

南大营,是为二解京围。

5月15日,天王主持军事会议,与陈玉成等军东攻苏常。

消灭江南大营。

6月2日,攻占苏州和苏南地区。

以攻占苏州,加三千岁。

致书上海英国领事,申明即将攻取松江、上海,要求须严守中立。

7月,在苏州接见外国传教士。

命陈炳文、陈坤书部南下取嘉兴,陆顺得部攻占嘉定,松江。

美国人华尔、白齐文、法尔思德组织洋枪队,在松江广福林集训后,攻陷松江。

7月19日,致英、法、美三国驻沪领事。

8月,援江苏青浦,首次击溃洋枪队。重取松江,兵驻上海徐家汇,旋因围上海失利,退出上海。

9月,陈玉成来苏州,共商分治苏南和救援安庆战略,排挤陈部,离开常熟。

10月,回到天京,遵天王旨,由南路进入江西,援安庆。

1861(清咸丰十一年,太平天国十一年)三十九岁

1月

天王以萧有和为赍奏官,为天王幼主幼东王下第一人,此后天京政权全为洪氏亲贵主持。改国号为“天父夭兄天王太平天国。”

2月,进入江西招兵。

4月,天王诏旨永定印衔,“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顶天扶朝纲忠王李秀成”。

5月,进入湖北通城、兴国、大冶等地招徕当地人众入伍。

6月,本部到达武昌(鄂州),与黄州赖文光联系。因误期三个月,陈玉成已回援安庆。

8月,由湖北返江西,在丰城被阻。

9月,军围抚州。

安庆失陷

9月16日,在江西铅山会合石达开部童容海、吉庆元等二十余万人。

进入浙江,在严州与李世贤会师,分兵进略两浙。

10月,全军北上,占余杭。

11月1日,陆顺得部据绍兴。

11月,率陈炳文、童容海等部在杭州城外扎营。

回到苏州,接见美国传教士、太平天国通事官领袖罗孝全。

12月

李世贤部黄呈忠、范汝增占宁波和所属各县。

12月29日,率陈炳文、童容海等攻占杭州。

1862(清同治元年,太平天国十二年)四十岁

1月,分军五路,水陆进攻松江、上海,本人中途返苏州过年。

李容发部主力占上海浦东全境。

2月

天王封童容海为保王、陈坤书为护王,是为本部将士封王之始。

3月,李秀成在苏州指示上海前线忠逢朝将刘肇均,就进攻上海作出具体措施。

5月,湘军主力围天京,李鸿章率淮军至上海

5月17日,李秀成东征上海,在太仓全歼江苏巡抚薛焕部。

5月,李秀成军乘胜前进,攻占嘉定,包围松江,英法殖民军不敢迎战,撤回上海。

5月30日,谭绍光以破湖州功,封慕王。

6月,因天王三诏严令解京围,李秀成撤回苏州,召集军事会议。

陈玉成被诱捕后在河南延津杀害

7月11日

杨辅清败于宁国,主力被歼二万人,五日后,童容海率众六万降清。

8月,李秀成因天王特使莫仕葵持诏,在苏州召开第二次军事会议,决定率十三王部队援解京围。

10月,率十三王部队,号称六十万,实则三十万,

自13日至11月26日,围攻湘军。

11月

谭绍光、陈炳文诸部在四江口为淮军击败。李秀成以苏州被逼,心神不定。

12月,京围未解。遵天王诏,“进北攻南,率主力北上,进入安徽”。

1863(清同治二年,太平天国十三年)四十一岁

1月

江苏常熟叛乱。

6月,石达开大军在四川大渡河覆没,本人被俘。

6月,由安徽六安州回师,在江北九状洲和江浦、浦口被困,损失主力十余万人。

6月28日,仅带万余人返苏州。

6月30日,湘军陷九状洲,全面控制长江。

7月,李秀成赴天京。

8月

天京印子山失陷。

9月,李秀成被逼纳银十万,出京回苏州。时苏州遭淮军四面围攻。

10月,李秀成率军在宝带桥、无锡大桥等地与淮军作战。

11月,李秀成由马塘桥大营入苏州城。

12月4日,李秀成离城后,慕王谭绍光等被郜永宽等杀害,苏州城陷。

12月,李秀成拒绝李世贤另行出走,赴京向天王提出“让城别走”,被拒。

湘军挖地道,轰塌天京神策门墙。

1864(清同治三年,太平天国十四年)四十二岁

2月,西北军陈得才等由汉中兵分三路急援天京。

3月

5月

天京合围,粮草断绝。杭州、常州、丹阳失陷。太平天国仅剩湖州、广德、安吉诸州城洪秀全病死,洪仁发、洪仁达、萧有和和沈桂扶洪天贵福为幼天王。

6月1日

6月,幼天王从沈桂议,以李秀成为大主帅,主持天京城防。

7月19日,天京城陷。

7月22日,李秀成在方山迷路被俘。

7月23日,曾国荃初审李秀成,命作木笼囚之。

当晚,赵烈文赴囚禁处与李秀成谈话。

7月28日,曾国藩由安庆来南京,当晚初审李秀成。

8月7日,李秀成写了九天供词,被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