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云轩(1 / 1)

清园漪韵 李增瑞 306 字 2天前

凭天日映暖云轩,

藉地潮生起彩岚。

向是银河通地海,

至今紫气漫人间。

清池碧满谁同看,

翠幄香萦咱共餐。

丽殿虽非霄中阙,

寰台胜景亦称仙。

注释

①翠幄(cuì wò):翠色的幔帐,指养云轩中的幕帘。

②寰台(huán tái):寰,广大的域。寰台,指人间。

乾隆有一首《咏养云轩》:“水云养以湖,山云养以室。居山复近水,云相兹合一。”诗句中明确告诉人们,养云轩坐落的地方依山绕云,面湖近水,轩中之云随山岚涌入,乘水汽而至,是云气交融、云雾缥缈的仙境。

养云轩,意为养蓄云气之轩。由乾隆手书的门额和门两侧的石刻楹联也体现了其中之意,门额书“川泳云飞”,楹联是“天外是银河烟波宛转,云中开翠幄香雨霏微”。这些文字也是此间自然景色的真实写照:鱼儿在水中游,鸟儿在云中飞,放眼轩外,昆明湖烟波浩渺;立于轩中,绿色帏帐在弥漫的香雨中缠绕着云雾,堪是美妙境界。

养云轩位于乐寿堂以西,排云殿以东,长廊以北,是颐和园中现存不多的乾隆时期的四合院建筑。正殿五楹,东厢房名“随香”,西厢房为“含绿”,是随慈禧来园时嫔妃、命妇、格格的休息之所。慈禧的女画家缪素筠也曾住于此。养云轩的门前有莲塘,俗称葫芦湖,上架一孔汉白玉石拱桥,过桥便到长廊。

养云轩始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1860年的英法联军大火并未殃及,后来多次维修,使其历经两百多年岁月侵蚀仍风采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