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游(1 / 1)

清园漪韵 李增瑞 406 字 2天前

随山倚月建群楼,

就势贴云望水洲。

镜取磅礴铺浩瀚,

窗开邈廓觅风流。

风霜尽后花犹艳,

雾霭消时柳更柔。

地径无尘云里走,

天缘有分画中游。

注释

①磅礴(páng bó):形容气势盛大、雄伟。

②邈廓(miǎo kuò):辽阔。

③地径无尘云里走:地上的路无尘土,如在云里行走,比喻颐园仙境之感觉。

“金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飞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远至湖北三千里,近到江南十六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分画中游。”这是乾隆关于画中游景点的御制诗,唯美唯实的诗句,可谓是写透了一个画中游。

相传当年乾隆三下江南,回京后想仿照江南景致建造清漪园。他找人设计了多种图样,均不满意。后于梦中见一位白须老者带两位使女前来,使女手中各持一画轴,打开后是两幅画着楼台亭阁的图画,美妙绝伦。梦醒后他将这幅画画下来,叫工匠制成模型,后来,画中游就出现在了万寿山西部。

典故毕竟是典故,不必深究真假。只是坐落在万寿山西部的这组建筑,确实如乾隆梦中所见,风景如画,景色迷人。

画中游位于颐和园万寿山前西部,在听鹂馆北面,西向遥对宝云阁的位置。此处地势高敞,随山就势,视野开阔,既可观景,又可得景。建筑群以楼阁为重点,陪衬亭台,以爬山游廊连通上下,布局对称,互不遮挡。景观空间层次变化较大。景区大量堆叠山石,围植松柏,构成山地小园林特色。

画中游是颐和园内重要的点景建筑群,建筑群中央为八角两层楼阁,东西配置两亭两楼,东名爱山,西称借秋,用爬山廊相通,阁后山坡有白石牌坊,石牌坊后山顶有一座三间小殿,两侧有廊向下通爱山、借秋两楼。这两个楼在正面看是两层小楼,从背面山坡望去,却变成一层敞轩。走进“湖山真意”,从敞轩内远望,楹柱楣底相合成框,每框一景,景景如画。步入建筑群中登高远眺,更是置身画里。正如乾隆诗云:“层楼雅号画中游,四面云窗万景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