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峰近水自嵯峨,
妙冈依山若点螺。
无语莲心朝皓月,
慈航善意度弥陀。
间狭岂碍惠黎深,
寺微非关道厚薄。
法不偏行参敬处,
禅心透悟向诚佛。
注释
①嵯峨(cuó é):形容山高。
②惠黎:恩惠众多的民众。
③法不偏行参敬处:只要心诚,在哪里拜佛都可灵验。
④诚佛:妙觉寺原来供奉着“诚救佛”。
“山北复溪南,倚岩屋架三。蔚前两古树,嘉荫一庭含。”这是对高踞万寿山后山建筑嘉荫轩的诗述,而妙觉寺,就是嘉荫轩右上方山顶上的建筑。
颐和园有20多座宗教建筑,至于哪座建筑是最小的,说法不一。有的说是妙觉寺,有的说是花神庙。但妙觉寺院外指示牌上却明确记载:始建于乾隆年间,是颐和园中最小的寺庙,由山门、围墙、旗杆和正房组成,寺中原供奉“诚救佛”。
“妙觉”是佛家语,谓佛果的无上正觉,可以理解为最高的觉悟境界。妙觉寺确实很小,整个寺院包括山门、院落旗杆座以及正殿和院墙,占地面积不过60平方米。据考证,此寺为构虚轩、绘芳堂的对景,嘉荫轩的衬景,即为造景而设。从侧面看,整座寺庙除了山门就只有一座正殿,透过院墙,可以看到院内空间非常狭小,从山门到殿前抱厦也就两三米的距离。
妙觉寺虽小,却是一座完整的寺庙,且是清漪园时期的建筑,山门门额上的匾额也是乾隆御笔。寺内原来供奉的“诚救佛”意为用真诚心救世间缘起,帮大众走出劫难之佛。此寺庙所坐落位置在单独售门票的苏州街北山坡,加之其登山入口隐藏在一处买卖铺面门后,人们很难注意到它,故光临此处的游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