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英国浪漫主义美学思想(1 / 1)

在19世纪英国美学中,浪漫主义美学是最先崛起的一个流派。浪漫主义美学与浪漫主义文学的繁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当时英国文坛上活跃着一批有才华的诗人,如华兹华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骚赛等人,这些浪漫主义诗人尽管有着积极浪漫主义派和消极浪漫主义派之分,然而就其美学观点而言却有着不少共同之处,例如,都热爱大自然,主张文学应当讴歌大自然;都反对束缚人的个性和情感的古典主义清规戒律,主张个性解放和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都高度重视艺术想象;都充分肯定艺术创作中灵感和直觉的巨大作用;都极其重视对于自由的追求等。这些浪漫主义诗人不仅在文学创作中恪守自己的艺术信念,而且其中不少人还发表了自己的理论主张,在浪漫主义诗人们的作品序言、评论、札记,甚至个人传记中,浪漫主义美学的主要观点得到了阐述。

浪漫主义美学的崛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背景。众所周知,在18世纪末叶,法国爆发了彻底的反对封建主义的大革命,而在英国,尽管早在17世纪就已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但是革命并不彻底,封建主义的势力仍有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大量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使原来的工场手工业基本上被大机器生产所取代,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资本家为了从工人身上榨取更大的利润,不断延长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甚至大量雇佣女工和童工,使得工人阶级处在极其穷困和悲惨的境地,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英国浪漫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通过对于作为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古典主义美学的批判,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浪漫主义美学主张。在思想方面,欧洲浪漫主义思潮早在17世纪就已萌芽。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尽管生活在理性主义盛行的时代,却已看到人类只有靠情感和爱才能安身立命,人并不能因为理性而万能,并已提出了有限与无限的关系问题这一浪漫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则严厉批判了近代文明的弊病,要求回归自然,返回原始纯朴的生活以拯救人类的自然情感。德国古典哲学和德国浪漫派的哲学把浪漫精神哲学化,在康德、席勒、费希特和谢林等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那里,都已提出了各种浪漫主义主张,而弗·施莱格尔、诺瓦利斯等德国浪漫派诗人则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不遗余力地宣传他们的浪漫主义主张。奔涌在欧洲思想文化中的这股浪漫思潮对于英国浪漫主义美学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影响,推动了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