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春堂(1 / 1)

清园漪韵 李增瑞 356 字 2天前

依山面水构闲堂,

澹碧涵光布丽窗。

阶俯凌霄花绽蕾,

绕梁银燕啭歌长。

十洲烟景开霓帔,

七宝栏杆泛彩光。

八秀醉迷接踵客,

九天笑语**帝乡。

注释

①构:构建。

②澹(dàn):水波迂缓的样子。

③涵(hán):包容、包含的意思。

④霓帔(ní pèi):云霞、彩霞。

颐和园谐趣园中以“知春”命名的建筑有两座,一座是知春堂,一座是知春亭。从字面上说,一堂一亭皆有“知春”之意,从这两座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来说,可谓是一个赏景观光的好地方。

谐趣园在乾隆时期叫惠山园,而知春堂在清漪园时期叫载时堂,载时堂是惠山园时八景之一,这八景分别是:载时堂、墨妙轩、就云楼、澹碧斋、水乐亭、知鱼桥、寻诗径、涵光洞。在这一堂、一轩、一楼、一斋、一亭、一桥、一径、一洞中,载时堂被誉为惠山八景之首,是皇帝在谐趣园接见大臣的场所。

“载时”指按四季规律行事,顺应天意为政。乾隆十九年(1754年)《御题惠山八景诗》有《载时堂》诗及诗序,也表达了顺天勤政、珍惜光阴的意思:“背山得胜地,面水构闲堂。阶俯兰苕秀,檐翻绮縠光。对时欣职殖,抚序敕几康。玩愒曾何谓,分阴惜不遑。”乾隆在赞美惠山园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一种闲适、欣慰的情态。

载时堂原是惠山园主体建筑,嘉庆时在惠山园寻诗径、涵光洞原址上改建涵远堂,此后涵远堂又成为谐趣园的主体建筑,嘉庆重修后还将载时堂的名字改为知春堂。现在的知春堂处于园内的最东部,很不起眼。但悬挂于知春堂的楹联颇有特色:“七宝栏杆千岁石,十洲烟景四时花。”楹联的作者颂扬了颐和园的华贵和美丽,遣词造句华美,在颐和园众多楹联中是较好的一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