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有税人人税友(1 / 1)

和鱼去散步 刘兆林 525 字 11天前

人人有税人人税友

“税”字在中国公民心目中越来越有位置了,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有了长足进步的一大标志。长久以来,我们国家和民族不言利而只讲牺牲和奉献,所以和利联系最紧的“税”字就跟着受了牵连,既提不到桌面也挂不到嘴边,顺理成章也就进不了国民心目中。堂堂十亿大国,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没谁有向国家纳税的义务,所得工资是基本生活必需费,没几个人有百十块的剩余,纳什么税?待到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才搞起了市场经济,也还是社会主义的,这便有了国营和私营并存的双轨制一说。头些年因为人人都不把税当回事,所以不管公私,偷税逃税都很容易。怎么能不容易?只要是不能报销的消费,就谁都不要税务发票,坐出租车不要,到饭店吃饭不要,买大件小件东西都不要,甚至买辆汽车买套房子也不要。都以为,不能报销就是一张废纸,要它不是没事自找麻烦嘛!都这个态度,国家的税怎么能收好。待到后来国家不得不拿税收当**看待了,反反复复宣传税的重要了,反反复复宣传纳税人的责任与光荣了,反反复复宣传税收和每个公民的利害关系了,反反复复宣传偷税逃税的耻辱了,大家才慢慢把“税”字放在心上。比如我自己,也能和有些人一样了。在店里请人吃了饭等人走了也敢羞羞答答说把剩的给打包带上,然后再羞羞答答说给开张发票。如果饭店说不报销就算了,今天没有发票下次再补吧,我也敢羞羞答答说下次就不上你这来了,你家连发票都没有怕是黑店。现在呢,就是当着任何客人的面我也敢理直气壮地要出租车票,要饭票,买任何东西的票据都要,不报销的也要。我觉得要和不要有个主人翁意识的问题,有个社会责任感的问题,有个精神文明不文明和素质高低的问题。这样说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无限上纲上线。税收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发展的保障,而税收只有靠全民的自觉参与和监督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成果。消费之后能自觉而坚决地索要税务发票,就是直接地参与、直接地监督。你参与了监督了,国家的税收里就有了你的一份,否则你那一份就有可能被偷逃掉。国家是用税收来为全民造福的,而国家的税收最根本的来源是所有的劳动者和消费者。谁不劳动?谁不消费?所以国家的税收里人人有份,人人受益,所以为税收尽了心尽了意出了力的都是朋友。让我们大家都来珍惜因“税”连结着的友谊,让我们大家都从心里往外瞧不起不关心税字的人。从心里往外憎恨偷税逃税的人,从心里往外反对不尊重纳税人的人。心中没税的我们心中就没他!不尊重纳税人的人我们就不让他当官!偷税逃税的人我们就不和他交朋友!

原载《税友》杂志文学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