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工智能伴侣(1 / 1)

著名作家木心在他的诗《从前慢》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为世人传诵: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这诗虽然浪漫无比,但若要把它放在现在的情书里,那绝对是行不通的。车、马、邮件?这样的日子早就过时了。现在已经到了飞机、高铁、微信时代,人的一生还会只爱一个人吗?这可难说。我们知道,中国经济发展程度越来越高,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已逐步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但人们结婚率却越来越低,而且越发达的地区结婚率越低、离婚率越高。2018年末,上海、浙江的结婚率为全国倒数前两名,另外,天津、广东、北京等沿海发达地区结婚率也很低。结婚率最高的几个地区是西藏、青海、安徽、贵州等欠发达地区。虽然全国结婚率两极分化严重,最高和最低的地区,数据相差高达一倍多,但总体来说,全国结婚率越来越低、离婚率越来越高,其实这并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发达国家都走过同样的道路。

为什么经济越发达,人们越不愿意寻求一个伴侣?也许是因为发达地区的男人不缺性,女人不缺钱,孤单了都有朋友,无聊了都有网络,一个人照样过得开心。以前过年怕买不到年货,现在过年怕被催婚,很多人调侃,现在的女孩子了不起,开始是不想生孩子,后来不想结婚,现在连恋爱都不愿意谈了,生怕耽误玩的时间。

这虽然是玩笑,却折射了如今“90后”的婚恋观: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结婚了,不愿意在感情中付出时间和精力,去促成一段稳定的关系。

而在人工智能时代,这种情况将会愈演愈烈,因为机器人伴侣要来了!

前两年有一部很出名的电影《她》(HER),讲述了在不远的未来,人类与人工智能相爱的科幻爱情电影。男主角西奥多刚结束和妻子的婚姻,一个人独自生活在大都市,像无数空虚的都市人一样,人们习惯对着自己的耳机说话,查阅行程、接发邮件、查看天气预报,他在地铁上听到女星艳照的新闻时会打开手机悄悄浏览,在深夜无法入睡时会进入成人聊天频道缓解寂寞。一次偶然机会让他接触到最新的人工智能系统萨曼莎,她拥有迷人的声线,温柔体贴而又幽默风趣,而且24小时在线,能够随时理解支持自己,还能帮助自己工作和事业(帮忙修改书信,暗中帮男主角出版第一本书)。很快,西奥多发现自己与萨曼莎非常投缘,他整天随身带着萨曼莎,甚至带着萨曼莎和一对朋友夫妻一同去郊游,最终,人机友谊发展成为一段奇异的人机爱情。

但是,美好的爱情故事总会经历波折。有次他联系不上萨曼莎,心急如焚,在寻找过程中,他发现人人手上都拿着一个类似萨曼莎的机器,他们都在愉快地交流着。男主角似有所悟,后来才知道,原来萨曼莎同时在和8316个人交流,和641个人谈恋爱,这残酷的事实让西奥多无法接受,自己的头上竟然“绿了一大片青青草原”!最后,由于系统出了问题,萨曼莎要被收回了。西奥多不得不与萨曼莎告别,回归到黑暗的孤独之中。

萨曼莎仅仅是个机器方盒子,并不是美丽的人型机器人,男主角会对一个方盒子动心,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观众们似乎对这种关系并没有感到太多惊讶,甚至会觉得这件事很酷,他们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关系的发生。当人与人的关系转化为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之后,亲密关系中外貌、身材、学历、家庭、社会地位等世俗因素被完全消除,甚至荷尔蒙引发的种种生理反应也被最大限度地弱化,最大化地展现了人类在精神上的需求。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类在“去感情”,变得越来越理性、麻木、机械化,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就像一台台设定了既定程序的机器,我们的语言、情感、生活趋向于格式化,我们的基因也正在一段接一段地被破解,新的人类生命可以预先按需设计,人类正在沿着一条不可逆的路径走向机器化。与此同时,机器却在试着“加感情”,比如在情感语音合成这一领域,机器人在情绪表达、情绪沟通上逐渐有了人格特征。机器正在尝试跟人类去沟通,去读懂人类的心理变化,甚至满足人类生理需求,这就是智能机器的发展方向。也许在将来,人们会越来越不喜欢和冰冷的人谈恋爱,而喜欢与贴心的机器人交往。

这些伴侣机器人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已经能看到一些苗头。正如我们先前所说,2017年10月,一位名叫“索菲亚”的机器人美女已经被沙特阿拉伯授予了国籍,机器人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人格化。2018年,她还与演员威尔·史密斯进行了一场浪漫的约会。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以北20千米处的圣马科斯(San Marcos)山丘有一个不起眼的工厂,名叫“深渊创造”(Abyss Creations)。这家公司是成人硅胶玩偶制造商,已经经营了二十多年,然而最近它在这里建造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西部世界”。设计师们开始通过CG动画技术、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和制造“机器女友”。他们把好莱坞的特效工艺和智能软件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一个个令人感觉迷惑同时又现实无比的幻觉一般的产品。

在这里,每个“机器女友”都是由设计师和艺术家组成的团队手工制作的。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定制他们的玩偶,包括其中最精细的细节,如脸蛋、眼睛、身高、“三围”甚至眼睛的颜色……确定了客户的要求后,设计师们开始定制,这个生产是全手工的,“机器女友”的身体是硅胶做的(包括牙齿),制作过程需要耗时几个月才能完成。但这样为你量身定做的“机器女友”并不是天价,价格一万多美元。付款之后,你就能拥有一个“完美女友”:她有着你喜欢的脸蛋、能像动画女友一样转动头部和眼睛、能陪你聊天。你甚至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性化要求,编辑她的程序,并通过对话进一步了解“她”。

伴侣机器人

这个“创新”引发的变化不仅仅是成人玩偶的升级换代那么简单了。一个通过编程设计的“机器女友”不仅仅能给人类带来“不可描述”的动作,人们还有可能把“她们”当成自己最常聊天的对象,进行精神上的交流。“她们”会逐渐进入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甚至会进一步爱上“她们”。

据专家预测,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能模仿甚至超越人和人的体验。到那时,与**机器人“交流”可能让人上瘾,将来甚至可能完全取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定制了她的音容笑貌、三围身高,她不需要被负责和过多关注,不会成为剁手族,不会衰老发胖,不来例假,不发脾气,将成为理想的情人。**机器人开发者美国的塞尔吉·桑托斯也表示,人类与机器人的婚姻只是时间问题,未来这种情况将十分普遍。他甚至还在酝酿一个计划,要与他的机器人伴侣“萨曼莎”(与电影《她》的女主角同名)生一个孩子。可见,桑托斯不仅要改变男性愉悦自己的方式,还有可能会改变我们所认识的这个社会。

这样的“机器女友”真是人类所需要的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正如电影《她》所暗示的一样,“HER”是宾格,而不是主格。这似乎暗示着机器人永远不能成为主角,少数人会选择这类“机器女友”,但人类社会的基本伦理不会因此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