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云阁(1 / 1)

清园漪韵 李增瑞 408 字 2天前

铜亭炫目耸霄空,

漫道悬门夜啸风。

宝殿慈光萦紫气,

弥陀惠语诵禅经。

岚峰拥翠多祥雨,

净鼎缭烟尽瑞征。

大畅如来修福报,

人间遍地洒光明。

注释

①漫道:平缓的斜坡道路或阶梯。

②弥陀(mí tuó):阿弥陀佛的简称,也叫弥陀佛。意译为无量寿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教化之主。与释迦、药师并称三尊。

在全国众多的园林和庙宇中,亭台处处可见,但是铜制的亭子却不多,泰山岱庙铜亭、北京颐和园铜亭、昆明鸣凤山铜亭,并称中国三大铜亭。其实,铜亭是民间百姓的习惯性称呼,每一个铜亭都有其本身的名字,颐和园的铜亭名字就叫宝云阁。

坐落在颐和园万寿山佛云阁西侧的宝云阁,建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外形仿照木结构建筑的样式,阁通高7.55米,重207吨,殿构件柱、梁、椽、瓦、脊吻兽、匾额都是仿木结构,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坐落在一个汉白玉雕砌的须弥座上。虽然它在1860年英法联军大火中幸免于难,但亭内陈设被抢掠一空。它原共有菱花格70扇,1949年只剩39扇,直到1993年,才由美国工商保险公司董事长格林伯格赠还颐和园20扇,后又复制8扇,最终复原了宝云阁。宝云阁现在的菱花格凡是有铜纱的,均是格林伯格赠还。亭内现存一张铜铸供桌,曾被侵华日军抢去,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时,才从天津追回。

铜亭的东、南、西三面有门,门为四扇隔扇门,北面是八扇隔扇窗,门窗隔扇均为葵花隔扇心,帘架上部也有隔扇心。当年铜亭是采用失蜡法熔模铸造的,这种铸造法是我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之一,铸造时先将各部大小构件分别铸出,然后再连铸成一个整体铜阁。铜亭都垂有铜铃,在风的吹拂下可传出悦耳的声音。铜亭屋顶的椽子上有花纹,瓦当、拢垂上有龙纹,连脊吻兽也是铜铸的。当年铜阁建成后,乾隆皇帝在阁前的牌坊上书写了“侧峰横岭圣来参”的诗句,自此后的清朝统治时期,西藏喇嘛来到北京,常来这里念经祈祷,举行参拜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