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云阁(1 / 1)

清园漪韵 李增瑞 317 字 8天前

苍烟倚壁罅滋阴,

峭巘悬阁绕翳云。

瑞庙灵深禅迹在,

祥崖道厚古延今。

阿罗布福堪应供,

圣祖黎生可史陈。

此我恭呈香九炷,

祈佛保佑万安身。

注释

①罅(xià):裂缝。

②峭巘(qiào yǎn):险峻的山峰。

③翳云(yì yún):形容高。

④阿罗:指罗汉。

⑤史陈:历史记载。

从颐和园后山的北宫门入园,南行过桥左转进入万寿山后山游览路径,不远处便到了留云阁建筑之地。原留云阁建筑坐南面北,南面靠山,北侧悬空,犹如“悬空寺”。阁内山壁上雕凿有释迦牟尼坐像,四周有十八罗汉,东侧石壁上有乾隆御笔刻石“留云”二字。

留云阁是仿南京弘济寺建造的。弘济寺坐落在南京城北幕府山燕子矶风光带上,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清代因避讳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的名讳,改名永济寺。据姚鼐《新修江宁府志》和《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临幸弘济寺,并留诗八首及楹联和题匾,其与寺僧兴洞和尚的交往也记载在乡邦史册中。所以说,乾隆对弘济寺可谓钟爱有加,于是在清漪园内仿照弘济寺建造了留云阁。

山阴处的留云阁遗址默然于喧嚣的尘世之外,花草相伴,松柏静守。山岩上残缺的佛像,似乎也在诉说着曾经的磨难。1860年,留云阁随赅春园建筑群一起被毁,仅存摩崖石刻和造像,摩崖造像在英法联军的大火下多处受损。这个曾经被乾隆皇帝誉为“山阴最佳处”的园林建筑,如今以重度残缺的身体和内心,迎接千千万万的灵魂追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