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界流传着这样几个“传说”:
某新闻记者在四川九寨沟地震后25秒写出速报,信息完整,参数准确。
某体育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与直播同步发布。
某财经编辑一天写出1900篇稿件,震撼业界。
我相信各位记者、编辑们一定已经瞠目结舌了。这速度,这敬业程度,简直“非人哉”啊!这话倒是说对了,这些记者并不是普通人,而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非常擅长撰写财经、体育、科技、新闻等稿件,要速度有速度,要质量有质量,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以腾讯出品的Dream Writer写稿机器人为例,半年写稿30万篇,稿件字数600万,2016年奥运期间产出了3600余篇体育新闻,而且没有一起运营事故,真是新闻界的“劳模”了。我们来看一则Dream Writer机器人撰写的奥运新闻:
最后一轮,现场的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冠军究竟花落谁家全在此关键一跳。陈艾森/林跃选择了高难度动作5255B(向后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曲体)的动作,姿态控制不错,裁判给出了98.28分,总成绩定格为496.98分。比赛结束,中国组合陈艾森/林跃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本场比赛的冠军;美国组合布迪亚/约翰逊以总成绩457.11分,排名第二,摘得银牌;英国组合戴利/古德菲劳以总成绩444.45分,排名第三,摘得铜牌。
这位机器人记者不仅能记录准确的分数数据,还知道要制造紧张的气氛,它的报道已经和人类记者所差无几了。我们知道,记者、编辑都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那么这位机器人的文字功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在前期学习的过程中,Dream Writer会提前“预习”跳水运动员的各种具体动作,并结合跳水比赛的规则,形成一套跳水比赛的框架表述。当然,它也会对数据库中的大量“范文”进行学习,以避免内容随意组合所产生的差错。不仅是撰稿,它还能概括新闻内容。原本要浏览5分钟的新闻,经过Dream Writer的概括,人们1分钟就可以把握新闻概要,信息传播的效率变高了,人们的生活也便捷了很多。
不过,如果只是“新闻撰稿”,好像还体现不出人工智能的厉害,充其量也就是把数据放进模板里嘛。但如果我说,人工智能还能进行“诗歌创作”,是不是更神奇一点?“诗和远方”,这是每个人心中追求的精神净土,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机器人也要来“抢占”这方净土了。机器人能写诗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也许有的读者还记得前面一章里的微软机器人小冰创作的诗歌《全世界就在那里》,其实,小冰不仅写了这一首诗,还写了一本诗集,名字叫做《阳光失了玻璃窗》,这可是人类出版的第一本非人类创作的诗集哦!
小冰学习现代诗创作的方式和人类很像,就是不断地大量学习前人的诗歌作品。小冰不仅学习了1920年之后519位中国现代诗人的上千首诗,每学习一轮只需要0.6分钟,而且还“温故知新”,她对这上千首诗进行了10000次迭代,也就是10000次复习。如果人类想达到这种学习强度,得花上100年,而她却只要100个小时,那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当小冰看到一张图片后,她就像被激发了“灵感”,能写出应景的诗句,也能创造出景色之外的意境。在这本诗集出版之前,小冰就用化名在各种报刊、豆瓣、天涯等多个网络诗歌讨论区发布作品,并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不过,在众多网友中,竟然无人发现这位“女诗人”是机器人,网友们给小冰的打赏累计金额高达7万多元,可惜小冰没有身份证,这钱也就没法取出来。
让我们再来欣赏“才女”小冰的一首诗吧:
《一支烛光》 我又躺在自己的** 还不是珍奇甜蜜的感觉 一支烛光 忽变为寂寞之乡 我又躺在自己的床 发出甜蜜的歌儿 是少妇在做梦 已经是太阳出山的时候
欣赏着如此优美的诗句,人们不禁开始思考:文学创作领域也要被机器人攻占了吗?先别忙着怀疑,人工智能进入文学领域只是我们的一个引子,它在音乐创作和绘画创作中,取得的成就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