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榭凌云在碧空,
清池饮绿举荷红。
金鱼击波风飞翅,
翠柳摇丝雨篦青。
修箭婆娑凝幻影,
石泉吐玉化蛇龙。
犹思往事轻如雾,
许是当时醉此中。
注释
①水榭(shuǐ xiè):临水或在水上的供人游玩和休息的房屋。
②篦青(bì qīng):梳理青丝。篦,梳发工具。此处把雨帘喻为篦子,梳理绿色柳条。
③婆娑(pó suō):枝叶扶疏的样子。
按正常的思维逻辑,饮绿亭立身于垂柳如翠、碧水浮绿的景致里,该是以境取意。此处的“绿”字指的是大自然,饮绿就是融入大自然。它的墨绿色方柱上也分别挂了一副楹联:“云移溪树侵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似乎也佐证了以上说法。但网上却有人说,饮绿亭的顾名思义其实是错的,这里的“绿”指的是酒。古代新酿未过滤的酒上面浮起绿色的泡沫如蚂蚁,被称为“绿蚁”。为证明之,还搬出了几首诗的诗句,有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陶渊明的“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乾隆的“会波楼畔进兰舟,似酒新波绿正柔”。
但是,不管如何佐证,似乎与“饮绿亭”名字由来不着边际。颐和园是皇家园林,不是江湖山野,自然不会以酒字之意给园林建筑命名。何况史书中也有记载:慈禧在重修颐和园时,把水乐亭改为饮绿亭,饮绿亭取自苏东坡的诗句“吾侬生长西湖曲,呼吸湖水饮山绿”。更何况,这里是慈禧在颐和园的钓鱼之处,作为一个博雅有加的尊贵太后,她断然不会以酒之意给饮绿亭命名。
饮绿亭前身水乐亭仿杭州烟霞岭水乐洞,以及苏轼多篇关于水乐洞、水乐亭的诗文意境而建。惠山园时期,园北部设有泉石景观,水乐亭与泉石隔池相对,可以听到泉声。乾隆十九年(1754年)《御题惠山园八景诗》有《水乐亭》诗,将这里的泉声比作传说中洞庭君山上的仙乐:“石泉真可听,丝竹不须多。声是八音会,徵为六合和。非关肖西浙,乍似遇东坡。群鹤神仙侣,还来按舞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