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主义美学是19世纪法国最有创意和最能代表法国特点的美学流派。"实证主义"(positivisme)一词最初是为空想社会主义者H·圣西门所用,但是将它第一次命名于一种思想体系,则是法国哲学家孔德(Auguste Cornte,1798-1857年)。孔德主张用实证主义的观点来理解哲学,即不使哲学继承埋首于世界本质这类根本没有可能用事实加以证明的"形而上学",而致力于研究实在和有用的东西,这就需要依靠观察和经验,以获取实证的知识。《实证哲学教程》中,他把欧洲思想和知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以古代为神学阶段,认为它的基本特征是虚构,用超自然的神的意志说明一切。第二个阶段是继之而来的形而上学阶段或者说过渡阶段,同样追求万物的本因和绝对知识。第三个阶段实证阶段亦即孔德自己所处的时代,它的特征是以科学为本,尊重经验和事实,摒弃形而上学而研究现象之间的关系。正是科学和科学的方法,使哲学才有可能实证。这样一种科学主义的风尚,在美学上它的直接产物之一就是左拉的自然主义。
就艺术的发展来看,值得注意的是孔德设想在神学时代和形而上学时代之间,还经历了拜物教和泛神论这两个过渡时期。前者是人将他的基本感受赋予一切外在物体,乃有模仿艺术和舞蹈的繁荣,象征人类的情感战胜了动物本能,后者即为古希腊的泛神论时代,想象超过情感,美的艺术空前繁荣,而且对精神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个阶段转瞬即逝,后代再也没有重现过,一如黑格尔对希腊艺术的论述。
孔德不但创立了实证主义哲学,而且创立了社会学的概念和思想。《实证主义概论》中他指出,近三百年来许多科学家不自觉地在建立实证科学,从而为他正式创建实证主义作了准备。但是社会和道德领域是个例外,是他第一次从整体上系统考察人的历史,发现它像其他领域的现象一样,服从着不变的规律。孔德这是把实证主义的科学原则用来观照社会。他把社会学与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并列,称之为无机和有机现象所包括的五门基本科学,则更可见出他是从怎样一种角度来认识和分析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规律。社会学这个概念,实际上最早也是孔德所提出的。
孔德对艺术发展的看法与黑格尔艺术逊位于宗教和哲学论不同,他认为艺术可在他的实证时代这一理想社会中得到大力发展,艺术家和观众于此可得到亲密的和谐。所以,实证时代将是艺术的丰收时代,其完美足以使古代艺术相形失色。但孔德的艺术论影响很小,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他的实证主义哲学,它开启了19世纪法国最有代表性的时代精神,也开启了19世纪法国的一代美学思潮,因为它意味着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艺术,从时代和环境的背景中来分析艺术,以及用社会学的观点来观察艺术。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圣伯夫、丹纳、维龙和居约四种美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