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机构通过运用钟点时间安排清洁工作,实现了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直接干预和对清洁人员具体工作的加强监管,使钟点时间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时间规范。在防疫行动中,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力图以近代卫生观念取代传统的防疫观念,为此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措施。但传统的卫生时间毕竟有一定的合理性,并有广泛的民众基础,这也使得近代的卫生活动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因应传统的时间观念。社会力量还积极利用传统时间,将宣传教育融于年节岁时的狂欢活动中,体现了知识分子将卫生理想与社会现实积极结合的努力。
在近代中国,传统的时间仍然在相当程度上掌握着居民生活和行业组织的运作节奏。卫生知识在介入民众生活中时,必然遭遇到传统时间的挑战。其一方面在话语上批判和否定传统时间及其所代表的民众传统生活习惯,力图将卫生知识嵌入传统时间中,以世界时间取代传统时间;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顺应社会现实和民众需求,在操作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应对策略。这使得卫生知识与传统时间形成了明分暗合的微妙关系。在因应调整之后传统时间虽然在表面上式微,但转化为生活中的潜流,继续延续其生命力,形成了世界时间和传统时间并存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局面。
[1] 黄应贵主编:《时间、历史与记忆》,2~11页,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
[2] [美]丹尼尔·J·布尔斯廷:《发现者:人类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历史·时间、陆地和海洋篇》,严撷芸等译,106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486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4] 《预防时疫清洁规则(1908年)》,见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75~76页。
[5] 彭善民:《公共卫生与上海都市文明(1898-1949)》,249页。
[6] 《本市厉行清洁之过去与现在》,载《北平朝报》(市政周刊),1929-04-29。
[7] 《关于卫生事项·北平市污物扫除暂行办法》,载《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4(2),148页。
[8] 《清道执行细则(1909年)》,见田涛、郭成伟整理:《清末北京城市管理法规》,15~16、20页。
[9] 《关于卫生事项·北平市卫生处清道班暂行规则》,载《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4(2),145页。
[10] 王建革:《近代华北的农业特点与生活周期》,载《中国农史》,2003(3)。
[11] 一厂:《粪夫》,载《晨报》,1926-08-12(6)。
[12] 《卫生局的善政》,载《京话日报》,1906(693);《取缔粪夫办法》,载《晨钟报》,1918-05-30(6);《粪夫改良规则》,载《北京自治报》,1922-06-17(4);《昨天粪厂罢业》,载《晨报》,1925-05-10(6)。
[13] 《本府命令公布管理粪厂及粪夫暂行规则》,载《北平朝报》(市政周刊),1929-02-25;《卫生局通告一则》,载《北平朝报》(卫生周刊),1929-04-05;《改良粪具公厕办法》,载《北平朝报》(卫生周刊),1929-04-26。
[14] 《粪夫改良规则》,载《北京自治报》,1922-06-17(3)。
[15] 《市政公所限制粪车》,载《晨报》,1926-03-08(6)。
[16] 博言:《改良收粪办法》,载《晨报》,1926-05-16(6)。
[17] 《关于卫生事项·暂行改定粪车通行时间》,载《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3(1),82页。
[18] 《关于卫生事项·规定粪夫通行地点》,载《北平市政府行政纪要》,1934(2),131页。
[19] 《为整饬市容,改定粪车通行,取缔浮摊务使整洁》,载《卫生月刊》,1935(8、9),98页。
[20] 《卫生局改订全城粪车通行时间》,载《京报》,1935-07-08(6)。
[21] 方颐积:《平市卫生局最近施政概况》,载《卫生月刊》,1935(5),230页。
[22] 余新忠:《清代江南种痘事业探论》,载《清史研究》,2003(2)。
[23] 梁其姿:《医疗史与中国“现代性”问题》,载《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八卷,2007。
[24] 廖育群:《岐黄医道》,240~241页,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25] 《种痘之要旨》,载《晨报》,1926-09-26(6)。
[26] 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编:《北平特别市公安局公共卫生事务所第二年暨第三年年报》,8页。
[27] 王世霖:《天花在吾国流行之原因》,载《卫生月刊》(第二卫生区事务所),1934(5)。
[28] [美]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上),110页。
[29] 《种痘须知》,载《晨钟报》,1917-10-24(7)。
[30] 《种痘之要旨》,载《晨报》,1926-09-26(6)。
[31] 《中央防疫处施种痘期》,载《晨报》,1926-12-18(6);《北京天花》,载《卫生》,1927(1),46页;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编:《北平特别市公安局公共卫生事务所第二年暨第三年年报》,8页。
[32] 《京师警察厅布告》,载《京师警察公报》,1927-05-01(2)。
[33] 《警厅预防霍乱病》,载《晨报》,1922-08-24(7)。
[34] 《令各省民政厅、特别市卫生局饬将办理种痘情形详细具报并发图画一种仰分途张贴文》,载《卫生公报》,1929(4),19页。
[35] 许端庆:《北平之公共卫生一瞥》,载《同济医学周刊》,1934(1),77页。
[36] 《中央防疫处平大医学院合办预防接种处报告书》(1935),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J029-003-00894。
[37] 史梅定主编:《上海租界志》,501页。
[38] 《招种牛痘示》,载《申报》,1877-03-12。
[39] 孙文钟、肖梅华、黄晓华、张丛、李桃桃、刘永明:《〈申报〉中关于晚清上海地区疫病防治状况资料汇编》,载《中医文献杂志》,2009(3)。
[40] 《天花暴厉不减倭寇,卫生教委会拟定种痘条例》,载《北平晨报》,1932-03-09(7)。
[41] 《北平市政府卫生局管理人民种痘暂行规则草案》(1935),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J001-003-00076。
[42] 《内务部中央防疫处施种牛痘广告》,载《顺天时报》,1923-01-28(7)。
[43] 《中央防疫处施种痘期》,载《晨报》,1926-12-18(6)。
[44] 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编:《北平特别市公安局公共卫生事务所第二年暨第三年年报》,8~9页。
[45] 《服务团施种牛痘》,载《晨报》,1920-04-21(6);《北京地方服务团之善举》,载《晨报》,1922-02-23(7);《地方服务团提倡卫生》,载《晨报》,1922-04-14(7);《服务团施种牛痘》,载《晨报》,1923-03-24(7);《服务团施种牛痘》,载《晨报》,1924-03-06(6)。
[46] 《姜某又施种牛痘》,载《晨钟报》,1917-04-10(5)。
[47] 《北平市卫生局举办春季种痘运动给市政府的呈文及给所属院所的指令》(1937),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J005-001-00195。
[48]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75~76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据书中统计,清代江南的瘟疫发生以四、五、六、七月为最多,其原因主要是“暑湿熏蒸”。
[49] 张泰山:《民国时期的传染病与社会——以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为中心》,65~66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0] 《关于卫生事项·预防狂犬病》,载《北平市市政公报》,1934(3),79页。
[51] 《令各省民政厅、各特别市卫生局令**季重要时令病宣传品仰查照宣传并重印张贴文》,载《卫生公报》,1929(4),18页。
[52] 《警厅将编卫生队》,载《北京晚报》,1922-02-23(3)。
[53] 《印送防疫通告》,载《北京晚报》,1922-04-14(3)。
[54] 《饬报新的异症》,载《北京晚报》,1922-05-19(3)。
[55] 《各门添置卫生队兵》,载《晨钟报》,1918-03-27(6)。
[56] 《车站检查鼠疫》,载《晨钟报》,1918-03-19(6)。
[57] 《设防疫检查所》,载《晨钟报》,1918-03-09(6)。
[58] 《分配卫生警察》,载《晨钟报》,1918-03-22(6)。
[59] 《警厅防疫认真》,载《晨钟报》,1918-03-27(6)。
[60] 《要想免病就得驱蝇》,载《晨报》,1923-04-20(7)。
[61] 《美国儿童之扫路驱蝇》,载《教育杂志》,1912(1),14页。
[62] 《小学生杀蝇之成绩》,载《晨报》,1925-05-26(6);《杀蝇最多者》,载《晨报》,1926-06-01(6);《灭蝇运动周之成绩》,载《晨报》,1928-05-29(7)。
[63] 《青年会童子部会务之进行》,载《晨报》,1923-11-29(6);《卫生运动大会日期》,载《晨报》,1924-04-06(6);《演讲苍蝇之害》,载《北京晚报》,1921-05-24(3)。
[64] 《灭蝇大会今日开幕》,载《晨报》,1927-5-28(6);北平特别市公安局编:《北平特别市公安局公共卫生事务所第二年暨第三年年报》,7页。
[65] 季青:《灭蝇运动的测量》,载《医学周刊集》,1929(2),251页。
[66] 《收买苍蝇公司开张》,载《晨报》,1924-04-06(6)。
[67] 《驱蝇运动》,载《晨报》,1923-04-15(7)。
[68] 《美人麦克乐向警厅建议灭蝇方法》,载《晨报》,1924-08-03(7)。
[69] 《廖宏愿发明灭蝇药水》,载《晨报》,1928-05-24(7)。
[70] 《灭蝇办法》,载《卫生月刊》(国民政府卫生部),1929(7),16~21页。
[71] 《北平市公安局第一卫生区事务所第八年年报》,54页。
[72] 《卫生清洁运动大会灭蝇庆成秩序单》(1937-06-19),北京市档案馆藏,档案号:J029-003-00875。
[73] 《青年会童子部会务之进行》,载《晨报》,1923-11-29(6)。
[74] 《污物扫除条例》,载《河北省政府公报》,1928(71),9页。
[75] 《检察妓女之拟议》,载《晨报》,1920-09-26(6)。
[76] 余氵贺:《防疫》,载《医学周刊集》,1929(1),126页。
[77] 《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见《孙中山全集》,第2卷,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1。
[78] 高丙中:《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载《开放时代》,2005(1)。
[79] 黄远庸:《旧历新年发笔》,见《远生遗著》,卷4,117页。转引自刘志琴主编,罗检秋编著:《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三卷,5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80] 《北京旧历新年记》,载《申报》,1913,02-21(6)。
[81] 《禁止旧年停业》,载《晨钟报》,1918-01-28(3)。
[82] 颖水:《旧历新年之感想》,载《晨报》,1920-02-26(3)。
[83] 《记北大第二平民学校的讲演会》,载《晨报》,1922-02-10(6)。
[84] 《开展览会》,载《北京自治报》,1920-02-03(3)。
[85] 《医专人体标本展览会预志》,载《晨报》,1921-12-27(7)。
[86] 《医大人体标本展览会》,载《晨报》,1927-02-01(6)。
[87] 《医大展览人体标本》,载《晨报》,1927-02-09(6)。
[88] 《人体展览会展期》,载《晨报》,1926-02-21(6);《人体标本展览会展期三天》,载《晨报》,1927-02-13(6)。
[89] 《人体标本展览会》,载《通俗医事月刊》,1920(6),59页。
[90]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142页,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91]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中华基督教青年会50周年纪念册》,20页,1935。
[92] 左玉河:《评民初历法上的“二元社会”》,载《近代史研究》,2002(3)。
[93] 第一历史档案馆:《清末北京扩充自来水专管史料》,载《历史档案》,1992(2)。
[94] [美]西德尼·D.甘博:《北京的社会调查》(上),1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