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韵林觉绿复苏,
弦生柳晓律音殊。
笑看桃梨羞绽蕊,
迎新列阵涩株株。
轻风力挽春光住,
细雨急催嫩草出。
憾是春姑难待久,
招得赏众后拥蠕。
注释
①涩株株:指初绽花蕾的桃梨。
②后拥蠕(rú):指前面的人走得慢,后边的人向前拥,形容人多。
明代文徵明有一首《西湖》诗:“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这首诗正是对颐和园环境的生动写照,也是在留佳亭内常常看到的景色。
在代表春夏秋冬的长廊四亭中,留佳亭扮演的是春的角色,它的“佳”字也特指春天的景色。
留佳亭的亭名是乾隆所取,通常以为出自乾隆的诗句“日见耳闻食无尽,每当佳处合留余”。因没有确切的记载,也可能为人们的因字套意。但从此处看到的美丽景色确实是所收无尽。春风微**绿水,雏鸭游弋湖池,湖堤绽放桃李,满眼五彩缤纷。坐亭观景,春心**漾。春是要去的,春天的自然之“佳”也断然不能留住,但我们因春而生的惬意和对春天的那份眷恋,会深深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然而来必往,驹影谁能止。吾意艰其流,在此不再彼。”既然眼前的春景留不住,那就不如放开眼界去看柳绿桃白后,耐心等待年复一年的另一个春天的到来。
留佳亭是长廊上的第一个重檐八角亭,匾额也是乾隆亲笔所书,为清猗园时的旧物。乾隆题《留佳亭》:“是亭曰留佳,盖因纳赏起。”留佳亭意为长留佳景。亭内东边为彩画“桃源问津图”,上方雕匾额“草木贲华”是慈禧的手笔,“贲华”意为开出多彩的花,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西边彩画“齐天大圣”已经模糊不清,上方匾额“文思光被”,寓意帝王才智道德遍及天下。北侧匾额“分定题玉英”,寓意美玉精华装饰华丽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