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女性作为种族后代的孕育者和国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身体逐渐成为社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之一。但女性身体病弱的现实情况不堪承受如此重任,此时卫生知识的引入为评判和形塑女性的身体提供了全新且必要的标准。女性身体不卫生的观念和行为遭到批判,这些观念和行为有的出自女性自身,有的则源于社会环境,更多的是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在舆论的带动下,社会和政府采取了切实行动,推动女性身体从不卫生状态中解放出来,积极改造女性身体以合于卫生,并为再造女性身体提供必要的支持。
在民族国家话语的笼罩和卫生知识的贯穿下,女性的身体部分或完全地暴露在舆论的视线中,被评判和形塑,以建构具有“富国强种”价值的女性身体。从女性本身出发的卫生需求只能隐居其后,女性的身体在逐步“卫生化”的过程中,摆脱了不卫生的束缚,又走入了卫生的控制之下。女性在接受国家与卫生话语的同时,也就认可了加诸其身体之上的监督和约束,并逐渐转化为自愿自觉的个人行动。
近代民族国家话语的无所不在,以及其与卫生知识的联系,导致无论是被动的要求还是主动的追求,民众身体的卫生都难以摆脱民族国家话语的烙印。知识分子主导的舆论极力主张国家对身体的干预,同时要求社会形成对身体的共同监管,由此使得政府对民众身体的干涉具有了正当的名义。民间力量的相关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相对显著,行政权力对民众身体的控制和管理则较为迟缓且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但都以不同方式保证了民族国家和卫生知识话语对身体的穿透力。这个过程是民众的身体“国家化”和“社会化”的重要一步,无论民众有无自觉的认识,近代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已日益成为社会的主流。
[1] [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等译,347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2] 程亚丽:《从晚清到五四:女性身体的现代想象、建构与叙事》,7页,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 金一:《女子世界发刊词》,载《女子世界》,1904(1),1页。
[4]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10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5] 《论文明先女子》,载《东方杂志》,1907(10),192页。
[6] 张肩任:《急救甲辰-女子之方法》,载《女子世界》,1904(6),2页。
[7] 弇邃:《女子的体育》,载《晨报》,1921-03-28(7)。
[8] 高世瑜:《缠足再议》,载《历史研究》,1999(2);谢凤华、张学武:《中国妇女缠足放足探析》,载《社会科学论坛》,2003(12)。
[9] 康有为:《请禁妇女缠足折》,见姚灵犀编:《采菲录》,56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10] 《论缠足之害及其关系》,载《万国公报》,1905(202),23781页。
[11] 徐海燕:《千载悠悠一金莲——中国的缠足文化》,231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12] 《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载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585页。
[13] 《缠足妇人贬为贱民之新令》,载《申报》,1907-08-28(3)。
[14] [美]高彦颐:《缠足——金莲崇拜由盛及衰的演变》,苗廷威译,288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5] 李荣楣:《中国妇女缠足史谭》,见姚灵犀编:《采菲录》,3页。
[16] 《临时大总统关于劝禁缠足致内务部令》,见《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二辑,35页,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17] 《令禁妇女缠足》,载《晨钟报》,1917-10-19(6)。
[18] 《布告禁止缠足》,载《晨钟报》,1918-06-13(6)。
[19] [美]林乐知辑,任保罗译:《天足会兴盛述闻》,载《万国公报》,1904(184),22584页。
[20] 尹建新:《北京天足会》,见刘宁元、马晨彤、陈静主编:《北京的社团(二)》,30页,北京,知识出版社,1994。
[21] 杨兴梅:《南京民国政府禁止缠足的努力及其成效》,载《历史研究》,1998(3)。
[22] 《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载《内政公报》,1928(2),42~44页。
[23] 《市府注意民族健康,积极禁止妇女缠足》,载《京报》,1935-05-31(6)。
[24] 《北平妇女矫风队活动史料选》,载《北京档案史料》,1997(2)。
[25] 《北平妇女矫风队活动史料选》,载《北京档案史料》,1997(2)。
[26] 《高跟鞋对于妇女健康之影响》,载《东方杂志》,1934(19),208~209页。
[27] 《关于妇女的装束》,载《东方杂志》,1934(19),205~207页。
[28] 西门沙丁:《健康美与女性》,载《方舟》,1936(20),31页。
[29] 陈志潜:《“文明”智识与“医学”》,载《医学周刊集》,1928(1),2页。
[30] 夏克培:《论妇女缚胸的谬误》,载《妇女杂志》,1927(7),77~79页。
[31] 沈维桢:《论小半臂与女子体育》,载《妇女杂志》,1915(1),1~2页。
[32] 雨三:《杂谈·束胸的余谈》,载《通俗医事月刊》,1919(3),53页。
[33] 夏克培:《论妇女缚胸的谬误》,载《妇女杂志》,1927(7),79页。
[34] 吕璧卿:《谈谈女子束胸之弊》,载《大众医刊》,1931(13),53~54页。
[35] 《论女子之服装与健康》,载《中国卫生杂志》,二年合集,310页,1931。
[36] 陈志潜:《“文明”智识与“医学”》,载《医学周刊集》,1928(1),2页。
[37] 唐华甫:《束胸的患害》,载《妇女杂志》,1927(7),80页。
[38] 苦李:《我对于摩登女性的观察》,载《女子月刊》,1934(3),2132页。
[39] 董景熙:《敬告缠胸女子》,载《妇女杂志》,1917(12),14~16页。
[40] 王德照:《中国女子的束胸》,载《生活周刊》,1934(3),470页。
[41] 夏斧心:《废止缠胸运动》,载《晨报副镌》,1926(58),27~28页。
[42] 刘正刚、曾繁花:《解放**的艰难:民国时期“天乳运动”探析》,载《妇女研究论丛》,2010(5)。
[43] 《令各省市教育行政长官暨各国立大学校长为准函禁止学校女生束胸仰各遵照由》,载《大学院公报》,1928(8),18页。
[44] 《令各省教育厅、民政厅令仰饬属查禁缠足束腰穿耳束胸诸恶习由》,载《内政公报》,1929(11),21~22页。
[45] 《令各省教育厅、民政厅令仰饬属查禁缠足束腰穿耳束胸诸恶习由》,载《内政公报》,1929(11),21~22页。
[46] 《北平市取缔妇女奇装异服暂行办法》,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4(270),3~4页。
[47] 《平市厉行取缔奇装异服》,载《妇女年报》,1935(5),25页。
[48] 《取缔奇装异服,彻底整顿风化》,载《京报》,1935-04-19(6)。
[49] 1933年内政部要求各地根据需要试办女警,北京在1934年也开始训练女警察,并于九月开始工作,起初在各冲要地点执勤,以及协助调查户口。可参见:体扬:《北平市的女警察》,载《市政评论》,70~72页,1934(1);姜虹:《试论近代中国的女子警察》,载《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6)。
[50] 《公安局再申前令,严行查禁奇装异服》,载《京报》,1935-06-15(6)。
[51] 《论女子之服装与健康》,载《中国卫生杂志》,二年合集,311页,1931。
[52] 林莲莹:《妇女束胸与束腰之起源》,载《玲珑》,1933(42),2319~2320页。
[53] 金天翮:《女界钟》,17~18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54] 姚霏:《近代中国女子剪发运动初探(1903-1927)——以“身体”为视角的分析》,载《史林》,2009(2)。
[55] 黄女士:《论妇女们应该剪头发》,载《晨报》,1919-12-05(11)。
[56] 蕙塘女士:《我对于妇女剪发的管见》,载《晨报》,1919-12-08(5)。
[57] 梅生:《女子剪发问题》,见《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第六册,128页,上海,上海新文化书社,1923。
[58] 毛子震:《女子剪发问题的意见》,载《医事月刊》,1920(6),1~6页。
[59] 《教育部禁止女子剪发》,载《妇女杂志》,1924(2),297~298页。
[60] 健孟:《女子为什么不可以剪发》,载《妇女杂志》,1923(2),34页。
[61] 《女学生实行剪发》,载《晨报》,1920-1-31(6)。
[62] 《女附中拒绝剪发女生入校》,载《顺天时报》,1927-8-7(7)。
[63] 锐成:《女子剪发之面面观》,载《国闻周报》,1926(25),41页。
[64] J.G.Kree,“Medical Missionaries in Relation to the Medical Profession”,The China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4(1890):3.
[65] [美]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上),260~261页。
[66] 《公娼是良制度么》,载《妇女杂志》,1924(4),586~587页。
[67] 麦倩曾:《北平娼妓调查》,载《社会学界》,1931(5),115页。
[68] 《本局顷据妓女检治所呈称》,载《卫生月刊》,1935(6),265页。
[69] 《花柳病之转变》,载《医学卫生旬刊》,1936-7-28(2)。
[70] 麦倩曾:《北平娼妓调查》,载《社会学界》,1931(5),133、140页。
[71] 麦倩曾:《北平娼妓调查》,载《社会学界》,1931(5),127页。
[72] 麦倩曾:《北平娼妓调查》,载《社会学界》,1931(5),124~127页。
[73] 麦倩曾:《北平娼妓调查》,载《社会学界》,144页,1931(5)。
[74] [美]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上),273~274页。
[75] 《北京学界讨论反对嫖赌》,载《申报》,1915-03-02(6);《北京社会实进社开讨论会》,载《申报》,1915-03-20(6)。
[76] 刘英范:《皮肤花柳病科五年间性病之统计的观察》,载《国立北平大学医学月刊》,1932(1),340页。
[77] 敏公:《卖药》,载《晨报》,1927-05-03(6)。
[78] 《广告》,载《晨报》,1923-09-20,(6);《广告》,载《晨报》,1923-10-02(4)。
[79] [美]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上),271页。
[80] 李大钊:《废娼问题》,载《每周评论》,1919(19)。
[81] 幼雄译:《娼妓之卫生的取缔》,载《妇女杂志》,1923(3),42~44页。
[82] 胡定安:《国家与社会之妇女卫生问题》,载《妇女杂志》,1927(9),9~10页。
[83] 《管理娼妓规则(1906年)》《管理乐户规则(1906年)》,见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501~521页。
[84] 《病妓丁菊仙违规留客》,载《京师警察公报》,1927-09-13(4)。
[85] 《检查妓女之拟议》,载《晨报》,1920-09-26(6)。
[86] 《拟派医检验妓女》,载《晨钟报》,1917-04-01(5)。
[87] 《检查妓女之拟议》,载《晨报》,1920-09-26(6)。
[88] 《警厅防范梅毒》,载《晨报》,1920-10-21(6)。
[89] 《实行检验娼妓》,《北京晚报》,1921-06-12(3)。
[90] 《又说要检验妓女》,载《晨报》,1921-10-30(7)。
[91] 《拟办诊妓医院》,载《晨钟报》,1918-05-18(6);[美]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上),267页。
[92] 《检验妓女,警厅筹设检验所》,《医事月刊》,1923(2),3页。
[93] 蔡恂:《北京警察沿革纪要》,58页。
[94] 《北平市公共卫生第一期应办事项》,载《北平朝报》(卫生周刊),1929-01-18;《本市卫生事业纲要》,载《北平朝报》(卫生周刊),1929-02-01。
[95] 《北平特别市妓女检治事务所组织简章》《北平特别市妓女检治事务所细则》《北平特别市妓女检治事务所检治规则》,载《卫生公报》,1928(1),37~45页。
[96] 《公函》,载《卫生公报》,1928(1),145~146页。
[97] 《妓女检治所独立,趋重治疗》,载《卫生月刊》,175页,1934(4);方颐积:《平市卫生局最近市政概况》,载《卫生月刊》,1935(6),233页。
[98] 《关于卫生事项·北平市市立医院附设妓女检治事务所检治规则》,载《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4(2),158~159页。
[99] 《本局顷据妓女检治所呈称》,载《卫生月刊》,1935(6),265页。
[100] 北平市政府卫生局编印:载《北平市政府卫生局业务报告》,395页。
[101] 《病妓丁菊仙违规留客》,载《京师警察公报》,1927-09-13(4)。
[102] 《妓女违章留客被罚》,载《京师警察公报》。1927-04-17(4)。
[103] 《京师警察厅检验娼妓事务所通告》,载《京师警察公报》,1927-7-30(4)。
[104] 《警厅优待小班妓女》,载《晨报》,1927-03-20(6)。
[10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往事谈》,392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106] 《京师警察厅检验娼妓事务所通告》,载《京师警察公报》,1927-07-30(4)。
[107] 麦倩曾:《北平娼妓调查》,载《社会学界》,1931(5),133页。
[108] 王书奴:《中国娼妓史》,338页,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109] 《大公报》,1937-03-15。
[110] 峡公:《北京济良所创立之始末》,载《警声》,1941(4)。
[111] 《济良所的房屋有了着落》,载《京话日报》,1906-03-20(3)。
[112] [美]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上),280页。
[113] 《不济良的济良所》,载《晨报》,1921-10-25(7)。
[114] 朱枕薪:《论娼妓问题》,载《妇女杂志》,1923(3),10页。
[115] 刘瑞莪:《记女学体操》,载《女子世界》,1904(7)。
[116] 《妇女之健康》,载《京报副刊》,1925-10-24(3)。
[117] 林椿:《节育问题》,载《民众医报》,1930(2),25页。
[118] 《论助产教育》,载《第一助产学校月刊》,1930(1),95页。
[119] 《北平保婴事业之沿革暨保婴事务所之产生及其计划简说》,载《第一助产学校月刊》,1931(2),166页。
[120] 《京师警察厅卫生处为收生婆白姓即英金氏误将张金氏子宫损伤身故的呈文》(1921),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J181-019-32279;《产婆害死了产妇》,载《晨报》,1921-10-16(7);洪儒:《旧式产婆》,载《晨报》,1926-10-13(6)。
[121] 《产科教育计划》,载《北平朝报》(卫生周刊),1929-02-08。
[122] 《产婆限期领照》,载《晨钟报》,1918-08-31(6)。
[123] 《产婆数目之统计》,载《晨钟报》,1917-05-09(5);《京师产婆总数》,载《晨钟报》,1918-06-21(6);《京师产婆之数目》,载《晨报》,1920-08-26(6)。
[124] 《旧式产婆》,载《晨报》,1926-10-13(6);《稳婆》,载《晨报》,1927-07-13(5)。
[125] 《市民注意卫生,组织调查团简章十一条》,载《北平朝报》,1929-01-17(7)。
[126] 《北平市卫生局第二卫生区事务所第一年度年报》(1934),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ZQ004-001-1802。
[127] 《稳婆》,载《晨报》,1927-07-14(5)。
[128] 《旧式产婆》,载《晨报》,1926-10-13(6)。
[129] 《内务部管理旧式产婆暂行规则》,载《政府公报》,1927-12-23(4190),6页。
[130] 《管理接生婆规则》(1928-08-03),见陈明光主编:《中国卫生法规史料选编:1912-1949》,629页,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
[131] 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编:《北平特别市公安局公共卫生事务所第二暨第三年年报》,83~84页。
[132] 《北平第一助产学校五年来工作概况》,载《卫生半月刊》,1935(3),33~37页。
[133] 《敬告市民注意接生婆的一只筐子》,载《第一助产学校月刊》,1931(2),187~188页。
[134] 《北平之保婴事务所》,载《中华教育界》,1935(2),93页。
[135] 北京特别公署卫生局编印:《北京特别市供述卫生局二十五年度业务报告》,143页,1938。
[136] 《北平保婴事业之沿革暨保婴事务所之产生及其计划简说》,载《第一助产学校月刊》,1931(2),167页。
[137] 《北平市卫生局第二卫生区事务所第一年度年报》(1934),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ZQ004-001-1802。
[138] 《北平市卫生局第二卫生区事务所第一年度年报》(1934),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ZQ004-001-1802。
[139] 亢虎:《忠告女同胞》,载《民立报》,1911-06-12。见李又宁、张玉法主编:《近代中国女权运动史料(1842—1911)》,480页,台北,龙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
[140] 葛成慧:《吾国助产教育之检讨与推进》,载《医育》,1940(4),32~33页。
[141] 《咨内务部送北京医学专门学校附设助产讲习所修改简章请备案文》,载《教育公报》,1920(11),18~19页。
[142] 《女子产科校将开办》,载《晨报》,1924-07-14(6)。
[143] 张在同,咸日金编:《民国医药卫生法规选编(1912-1948)》,27页,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
[144] 《北平第一助产学校五年来工作概况》,载《卫生半月刊》,1935(3),33~37页。
[145] 袁弘毅:《中年妇女注意》,载《通俗医事月刊》,1919(3),8~16页。
[146] 毛复和:《产妇卫生法》,载《医事月刊》,1924(11),1~4页。
[147] 李瑞麟:《产前诊查及其关系之重要》,载《医学周刊集》,1928(1),110页。
[148] 金仲华:《目前中国之妇女儿童保护问题》,载《东方杂志》,1933(9),3页。
[149] 《家有孕妇的请看》,载《晨报》,1923-11-22(6)。
[150] 张淑惠:《保婴事务所的工作》,载《卫生月刊》,1935(8、9),77~79页;《北平市卫生局业务报告(1935)》,见王康久主编:《北京卫生大事记·补遗》,第一卷,58页。
[151] 《关于卫生行政·举办妇婴健康检查》,载《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4(2),133页。
[152] 《关于卫生事项·保婴事务所》,载《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4(3),81页。
[153] 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编:《北平特别市公安局公共卫生事务所第二暨第三年年报》,15页。
[154]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六年年报》,53页。
[155]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七年年报》,48~52页。
[156]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八年年报》,56页。
[157] 《北平市政府卫生处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九年年报》,54~55、60页。
[158] 《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年年报》,40页。
[159] 《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一年年报》,68页。
[160] 《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年年报》,45页。
[161]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八年年报》,113~114页。
[162]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八年年报》,116页。
[163] 瑟庐:《产儿制限与中国》,载《妇女杂志》,1922(6),13页。
[164] 黄秀芬:《通信:一、生育的机器要做到几时为止呢》,载《妇女杂志》,1931(1),221~223页。
[165] 邵飘萍:《避妊问题之研究》,载《妇女杂志》,1920(5),1~8页。
[166] 《“外按停孕金丹”广告》,载《申报》,1921-03-29(9)。
[167] 《将有生育裁制协会出现》,载《晨报》,1922-04-25(7)。
[168] 美国珊格尔(即桑格)夫人在北大讲演,胡适之教授翻译,小峰、矛尘合记:《生育制裁的什么与怎样》,载《妇女杂志》,1922(6),126~132页。
[169] 张梓生笔记:《珊格尔夫人在上海家庭日新会的讲演》,载《妇女杂志》,1922(6),132~134页。
[170] 建人:《珊格尔夫人自叙传》,载《妇女杂志》,1922(6),6~9页。
[171] 丐尊:《生殖的节制》,载《妇女评论》,1922-04-26(38);海燕:《生育节制和母体》,载《妇女评论》,1922-05-17(41)。
[172] 胡定安:《医学上的产儿制限观》,载《妇女杂志》,1922(6),111页。
[173] 《将有生育裁制协会出现》,载《晨报》,1922-04-25(7)。
[174] 《产儿制限研究会昨日成立》,载《晨报》,1922-10-16(3);《产儿制限研究会之进行》,载《晨报》,1922-10-19(6)。
[175] 《产儿限制会将成立》,载《晨报》,1922-10-14(7)。
[176] 《制限产儿之著作》,载《晨报》,1923-10-31(6)。
[177] 《“中华书局出版卫生书”广告》,载《晨报》,1926-10-23(4)。
[178] 杨步伟:《一个女人的自传》,274~275、280、285页,长沙,岳麓书社,1987。
[179] 甘南引:《中国青年婚姻问题调查》,见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婚姻家庭卷》,112页。
[180] 葛家栋:《燕大男生对于婚姻态度之调查》,周叔昭:《家庭问题的调查:与潘光旦先生的调查比较》,见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婚姻家庭卷》,34~37、378页。
[181] 陈利兰:《中国女子对于婚姻的态度问题》,载《社会学界》,1929(3),158页。
[182] 《节育指导所》,载《北平晨报·人口副刊》,1934-04-01(5);田贵銮:《北平节育指导所实况》,载《女青年》,1934(9),45页。
[183] 《北平市卫生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十年年报》,88页。
[184] 《妇婴保健会工作报告》,载《北平晨报·人口副刊》,1934-01-07(7);《北平妇婴保健会第二次报告》,载《北平晨报·人口副刊》,1935-07-07(5)。
[185] 《三位母亲的通信》,载《北平晨报·人口副刊》,1932-09-04(8)。
[186] 沈骥英:《北平节育诊所八百五十二例案之研究》,载《中华医学杂志》,1936(22),358~367页。
[187] 沈骥英:《节育事工之检讨》,载《中华医学杂志》,1942(28),162页。
[188] 《节育之研究》,载《医学卫生旬刊》,1933-11-28(3);《经济问题与节育》,《“生育卫生”出版广告》,载《医学卫生旬刊》,1934-01-28(3、4)。
[189] 《想节育的通讯》,载《医学卫生旬刊》,1933-12-28(3);《劳工家庭的节育需要》,载《北平晨报·人口副刊》,1932-10-02(8);《父亲对于节育的意见》,载《北平晨报·人口副刊》,1932-12-04(8);《节育者通信》,载《北平晨报·人口副刊》,1933-02-05(8);《节育者通信》,载《北平晨报·人口副刊》,1934-05-06(5)。
[190] 《节育运动》,载《医学卫生旬刊》,1936-08-28(3)。
[191] 仲华:《女性与生育的艺术》,载《东方杂志》,1932(4),13页。
[192] “‘生育行为的社会化’。它首先是经济社会化,即利用‘社会的’或财政的手段,促进或限制夫妇的生育力;其次是政治社会化,即夫妇对整个社会机体(必须限制或强化它)负有责任;最后是医疗社会化,即对个人和种族实行计划生育,从而减少致病的因素。”见[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68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93] 扛日:《现代女子的美(上)》,载《星期三》,1933(16),249页。
[194] 杨贤江:《青年对于体育的自觉》,载《学生杂志》,1923(4),3页。
[195] 钱一苇:《妇女美的问题》,载《妇女与儿童》,1935(20),2页。
[196] 金天翮:《女界钟》,2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97] 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北京,北京益森公司,1910,转引自刘丰祥:《身体的现代转型以近代中国城市休闲为中心(1840—1937)》,74页,上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198] 《妇女之卫生》,载《妇女时报》,1911(2),157页。
[199] 《论女子之服装与健康》,载《中国卫生杂志》,二年合集,312页,1931。
[200] 虞诚之:《女同胞曾注意这三件事么》,载《通俗医事月刊》,1919(1),17页。
[201] 长生:《自然的健康美和人工的清洁美不是妇运前途的阻力》,载《女子月刊》,1934(10),3071页。
[202] 胡怀琛:《女子当废除装饰》,载《妇女杂志》,1920(4),3页。
[203] 《健全的新女性应该:从刑具的妆饰中解放出来》,载《家庭良友》,1937(6),8~9页。
[204] 钱一苇:《妇女美的问题》,载《妇女与儿童》,1935(20),234~235页。
[205] 钱一苇:《妇女美的问题》,载《妇女与儿童》,1935(20),233页。
[206] 史东:《健康与妇女》,载《康健世界》,1935(创刊号),23页。
[207] 雪林女士:《康健的美》,载《生活周刊》,1928(50),573页。
[208] 少英:《女中之健者》,载《妇女杂志》,1927(3),3页。
[209] 祁森焕:《妇女竞技问题的考察》,载《妇女杂志》,1923(6),6页。
[210] 亚华:《女子简易的体育》,载《女子世界》,1904(10),1~8页。
[211] 陈同福:《论体操之益》,载《女子世界》,1906(6),127页。
[212] 《学部:奏定女学堂章程折》,见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577、580页。
[213] 《绍介批评·女子体操范本》,载《教育杂志》,1909(2),7页。
[214] 祁森焕:《妇女竞技问题的考察》,载《妇女杂志》,1923(8),14页。
[215] 《女子体育会将成立》,载《晨报》,1924-10-13(6)。
[216] 马晨彤:《北京基督教女青年会》,见刘宁元、马晨彤、陈静主编:《北京的社团(二)》,45页。
[217] 魏树桓:《今年北京中等以上学校体育联合会之工作及我的感想》,载《体育》,1927(2),6页。
[218] 《女一部体育会今日成立》,载《晨报》,1928-03-21(7)。
[219] 《私立贝满女子中学校》,《私立慕贞女子中学校》,《私立笃志女子中学校》,载《时代教育》,1933(5),82、85~87页。
[220] 杨彬如:《职业妇女的运动》,载《妇女杂志》,1924(6),909~910页。
[221] 《值得讨论的问题:现代女性的爱好》,载《大公报》,1936-08-10(12)。
[222] 林康:《你愿意美丽吗?》,载《今代妇女》,1931(24),37页。
[223] 梅琳:《由冰场上体会出中国妇女的健康》,载《世界日报》,1936-01-30(8)。
[224] 云影:《怎样使你的容颜美丽》,载《女铎》,1936(2),16页。
[225] 戴梦琴:《健身健国的途径》,载《生活周刊》,1931(26),535~5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