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① 每周一召开由全体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例会”(1 / 1)

在执行阶段,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呢?

答案是:每周一召开由全体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例会。

这也可以说是决定项目执行阶段成功与否的关键。

项目经理在例会上需要做的事情是确认各成员的工作进度。

以计划阶段制作的项目管理表为基础,检查各项工作任务是否能够在截止日之前完成。

如果发现有停滞或迟缓的现象,项目经理就要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有时候只需要对成员个人的工作方法进行改善即可解决问题;有时候则需要寻求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帮助,通过增添人手来解决问题。

不管怎样,通过每周一次的例会,项目经理可以把握项目最新的进展,即便出现问题也能及时想办法解决。

同时,项目经理还要根据项目的最新情况对项目管理表上的数据进行更新。

在例会的最后,项目经理需要与各个成员约定到下次例会之前需要完成的工作。

为什么必须让全体利益相关者都出席会议

在上一章的“计划⑦”中,我说明了“为什么每周一都要召开例会”的理由。

那么,为什么必须让全体利益相关者都出席会议呢?

答案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同时更新信息。

正如我在“立项①”中提到过的那样,项目成员的人数越多,交流渠道的数量就越多。因此,如果让成员各自获取信息,就很容易出现理解错误和交流混乱等问题,最终导致无法收拾的局面。

虽然项目经理能够发挥“信息中枢”的作用,但要逐一与成员进行交流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在例会上将所有人都召集到一起,就能同时共享最新的信息。

如果是一对一的交流,很可能出现“与A共享了,但忘了与B共享”的情况,而在例会上共享信息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此外,出现预想之外的问题时,成员也可以通过例会及时地将问题反映给项目经理。因为报喜不报忧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如果见面的机会少,成员就会因为“下次见面的时候再说”或者“我自己再想想办法”等原因而没能及时地将问题反映给项目经理。

如果事态在这段时期继续恶化,等到项目经理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

由此可见,例会是非常有效的项目管理手段。

项目经理如何充分地利用例会,或者说在例会上采取了什么行动,直接决定了项目整体的效率和品质。

在本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充分利用例会使项目顺利进展的方法。

此外,虽然原则上来说应该让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出席例会,但每次都让项目负责人出席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

即便如此,每隔几次也要争取让项目负责人出席一次。因为负责人出席会议能够向成员传达出“负责人对这个项目非常重视”的信息。

一旦知道负责人也在关注项目的进展情况,成员就不敢在工作中偷懒,也不会出现“稍微拖延一点也没关系”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