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芸馆(1 / 1)

清园漪韵 李增瑞 417 字 2天前

有幸皇室得点封,

无缘宠爱枉虚名。

寂居冷院寒孤树,

泪洒青灯痛五更。

岁月悠悠人易老,

娇身渐渐化枯筇。

如知与圣高墙立,

宁嫁平民不入宫。

注释

①点封:封,古时帝王把爵位或称号赐给臣子。此处指隆裕被点封为皇后。

②枯筇(kū qióng):这里指病躯。

③与圣高墙立:宜芸馆原与玉澜堂相通,后因光绪皇帝被囚禁,在玉澜堂和宜芸馆之间筑起一道高墙。光绪和隆裕更是身心双隔。

在颐和园东北角靠近北宫门的建筑群,是过去颐和园园林中的宫廷区内寝区域,以乐寿堂为中心,包括玉澜堂、宜芸馆等几组大型四合院建筑群和德和园、寿膳房等娱乐及生活辅助建筑,是帝后起居活动区域。其中,玉澜堂是皇帝的寝宫,东春堂是慈禧太后的寝宫,而宜芸馆则是皇后的寝宫。

宜芸馆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重修,在清漪园时为乾隆皇帝的书库。之所以叫“宜芸馆”,出于乾隆皇帝的一种解释:“宜芸实意在芸编。”《续博物志》中载:“芸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亦称芸台。”芸是一种香草,古时,人们藏书多用芸香驱蠹虫,久而久之,就将书籍别称为“芸编”,书签则为“芸签”。因此,乾隆就把他用于藏书的馆所命名为“宜芸馆”,有宜于藏书之意。

到了光绪年间,宜芸馆成了隆裕皇后的寝宫,按照清宫廷制度,皇帝与皇后不同居一室,皇帝则居住于隔壁的玉澜堂。玉澜堂与宜芸馆原本相通,后来因光绪被囚禁,且帝后二人不和,便在玉澜堂和宜芸馆之间筑起了一道高墙。其实,筑不筑墙,对这对夫妻来说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光绪选皇后时,并未看中隆裕,而是被慈禧逼婚包办的。隆裕是慈禧的内侄女,光绪十三年(1887年),光绪时年18岁,隆裕21岁,是年适逢选妃,隆裕是候选人,虽光绪喜欢礼部右侍郎长叙的女儿即珍妃,但慈禧从中作梗,无奈点封隆裕为皇后。隆裕缺少才华,容貌也很一般,与光绪感情一直不融洽,夫妻关系名存实亡。隆裕虽然是一位母仪天下的正宫皇后,却徒有其名,在尴尬的皇后生涯中了此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