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三主要人物简介(1 / 1)

李秀成(1823—1864)广西藤县人。1851年8月,在家乡大黎里新旺村参加太平天国。同年9月,进入永安后,按天王旨,凡在永安州成员,最低授职亦是两司马。1853年7月,在天京授右后四军帅,守太平门外新营,同年9月,授右四军监军,守仪凤门外高桥。此后几月,因新军递增,任总制、将军。1854年春,赴庐州,升殿右二十指挥;1855年,升殿右二十二检点,守安徽和州,改名寿成、守成。1856年2月,任地官副丞相。1857年春,封合天侯。7月,因石达开出天京,设掌率,为副掌率,时当授合天燕。1858年1月,以救镇江功,当授合天福。赐名秀成。1858年秋,当授合天义,封后军主将。1859年10月封忠王(未用印);同年11月,赐“万古忠义”,用印,为三千岁。1860年6月,为六千岁,1863年,封开朝真忠军师(又副军师)。1864年7月,大主帅。天京城破后突围,不久被俘,为曾国藩所杀。

李世高李秀成父、雇工。

陆均平李秀成舅,在家乡古制村开办私塾。

李世贤(1834—1865)广西藤县人,李秀成堂弟。1858年秋,任左军主将,1859年封侍王。长期在皖南、江西和浙江活动。与李秀成配合最好。天京陷,在江西、福建作战。后在广东镇平(蕉岭)为汪海洋暗杀。

覃瀚元广西藤县人,字石仙,洪全寺私塾师,后为湖北黄梅知县。

胡以晃(1812—1856)广西平南人。太平天国首义领导人,排行第八。先后任春官正丞相、封护天侯、豫王、护天豫。病死于江西临江。子胡万胜袭爵,称幼豫王,天京陷,不知所终。

洪秀全(1812—1864)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天王,称万岁。因病拒服药死。

杨秀清(1823—1856)广西桂平客家人,原名嗣龙,或由洪秀全改名。鹏隘山烧炭工领袖,太平天国东王,左辅正军师,称九千岁。天京内讧中被杀,全家受害。后洪秀全将第五子洪天佑过继,称幼东王。

萧朝贵(?—1852)广西武宣人。蒋万兴之子,过继萧万胜为子。鹏隘山烧炭工领袖,太平天国西王,右辅又正军师,称八千岁,在长沙战死。

冯云山(1815—1852)广东花县人。太平天国南王,前导副军师,称七千岁,在广西全州中伤,至蓑衣渡死。

韦昌辉(1826—1856)广西桂平客家人。原名韦志正、韦正。举家参加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北王,后护又副军师,称六千岁,天京内讧中被杀。

罗大纲(约1815—1855)广东揭阳人,又名罗亚旺,天地会成员。1851年2月,参加太平天国,由军帅升指挥、检点、冬官正丞相,在九江战死,后追封肺王。

向荣(1792—1856)四川大宁(巫溪)人,行伍出身,镇压白莲教,逐级升至提督,1851年至1856年与太平天国相持,授钦差大臣主持江南大营围攻天京,牵制东进苏常。在军营病死。

乌兰泰(?—1852)满洲正红旗人,清广州副都统,帮办广西军务,围剿太平天国,在桂林伤死。

秦日纲(1821—1856)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首义领导人,排行第七,先后任天官正丞相、顶天侯、燕王、顶天燕。天京内讧时被诛,爵除,但兄弟均未株连,有秦日南、秦日来、秦日兰,后均封王。

石达开(1831—1863)广西贵县人,太平天国翼王、左军主将,称五千岁。天京内讧后,称通军主将,后洪秀全遥封公忠军师(又副军师)。

李明成(?—1867)李秀成弟。广西藤县人。1861年封六王宗(忠王宗),1863年封扬王。1865年11月,在江西龙南地区降清。1867年,在上海被捕杀。

唐正才(?—1863)绰号唐胡子。湖南祁阳人。湘江漕运船夫,后为贩运木材米粮商人。1852年加入太平军,在汉水搭浮桥。授典水匠。后封航王,在无锡战死。

蔡元隆(1839—?)湖南岳州人。1853年参加太平军。为李秀成婿。随征。1863年封会王,翌年在浙江海宁降清,改名元吉,授通判,率部攻湖州。

李容发(1846—1892)亦作“李荣发”。湖北江夏人。李秀成养子(一说次子)。1860年11月封忠二殿下。天京陷落后,在江西战败为俘,为知县陈宝箴收留,带回家乡义宁(修水)。后病死。

林凤祥(1825—1855)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天官副丞相。1853年主持东征镇江、扬州。领军北伐。在河北连镇被俘,押送北京被杀害。1863年追封求王。

李开芳(1826—1855)广西武鸣人。太平天国地官正丞相。1853年领军北伐。

在山东冯官屯被诱俘,押送北京杀害。1863年追封请王。

吉文元(约1825—1854)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春官副丞相,1853年领军北伐。

在河北阜城战死。1863年追封祝王。

朱锡琨(约1813一约1854)广西玉林人。太平天国秋官正丞相。1853年领军北伐。1854年,在山西平阳战死,一说自天津静海撤退时,下落不明。后追封腑王。

陈承培(约1824—1856)广西桂平人。陈玉成叔。天官正丞相,佐天侯,为朝官之首,在东王府理事,参与天京内讧,被诛。

陈玉成(1836—1862)原名陈成丕、陈丕成,1854年为洪秀全赐此名。广西桂平人。参加金田起义。1853年5月左四军正典圣粮职同监军。1854年任将军。1855年升任冬官正丞相。1856年11月封豫天侯。1858年8月为前军主将成天义。1859年6月封英王三千岁。后升六千岁。1862年在寿州被清军诱捕,押解途中,在河南延津被杀害。

古隆贤广西人。1854年为左三十九指挥,守太平门外营。后调赴湖北。隶韦志俊。封奉王。1863年降清。

曾天养(约1794—1854)广西桂平人。大地主。参加金田起义。1853年,参加西征,任秋官又正丞相。在湖南岳州城陵矶战死。

陈坤书(?—1864)广西桂平人。参加金田起义。1854年在安徽庐州,任丞宣,隶李秀成部。1859年,任殿后军主将。1862年2月封护王。在常州被俘杀。

陈炳文安徽巢县人,茶馆跑堂。1853年,隶石镇吉部,后隶李秀成部。后为殿后军正总提。1862年,封听王。天京陷落后,在江西降清,授参将,升总兵,随鲍超追击汪海洋。

林绍璋(1825—1864)广西平南人。太平天国春官又副丞相。参加西征,在靖港惨败,致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此后再不得进湖南。1858年,起用辅理朝政。1859年封章王。1863年,进封敬忠军师(又副军师)。天京陷落,突围战死。

陈仕章(?—1857)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夏官副丞相,参加救援镇江。后封迓天侯。由安徽回援江苏溧水。被清军俘杀。

吴如孝(约1815—1864)广东嘉应州(梅州)人。原为广州十三行商人司会计。参加金田起义。后守镇江。1858年,封兴天燕。翌年5月,为副掌率殿前军主将。隶陈玉成部。封顾王。1864年,天京陷,战败自杀。

涂镇兴(?—1857)太平天国春官正丞相。援镇江。1857年在天京湖墅战死。

周胜坤(?—1856)广东花县人。典当商。参加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夏官又正丞相。援镇江,战死。

洪仁发(1805—1864)洪秀全长兄,广东花县人。早年种田。接至广西,参加金田起义。封国宗。1856年封安王。又封王长兄,爵同西(八千岁),改封信王。辅政。天京陷,投水自杀。

洪仁达(?—1864)洪秀全次兄,广东花县人。早年种田。接至广西,参加金田起义,封国宗。1856年封福王。又封王次兄,爵同西(八千岁),改封勇王。辅政、掌兵权。天京陷,被俘杀。

杨辅清(?—1874)原名杨金生、乳名阿七,人称杨七麻子。广西桂平人。杨秀清引为同宗。封国宗。1859年封辅王。1863年封悫忠军师(又副军师)。1864年8月湖州陷,走上海,浪迹江湖。曾居住澳门。终在福建被捕杀害。

洪仁玕(1822—1864)洪秀全族弟。广东花县人。早年与洪秀全同传教,至广州洗礼。曾在香港行医。1859年,来天京,封干王,一度总理朝政。1864年奉命外出招兵催粮援京。湖州陷,护幼天王出走,在江西被俘杀害。有《资政新篇》、《英杰归真》。

萧有和(约1848—1864)萧朝贵长子。广西武宣人。1861年,袭爵幼西王八千岁,位居群臣首位。天京失陷后,走广德州,病死。

黄文金(1831—1864)广西博白人。天地会成员,为博白拜上帝会领袖。天京内讧后,封定南主将。1862年封堵王。据浙江湖州。

蒙得恩(1806—1861)广西平南人。小行商。与子参加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春官又正丞相,主持女营。天京内讧后,封正掌率二千岁,主持朝政。1859年封赞王,后病死。子蒙时雍袭幼赞王。

莫士睽广西平南人。天京内讧后,主天王府刑部,封补王。天京陷后,走广西。

洪天贵福(1849—1864)洪秀全长子,广东花县人。称幼主,即位后称幼天王。天京陷落后,逃至江西,被俘杀,留有供词数纸。原名洪天贵,又为洪秀全添加“福”字,为“洪天贵福”,因玺印中有“洪福”和并列“真王”字样,常被误称为“洪福填”。

郜永宽(?—1863)原名云官。湖北人。长年隶李秀成作战。封忠义宿卫军大佐将。1862年,封纳王。在苏州叛降被杀。

林启容(1821—1858)福建莆田人。一作广西人。小行商,参加金田起义。隶杨秀清部。一度被黜为奴。封贞天侯。参加西征,守九江。城陷,战死。追封勤王。

韦志俊(1827—1883)原名韦俊,韦十二。韦昌辉弟。广西桂平人。封国宗,参加西征,守武昌。内讧后,转战安徽、河南,封王宗征讨大主帅,殿右军主将定天义。

1859年在池州降清。官至副将,终老于安徽宁国。

汪海洋(1832—1866)小名二虎,安徽全椒人。早年在家乡为山盗。1853年在和州加入石镇吉部,随石达开西征,中途折回。1864年守浙江余杭,封康王。天京陷落后,转战南方,在广东嘉应州(梅州)战死。

钟万信(?—1866)又名钟英,广东人。洪秀全长女天姣未婚夫,称大驸马。封金王。1866年走丰顺白水寨,被俘杀。

钟芳礼(?—1857)广东花县人。洪秀全姐夫。织匠。随军至天京织造和杂匠营。1857年封副掌率在天京湖墅战死。

陈得才(?—1864)广西桂平人,英王族叔。守安庆。1861年封扶王,率军西征,回援天京途中,在安徽霍山黑石渡兵溃自杀。

陈得风(?—1864)广西桂平人。封鬆王,天京围城时潜通清军,被捕。为李秀成营救。天京城陷,仍为清军杀死。

吉庆元广西人。随石达开远征。1860年回朝,隶李秀成部,为扶朝天军大佐将、主将。后封养王。参加东征上海。后调天京,封北方主帅。天京陷,护幼天王出走。

朱衣点(?—1863)湖北人。传为明靖江王后裔。太平天国进士。随石达开远征。1860年回朝,封孝天义。参加东征上海。在江苏常熟兵败被俘杀。

谭体元(1835—1866)广西象州人。曾随石达开远征。封青天豫。归回后隶李世贤部。后调赴常州、天京。1864年,护幼天王出走。1866年,弃广东嘉应州(梅州)突围,被俘杀。

钱桂仁(?—1866)又名钱百胜、百顺。安徽桐城人。地主。1857年隶李秀成部。守江苏常熟,潜通上海清方。1864年封比王,在杭州降清。授都司。在广东嘉应州被击毙。

李昭寿(1825—1881)河南固始人。原捻军成员,后降清,又归附太平天国,为李秀成信用。后又降清,更名李世忠。擢升为江南提督、帮办军务。1863年被解除军籍,送回安徽六安州,在乡仍飞扬跋扈,被处死。

谭绍光(1835—1863)广西桂平人。隶李秀成部。授忠义宿卫军主将健天义。1862年5月因取湖州功,封慕王。同年攻打上海在四江口惨败。后主持苏州,被郜永宽等杀害。

陆顺得(1835—1865)广西藤县人。隶李秀成部,授南破忾军主将认天义,为首次进攻上海的主帅。1862年以取绍兴功,封来王。天京失陷后,转战至广东长乐(五华),为叛徒所执,在番禺杀害。

薛之元(?—1860)又名薛小。河南固始人,原捻军成员。降清,又投奔太平天国,又降清,更名薛成良。旋率部哗众,被捕捉,逃出,投奔李昭寿,为李执送诛杀。

刘官芳广西人。天地会成员。长期在皖南。1859年,因反韦志俊降清,任殿右军主将。1862年封襄王。1864年在江西铅山被俘,杂于降卒中被搜出,遣归汪海洋军作内应。嘉应州陷,他下落不明。

赖文鸿(?—1864)广西贵县人。赖文光兄。1859年,因反韦志俊降清,任殿右军正总提。隶李秀成部。1862年封匡王。天京陷落,由湖州突围,于安徽宁国战死。

赖文光(1827—1868)广西贵县人。隶陈玉成部。1861年安庆失陷后,与陈得才等西征。封遵王。天京失陷后,与捻军主力合作。为东捻军主要领袖。后兵败,在扬州被俘杀,有供词。

苗沛霖(?—1864)安徽凤台人。塾师,参加捻军,为张乐行文案,脱离后自成一军,举办团练,官至川北道,又潜通太平天国。1862年初,封奏王。后又降清,旋又叛。

战败后,为部属所杀。

洪春元(?—1863)广东花县人。1862年封对王。长期在皖南活动。后守雨花台,失陷,为洪秀全诛杀。

邓光明(1830—?)湖南人。隶李秀成部。1863年封归王。在浙江石门降清。

范汝增(1840—1867)广西人。隶李世贤部。1861年与黄呈忠进军宁波。由讨逆军主将进天义升首王。后北上参加捻军。兵败,在山东寿光为团练所杀。

叶芸来(?—1861)广东高州人。隶陈玉成部。封者天义,在安庆战死。

骆国忠(?—1873)安徽凤阳人。举族参加太平天国,随钱桂仁。后在江苏常熟降清,为淮军总兵。

练业坤(?—1863)广西人。隶李世贤部,在浙江作战。封梯王。后在天京印子山战死。

汪安钧(?—1863)湖北人。隶李秀成部。1862年封康王。在江苏苏州降清被杀。

伍桂文(?—1863)湖北人,隶李秀成部。封黄天安,随李秀成至湖北。1862年封比王。在江苏苏州降清被杀。

周文嘉(?—1863)江西人。木匠。南破忾军副总提。随征上海,守青浦。1861年,随陆顺得据绍兴,升绫天义。1862年封宁王。在江苏苏州降清,被杀。

郑国魁安徽巢湖盐枭,参加太平天国,后举族降清,升副将,为苏州叛降中介。

沈桂(?—1864)又称沈真人。安徽歙县人。天王死后参与主持朝政。天京陷后突围时为湘军流弹打死。

黄金爱(?—1865)福建晋江人。李秀成部水军将领。天王死后,任天京副主帅。后在福建为汪海洋杀死。

黄呈忠广西人。李世贤部。1862年封戴王。1864年为天京西方主帅,后赴福建。漳浦陷,不知所终。

刘肇均(?—1865)李秀成部。主持苏州民务,几次偏师出征上海。1862年封凛王。后赴福建,漳浦陷,自杀。

李远继广东花县人。1859年定南军大佐将营天义。1862年封佑王。1865年11月在江西龙南地区降,被迁回汪海洋军中作内奸。嘉应州陷,下落不明。

乌兰泰(?—1852)满洲正红旗人。清广州副都统,帮办广西军务围剿太平天国。在桂林伤死。

张国棵(1823—1860)原名张嘉祥,字殿臣。广东高要人。广西贵县天地会首领,受招抚,改名。后隶向荣军。任帮办江南大营军务,湖南提督。为大营最为勇悍的将领。1860年大营破灭时,在江苏丹阳投水死。

江忠源(1812—1854)湖南新宁人。早年在家乡创办团练,为湖南团练之始,创建湘军。太平军起,于桂林、长沙、南昌等城守颇有成效。擢安徽巡抚。庐州(合肥)陷,自杀。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名涤生。湖南湘乡(双峰)人。道光进士。1852年创建和编练湘军。1854年始在湖南与太平天国作战。1860年任两江总督,设大营于祁门,始与李秀成接触。次年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主持对付太平天国。1864年,陷天京,加太子太保,封一等侯爵。1870年任直隶总督。有《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家书》留世。

胡林翼(1812—1861)字观生,号润芝。湖南益阳人。曾任湖北巡抚,与曾国藩制定对付太平天国战略终获成效。善于提拔、结识人才,如左宗棠、鲍超等。有《胡文忠公遗集》。

和春(?—1860)满洲正黄旗人。1851年随赛尚阿到广西。1856年,主持重建江南大营,大营破灭,自杀。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自号老亮、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1852年在长沙参与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军务。率老湘军在江西作战。任浙江巡抚、闽浙总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有《左文襄公全集》。

郭嵩焘(1818—1891)号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助曾国藩创建湘军。后为署广东巡抚。1877年任驻英法公使。

僧格林沁(1811—1865)蒙古科尔沁旗人。原为郡王,因消灭太平天国北伐军,升为亲王。后在安徽讨伐捻军。太平天国灭亡后,主持对捻军作战,在山东曹州(菏泽)战死。

琦善(1790—1854)满洲正黄旗人。荫生。1852年以钦差大臣阻击太平军北上,在扬州建立江北大营。病死。

塔齐布(1817—1855)满洲镶黄旗人。深得曾国藩信任,由参将破格擢升湖南提督。攻九江时失败忧死。

鲍超(1828—1886)字春霆。四川奉节人。行伍,加入湘军。后自领一军,称霆军。授湖南提督。屡败太平军。

杨载福(1822—1890)字厚庵,后改名岳斌。湖南善化人。与彭玉麟共同主持湘军水师。任湖南提督、福建水师提督。

彭玉麟(1816—1890)字雪琴,湖南衡阳人。湘军水师提督,以兵部侍郎主持长江水师。配合湘军陆师围困天京。

李鸿章(1823—1901)号少荃。安徽合肥人。曾国藩幕僚、学生。淮军创始人和首领。1862年自上海西征,使李秀成东西奔波,颇受牵制。后主持镇压捻军。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文华殿大学士。有《李文忠公全集》,其末辑部分今藏上海图书馆。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安徽六安人。淮军将领。早年在家乡创办团练。

率淮军主力西征,屡败李秀成军。后台湾建省,为首任巡抚。

潘鼎新(1828—1888)字琴轩,安徽庐江人。道光举人。在家乡创办团练,加入淮军,率淮军主力南征。

曾国荃(1824—1890)字沅浦。湖南湘乡(双峰)人。曾国藩四弟,组湘军吉字营。任江苏布政使。后任浙江巡抚。率湘军主力攻破安庆、天京。

罗泽南(1808—1856)字罗山,湖南湘阴人,以理学教授,与学生王鑫、李续宾等创办团练,为湘军骨干。授浙江宁绍台道。于武昌洪山战死。

王鑫(1825—1857)湖南人。早年创办团练。加入湘军,在湖南作战。病死。所部湘军(老湘军)为左宗棠湘军的基本。

曾国葆(1828—1862)字季洪、事恒。后改名贞干。曾国藩五弟。庠生。随曾国荃围攻天京,于雨花台大破李秀成军主力,后染时疫死。

李续宾(1818—1858)号迪庵。湖南湘乡人。随师罗泽南办团练。罗死代领其军。连陷武昌、九江,授浙江布政使。后在安徽三河战死。

蒋益澧(?—1874)湖南安福人。左系湘军主要成员。随左宗棠入浙,任浙江布政使。

吉尔杭阿(?—1856)清江苏巡抚。1855年主持镇压上海小刀会。率部至镇江攻打太平天国,被围困,自杀。

冯子材(1818—1903)号萃亭。广西钦州人。原天地会成员。降清,随向荣、张国棵等江南大营围困天京。1860年江南大营覆没,率残军坚守镇江。1864年,由镇江攻占丹阳。擢广西提督。退休。中法战争期间起用为广西关外军务,大败法军于镇南关,攻克文渊州、谅山。甲午战争期间奉调驻守镇江。

温绍原(?—1858)以六合知县屡败太平军,升道员,兼江南大营翼长。驻守六合六年。后为陈玉成军击毙。

曾国华(1822—1858)湖南湘乡(双峰)人。曾国藩三弟,随李续宾作战,在安徽三河战败被杀。

徐佩瑗(?—1863)江苏苏州人,开办地方团练,混入李秀成部,颇见信任,任忠殿前检点,封抚天侯、抚天豫,获长洲县管辖全权。潜通上海清方,组织叛乱,后为谭绍光亲手击毙。

华尔(?—1862)美国人。1860年,组织洋枪队与太平天国对抗。被击毙于浙江慈溪。

王有龄(?—1861)福建人。浙江巡抚。李秀成破杭州后,自杀。

赵景贤(?—1862)浙江湖州人。举人。在本地办团练,对抗太平天国。被俘后押至苏州劝降,未成,被处死。

林福祥(?—1862)广东人。鸦片战争时在广州创办团练,抗拒英国军。后为浙江布政使。1861年,李秀成军据杭州、被俘,受到礼遇,送至上海。为清方查办,杀于衢州军营。

卜罗德(1808—1862)法国驻华海军司令(中译水师提督),少将。在上海南桥镇(奉贤)被击毙。

法尔思德美国人。洋枪队初建时副领队。在江苏青浦为太平军俘,以军火赎回,后返国。

何伯(贺布)(1808—1881)英国驻华海军司令。

程学启(1830—1864)安徽桐城人。无赖。1858年参加太平军。授弼天豫,领三百人,后出安庆降湘军。攻陷安庆,立有大功。1862年由湘军转淮军。为淮军首席悍将、实授总兵。攻嘉兴伤死。

李鹤章(?—1881)字季荃。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弟,随淮军至上海,为主要将领,攻打嘉定、太仓。

萧孚泗(?—1884)湖南湘乡人。1853年参加湘军,随曾国荃。1863年升福建陆路提督,因陷天京抢掠过甚。声名狼藉。回乡,此后再不启用。

朱洪章(?—1894)贵州黎平人。原为黔勇。1856年,改隶湘军。随同陷安庆、天京。攻陷天京后,所部遣散。

李臣典(1837—1864)湖南邵阳人。1856年隶曾国荃吉字营。1863年实授河南归德镇总兵。攻陷天京后,贪**伤死。

赵烈文(1832—1893)字惠甫,江苏阳湖(常州)人。曾国藩幕僚。1863年,赴雨花台大营,为曾国荃草拟奏折。后多次入曾国藩幕,颇为信任。有《能静居士日记》、《落花春雨巢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