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接见罗孝全(1 / 1)

李秀成在苏州期间,还接见了罗孝全(I.J.Roberts),双方作了友好的谈话。

罗孝全是美国南部浸信会牧师,来华后在广州布道传教,曾接纳过前来洗礼、学习《圣经》的农村塾师洪秀全和洪仁玕。他对洪秀全开始印象不好,但洪秀全对他却有好印象,把他视为是引进上帝耶稣之门的正宗启蒙导师。

洪秀全到了南京后,还经常想念罗孝全,并四方打听他的消息,且写了信请他前来天京。罗孝全得悉后,也很想借此良机,前来太平天国传教,力图改造太平天国的天父天兄宗教为与西方基督教接轨的宗教。

1860年9月22日,罗孝全从上海来到苏州,在逢天安刘肇均陪同下,来到拙政园的忠王府。

忠王府里外排列整齐的卫队向他敬礼,鸣锣打鼓给予以高规格的礼仪。刘肇均还向他说明,因为下雨,取消了盛大的阅兵式。

李秀成很有礼貌地在大殿上接待。罗孝全脱帽鞠躬。

李秀成称他为“罗先生”,请他上坐。

李秀成知道罗孝全与天王有师生之谊,对他非常尊敬,还表示因不知他要来,以至没有以对待天王教师之礼相待,表示歉意。

罗孝全提出要赴天京。李秀成欣然同意,并主动提出将派军队护送。

李秀成和他谈起攻打上海情事。

他说,他是应邀而去上海的,不打算和外国人打仗,且对英法联军一面在天津白河等地与清军打仗,一面却又在上海保护清军,感到难以理解。罗孝全解释是,请他赴上海的乃是英法非官方人员,而和他打仗的乃是官方人员。至此,李秀成也许明白了。

但他所关心的,乃是英法两国今后将采取什么行动。他对罗孝全说,清军崇拜偶像,而太平天国却是和外国人信仰同一宗教,基督徒打基督徒真个是难以理解、难以想象。因此,李秀成想直接致书各国君主。

罗孝全当即替他设计,可以写信给英国公使,并愿意把它译为英文,不但在上海发表,让在上海的各国全权公使看到,还要把它寄到美、英、法三国,由三国各地报纸发表,让英国女王、法国皇帝和美国总统以及各国人民都能看到。公众舆论是很有影响力的。

这是李秀成从未知悉的,原来报纸传媒有这样大的功能。据罗孝全回忆:“这种利用报纸的办法,对忠王来说是很新鲜的,所以他很开心,放声大笑。”

李秀成于是写了一封信,敬请各国驻华全权大使与公使、法国皇帝、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以及所有有关方面,予以正直与公平的考虑。信中抒发了他的思想和心情。它就是《忠王李秀成致英国专使额尔金勋爵书》。

额尔金是1858年《天津条约》后英国派往中国的特使。写信与额尔金,显然是李秀成采纳了罗孝全建议。

此信全文如下:

天朝九门御林忠义宿卫军李致书

大英国钦差驻华全权大臣青及:

本藩久仰贵国信奉天父上帝、天兄耶稣之真道,而真道之传播,已逾一千八百六十年,为此深悉贵国早已洞悉真道之渊源,并在西域广为宣扬。美兮奂兮,靡有加矣!我真圣主天王于一八四八年,(如彼得设想)因天使之传引而升天,亲自拜见天父天兄,受天命而传播福音真道,统治天朝万民。我真圣主又自广州移跸天京,诏颁天父天兄之福音真道,刊印圣书,施行洗礼。(用布巾为信徒洗胸,余意可称之为洗礼),我等信奉真道,虽有早迟先后之分,然而贵国与我天朝,彼此宗教同一,真道同源。中国与天朝臣民悉已信奉天父天兄之真道,惟本藩每一念及数千年来我国臣民迄未得闻此至高无上之福音,诚感遗憾。往昔因无人宣传福音真道,故而难以领悟其真髓。溯自一八五三年我真圣主登位为王之第三年起,国内愿为基督徒者日众,万民共同向往唯一真道。而天朝之博学通儒,不久亦相率皈依督,同属一本。兹者真道之传播,无远勿届,其要旨则深入人心,万民遵守仪式,同拜天父天兄。凡此种种,皆上帝神能之功,非人力所能致也。

本藩兹向贵国提出声明与真实解释,以期排除障碍,务使今后双方关系,不致如航行于惊风骇浪之大海,或如攀登崎岖突兀之栈道。鱼潜游于深渊之底,雁飞翔于空碧之间,双方音问,固难以彼此领悟。(我等务宜谋求日益接近,俾能相互谅解。)我军兵力既增,事务忙迫,始终不容本藩处事如所愿望也。

今年本藩全仗天父权能,得以连克苏、杭二州。甚愿得诸贵国传教士前来二州,向我天朝臣民传播福音真道。倘蒙惠然肯来,本藩欢忭之情,非言可表。切望凡属同道之辈,不久同心同德,因真道之宣扬,务使其迅即家喻户晓。不久以后,全国各地,甚至边陲僻壤,尽皆遵行崇拜基督之教义,刊印圣书,不受限制。此诚昌盛辉煌之硕果也。

本藩奉天王诏令,巡视各府州县,辄欲与诸贵国钦差全权大臣会晤,俾使阐明情势,面聆教益,庶几彼此之间达成友善之谅解。第本藩终于未经约期,亲来上海。讵料中途遇见贵国之洋船一艘,意欲拒绝我军接近上海!我天朝与贵国同奉天父天兄之真道,自是同属基督教徒。贵国为何迫不及待,抗拒我军?未悉本藩之谋划,为何心怀疑惧?本藩之图谋与原委倘蒙明察,则勋爵阁下当能获悉贵我两国实同具善意。贵国之拒阻我军,倘系出于无知,则本藩于今亦无意为此与阁下斤斤置辩,亦不愿深究此事。只因我部下军官数人进前三四英里,作短期扎营,传来嘉兴危急之警告,本藩为此迫于无奈,急行提师往救。此盖本藩上次到沪之实情也。

贵国暨其他诸国钦差全权大臣倡议在上海开设工厂,扩充商务一节,本藩请为诸全权大臣进一言。近几年来,贸易本在赓续进行,贵国等为何不遵循往日之途径?本藩甚愿亲自与诸全权大臣商议,并将据海关征税之原有条例,完全照章办事,绝不增加税率。盖我天朝与诸贵国同拜上帝,同敬耶稣,彼此同沐天恩,堪称同属一家,无分东西南北,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相互之间,为何不以和平与善意相待耶?总之,本藩切望诸贵国以开阔之胸怀,真诚相待也。

我真圣主洪秀全于一八五一年登位,奉天父之命,巡狩八方,统治其所心爱之万民,于兹十年矣。我真圣主消弭祸害,安抚善良,而对吏治,则以惩暴扶正为己任,以期切实效法尧舜(上古之世两位著名君主),焕然一国之明君。前此基督教只信奉于西国者,今则盛行于中国,此皆由我真圣主首倡之。凡接近吾人之西方驻节中国之全权大臣,亲目所睹,亲耳所闻,定能尽知此等实情也。本藩确信各全权大臣早已向本国禀告一切矣。诸贵国钦差全权大臣阁下或以京都遥远,然而扬帆乘风破浪,不需多时即可抵达,幸勿望洋兴叹,退缩而不前焉。(由此一句可以推知,忠王对我通邮之制,似仍一无所知。)

本藩今年曾一再修书奉达,敦劝互通音问,迄今未蒙赐覆。为此本藩不胜悬念,深感费解。

本藩近奉天王谕旨,普天之下,不论东西南北,海角天涯,悉予征服。于奉旨时,本藩虽精心策划实施之细节,第在厘订办法之际,雅不愿造成混乱与破坏,徒令本人愧赧与悔恨耳。

我真圣主洪秀全前在广州,结识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先生,顷者罗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此间。彼熟知信仰基督教诸国之情况,且有卓绝之才能,对近者阐述福音之奥秘,对远者则传播教义,使受之者茅塞顿开,本藩曾与之晤谈,获益匪浅。彼曾对本藩评述有关余上次到沪之事。缘罗先生离别本土,经历七万里之航程而来此间,意欲在中国宣扬天父天兄之真道,自应准其便宜行事,不受约束。创设宣教事业,乃我天朝之万年大计,允宜齐心协力,宣扬福音真道,舍此更无另一同源之宗教体制也。福音真道之宣扬,纵不能立时使邻国之间融洽无间,促其臻于美备,但若竭其身心而共同努力,则不久之后,天父天兄之真道定能获致如所想望之成果。而志同道合之士,试问何处得有耶?

再者,贵国所异常珍视之《新遗诏圣书》,我天朝业已刊印,文字纵有不同,其所含义,则纯属一体。不久吾人将遵之敬之,使之风行全国。本藩诚恐我国农夫与寻常百姓,对我天朝与贵国所一致信奉之福音真道,或有误解,果尔如此,唯恐其以误传误,世代相传,不知伊于胡底也。

本藩兹谨致函贵国,恳请将本函中内容大意,译成贵国文字,俾一般不了解者得知我真圣主洪秀全,已准备真道,使其传播于中国。以后我等当协和共进,不当相敌,则中外各国一体联和,使基督圣教圣书流行万邦,有如一股清流,经由忠实信徒,世世代代,永传勿替。而福音将由中国流传海外,无远勿届,务使人人皈依基督,天下咸得鸿福,万民一体腾欢矣。

这封信真是一篇奇葩,我把它全文抄录,要让人们从中窥测当时李秀成的心情、愿望。他是多么想与各国沟通、合作,因而信中不厌用极多的同奉天父、信奉福音真道,翻来覆去地谈同道同源,用这些浮文废言,巧言令色,以图打动各国列强。

他当然对二次鸦片战争后的西方殖民者的真实意图和面貌不甚了了。

李秀成在信中特别是高举天王洪秀全旗帜,用以说服、打动外国朋友。如果说,洪秀全对西方正宗基督教一知半解,那么此时的李秀成对天王异化的基督教,也更是一知不解。李秀成是虔诚的天王拜上帝说信徒,对洪秀全宣传的天下万国皆兄弟,我等皆是天父上帝之子、天兄耶稣之弟坚信不疑,因而对西方奉行基督教的殖民者和其军队,也都自认为是同在一个蓝天下的好兄弟、好朋友。

有些学者曾认定李秀成不信上帝基督,与天王背道。这不符合事实。

此信由罗孝全翻译成英文,发表于同年10月27日上海《北华捷报》第535期。其中文字由罗作了修改和润饰,如将太平天国年月换成西历纪元,并为正文里若干词作了夹注。今文系由马博庵等从英文回译过来。

罗孝全在苏州住了两个星期。

10月4日,李秀成陪同罗孝全离开苏州。7日,到丹阳,他因事暂留在丹阳,派专人护送罗孝全赴天京。

罗孝全在天京受到洪秀全欢迎,并被天王封为接天义通事官领袖,即参加外务的首席翻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