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卫生(1 / 1)

高窗听雪 刘兆林 610 字 6天前

在不少办公室和公共场所,我不止一次看到这种现象:有些人能在乱七八糟甚至垃圾堆一样的办公室里喝着茶水看报、写文章、写文件及办其他公事私事,午间吃完盒饭再睡上一小觉或打一中午扑克和麻将。如果仅此而已也还罢了,到他家去看看却是另一番景象:里里外外纤尘不染,井井有条,连客人进屋拖鞋换得不及时不妥当都心里不痛快,甚至当场报以白眼。

我认真思考一番这现象的原因,结论是四个字:素质问题。

关于人的素质,我认为有两个层次的概念,一个是心理素质,一个是心灵素质。前者指人的心理承受力、毅力、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能力等。后者则是指人生境界、思想境界高尚与否,有无社会责任感,是否遵守公德,是否善良、正义,是否对美好事物憧憬、追求。其实我所感慨的素质问题,确切地说是心灵素质问题。

对极不卫生、极其脏乱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能泰然处之,说明他心理承受力很强,不怕脏,不怕乱,能将就,能适应。但那不好的环境状况是可以改变的,并且不很难,只要有点公益心,勤快点,动动手收拾一下,情况就会焕然一新。可有些人就是不动,泰然处之。究其原因无非是对美的环境要求不强烈,懒,或反正不是自己家,脏就脏吧,乱就乱吧,回家就好了。对环境美的要求不强烈,或对公共环境不肯出力美化美化,而只关心自家的小窝,这都是心灵境界方面的问题,我把它简称为心境问题。

心境不净,工作环境才会不净的,所以首先需搞好心境卫生。以前常说大搞爱国卫生运动,现在不怎么提了。其实把讲卫生和爱国联系起来是非常有道理的。我认为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公共环境都需要清洁、卫生、美观。光顾自家不管公共或自家公共都不管,这都不对。人本身就包含着社会性,除自己之外什么也不关心,对自身直接利益之外的公共事物和他人利益没一点责任感和牺牲精神,那叫什么人哪。叫人也只能叫素质低下的人或心境不卫生的人。

连自己办公桌前的卫生都不管,还能注意办公楼里的卫生吗?还能关心其他公共场所的卫生吗?还能想国家和民族的卫生水平吗?

我这人个人倒不特别讲究,即没讲究到让人说臭讲究的程度,但特别注意环境卫生。到了哪里,第一件事就是扫地,擦桌子,哪怕出差一天住旅馆也是如此,不然什么事也做不了,连一页书都看不进去。倒不一定是心灵素质高,也许是习惯,也许是心理素质脆弱,承受力不强,小家子气,心胸窄,容不下更多东西。人家宰相肚子里能盛船呢,你连点灰尘杂物都盛不下,真是小肚鸡肠了。

不管什么原因吧,反正我特别看重环境卫生。在卫生问题上我宁肯让人说小肚鸡肠。对不讲卫生,尤其是不讲环境卫生的人我是没法和他交朋友的,哪怕他是个什么了不起的天才。

过去的年代常把不怕脏挂在嘴上高喊,把不讲卫生当光荣宣扬,谁讲究卫生反而被批评讽刺为“娇”、“毛病”,现在已没人这样去宣传了,你还不讲卫生,只能批评你心境埋汰!

让我们每个人都从爱国做人的高度,搞搞心境卫生。

(原载1997年7月24日《长春日报》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