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远斋(1 / 1)

清园漪韵 李增瑞 402 字 8天前

眺远歇斋落驾銮,

民间过会此中瞻。

曾经凑趣佛爷坐,

凤眼一开兴不阑。

圣意言出皆诺诺,

皇眉笑绽即翩翩。

如今此处无幡展,

料想慈禧在宇间。

注释

①歇斋:指歇山式建筑。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为古代中国建筑屋顶样式之一。

②幡(fān):一种用竹竿等挑起来垂直挂着的长条形旗子。这里指慈禧的銮轿队伍。

万寿山后湖景区,在紧邻颐和园的东北园墙处,有一座五楹卷棚歇山式殿堂,这就是眺远斋。此处地基较高,可以眺望园外的景色,慈禧太后驻园时,每年的阴历四月初八,都在这里观看园外边的民间香会。

眺远斋坐北朝南,西接爬山游廊五间与三间硬山顶值房相连,值房名为“嘉木树庭”。此建筑专门为慈禧每年观看香会修建,故也俗称“看会楼”。它始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因为慈禧专修,故使用的材料和施工质量,都代表了当时的高水平建筑标准。

从明朝到清朝,北京妙峰山的庙会一直延续不断,每年四月初一开始,半月不停。当年颐和园后边有一个大有庄村,村南头有一座庙,庙前头有一块空场与眺远斋相对,每年的庙会就在这里举办。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民众都来进香、耍会。当时,这里彩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有唱有跳、有敲有打,非常热闹。慈禧发现此状况,问李莲英是怎么回事,李莲英告知其内情后,她示意出去看看。李莲英哪敢惊驾,连忙应允明年给她专修一座宝殿,用于观会。就这样,眺远斋因此而生。

现在眺远斋向北已看不到墙外风景,高大的围墙和茂密的树林挡住了视线,这其中也有故事。1905年,清政府打着向国外学习的幌子,派大臣去日本、美国等国家考察。为了表明反对之意,一位叫吴樾的安徽志士,在正阳门引爆了自己身上的炸弹,这一炸吓坏了慈禧,她生怕炸到自己头上,赶忙命人把颐和园院墙加高了一米多,眺远斋也就这样失去了眺远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