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无意中伤害了别人(1 / 1)

“哎呀,女孩子真是讨厌。总是排挤来排挤去,但反正是按顺序来的,所以不用太在意。”

吉美(初一)最近被从小学起就关系很好的小绿给无视了。

就像我多次所说的,在女生的小团体内每个人有各自的角色分工,被大家愚弄、排挤的“献祭的羔羊”角色是轮转的。

对于排挤者的父母们来说,这只不过是“孩子闹着玩”;但对于被排挤者的父母来说,这真的是不能忍。

这只会招致对排挤作恶者的怨恨。比如说,一方认为只是在开玩笑,但另一方却感到受伤,这其实就是欺凌。

像这样的“非主观欺凌”,是因为欺负的一方欠缺共情力、想象力、交流能力和语言能力。她们自私、自我,认为“别人的心情怎么样都无所谓”“只要自己开心就行了”。

但是,在潜意识里,她们的想法是:“反正人与人之间无法互相理解”“反正我与别人无法形成互相关爱同情的关系”“反正我是不被爱的人,被讨厌是理所应当的,总有一天会被抛弃的”。

如果孩子在无意中做了伤害朋友的事,您可以在日常的交流中引导她发展共情力,比如与她交流“你做某事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今天上班的时候,有人对我说这样的话,真是非常羞耻。”“某某是怎么想的才会做这种事啊?”之类的话。如此日积月累,便可慢慢减少孩子在无意中对他人的伤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