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商场如战场,生意上的事情更是沉浮多变。聪明的投资家每做一次决定的时候,一定会对整件事情有着通盘的考虑。为了降低风险和避免可能会出现的失败,总是会给自己留下足够的撤退空间。
在长江实业走向成熟和壮大的过程中,多年来一直都有着不断大手笔投资和收购的行为。因为有着过人的智慧、冷静的态度和雄厚的实力,李嘉诚被人们戏称为拍卖场上的“擎天一指”。但是,就算对于李嘉诚来说,也不可能在每一次投资和竞争中都能做到稳稳当当、无惊无险。这对于其他任何人而言,也同样是不可能的事情。只不过因为有足够的经济基础,又时常能以冷静的态度去判断形势,而且也懂得利益均沾的投资原则。
1987年11月27日,位于九龙湾的一块政府公地拍卖,因为地理位置良好,拥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房地产界的多数大亨都参加了这块地皮的拍卖,当天李嘉诚也出现在拍卖场上。
那块公地占地面积为24.3万平方英尺,底价为2亿港币——每口竞价为500万港币。从一开始,拍卖的场面就异常火爆,火药味也特别的浓。一开始李嘉诚就和一位竞标者连叫两口,底价连跳两次。就在这个时候,拍卖场上响起了一个李嘉诚非常熟悉的声音:“2.15亿!”李嘉诚回过头一看,原来是胡应湘。
胡应湘在商场上被称为“飞仔”,毕业于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土木工程系。因为当初李嘉诚进入房地产界的时候还请教过他,所以后来两人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当李嘉诚回头对胡应湘微微一笑表示招呼的时候,胡应湘也报以笑容,不过这时候地价已经被各路英雄抬到了2.6亿。李嘉诚不慌不忙地举起手叫到“3亿”,将地价连跳八口,正在大家一片哗然的时候,胡应湘沉着应战,又将价格连抬十一档,喊出了3.55亿港币的高价!这时拍买会掀起了**,一时间郑裕彤等房地产界大哥级的人物也加入竞价。
这时人们都在兴奋之中,很少有人注意到李嘉诚的得力助手周年茂悄悄地走到胡应湘的助手何炳章身边,对他一阵耳语。结果,胡应湘居然从此就退出竞投不再应价。在人们都感到意外的时候,叫价已经加到4亿港币,是底价的两倍了,拍卖场敏感的临界线就要到来。拍卖场突然安静下来,竞投各方默默在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这时候,李嘉诚再次举起他的“擎天一指”,报出4.95亿港币的天价,令在场的所有人侧目。
想必这个价格也不会有谁再跟着喊下去了,拍卖师一锤定音,李嘉诚终于将这块公地收入怀中。不过,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拍卖会后李嘉诚立刻宣布:“这块地是我和胡应湘先生联合所得,将用以发展大型国际商业展览馆。”原来,这就是为什么看起来来势汹汹的胡应湘会突然退出竟投的原因。
后来,有房地产分析专家评论说:据估计,李嘉诚在拍卖前就将此块公地的最高竞投价定为5亿港币,这个价格同时也应该是其他所有人心里的最高价。虽然看似出价很高,而且他决定和胡应湘共享利益,但是李嘉诚在这中间还是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
李嘉诚之所以以利益共享的条件来请胡应湘停止竞价,还是因为他在竞投的时候做了长远的打算。李嘉诚事先给自己订了5亿港币的底线,而且他也很有把握地估计,没有意外情况发生的话,这个价格差不多就是最后的成交价。但是,李嘉诚没有想到在拍卖场上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如果胡应湘一直和他叫板,最后的价格肯定会超过自己的底线。如果是这样,即使这块地最终还是落在自己手中,也没有什么利润可取了,对于任何一个竞标者来说,越来越高的价格都不是一件好事情。
分出一点好处给胡应湘,以防止他和自己继续在较量中抬高地价,这一招给李嘉诚留下了很大的回旋余地。这不仅能帮助李嘉诚在预期的价格之内竞标成功,将发展空间巨大的公地揽入怀中,而且他在与胡应湘分享利益的同时又在拍卖场上化敌为友,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多留下了一条后路。所以,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并不占优势的事情,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却会有着极大的帮助。懂得分一些利益给别人,确实是一个投资人必须重视的问题。
[投资金律]
搞投资始终要有一种长远的眼光,不仅要分析事情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还要研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应对。当你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留下了余地,因为你已经懂得了分利益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