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指的是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当地社会和政府等所有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相关的人。
而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以下对象:
·项目负责人
·项目经理
·项目成员
·成员的直属上司
·其他部门
·项目合伙人
·供应商
·顾客
项目会涉及非常多的人,在立项阶段必须明确“这个项目的利益相关者都有谁”。
如果在立项阶段没有把握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那么在项目执行阶段,被遗漏的利益相关者很有可能突然出现并提出问题,导致项目不得不返工。
比如合规部门,虽然与项目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商品和服务在上市之前必须经过合规部门的检查。
■ “遗漏利益相关者”会导致返工
如果一个开发新玩具的项目遗漏了合规部门这个利益相关者,那么在玩具上市之前,合规部门检查发现“这款玩具可能因为误操作划伤儿童的手指,必须对这部分的零件进行改善”,必将对项目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为在这个时候企业已经准备好了批量生产的生产线,并订购了相应的模具,所以更换零件可能会造成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日元的损失。
听起来很可怕吧,但实际上类似的情况在日本企业中可以说是屡见不鲜。
避免被意料之外的利益相关者破坏项目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还有其他部门的负责人反对项目的情况。
就算高层领导施压,迫使该部门的负责人参与到项目之中来,对方也可能因为心里不情愿而找理由拒绝提供帮助。
因此,身为项目经理绝对不能乐观地认为“那个部门的成员参与了项目,所以应该没什么问题”,而应该牢记“部下是上司的代理”这一事实。
所以在一开始就应该将“项目成员所属原部门的上下级关系会对项目造成巨大影响”的因素考虑进来。
综上所述,在立项阶段全面地把握利益相关者,是让后续流程得以顺利展开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