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山(1 / 1)

清园漪韵 李增瑞 361 字 8天前

秀殿香阁入宇空,

红墙丽瓦耀青冥。

高峰兀立穹天影,

古寺穿堂碧海风。

运客追云凭万磴,

载人落照借湖泓。

雪压霜冱岿然踞,

雨打风吹自默声。

注释

①青冥(qīng míng):指青天。形容青苍、幽远。

②兀立(wù lì):直立的意思。

③万磴(wàn dèng):比喻伸向山顶的石阶。

④霜冱(shuāng hù):霜冻。

⑤岿然(kuī rán):高大独立的样子。

作为颐和园山水园林的主体元素,万寿山不论对颐和园本身而言,还是对南来北往的游人而言,都有非同一般的地位。首先,万寿山是颐和园整体园林的半壁江山,若来颐和园游览而不去万寿山,则不能算是真正地游览了颐和园。颐和园内经典的古代建筑群多在万寿山,万寿山所承载的关于颐和园的历史内容也最为雄厚。所以,几乎所有来颐和园游览的人,都要去万寿山走一趟。

万寿山原名瓮山,属燕山山脉,也是北京西山的支脉。过去,这一带是北京西北较为荒凉的地带,后开发了湖畔洼地,辟为水田,兼在湖中植莲藕,出现了如同江南的美丽风景。清乾隆年间,乾隆为给其母崇庆皇太后祝寿,更名为万寿山。建筑群倚山而筑,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组成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一层层上升的中轴体。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的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还有众多亭台楼阁点缀遍山,使万寿山处处呈现绿树红墙、水映云绕的美好景象。从山上往下看,则云天清明、碧水**漾、岛绿堤红,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