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瞥见女儿手机上有‘去死吧’这样的话,不禁心头一紧。”

在亚里沙(初二)的团体里,小舞成了“献祭的羔羊”。因为女王大人的命令,别人必须每天在LINE上给她发一遍“去死吧”。

家中可爱的小天使,居然背地里在欺负别人……家长会觉得实在是难以置信吧。但是,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现在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可能欺负别人。

欺负别人的人,或者助纣为虐的人,在潜意识里是这么想的:“我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听从有能力的人。”

欺负别人的孩子会发出某种信号。比如,语言态度恶劣,消瘦憔悴,欺负弟弟妹妹,和哥哥姐姐吵架等。

他们在心底难受地呼叫着“好寂寞啊”“没有人理解我”“反正我这样的人怎么样都无所谓”。而且,他们会这样认为,就算自己不想去欺负别人,但是如果不加入欺负别人的行列,自己可能就会变成被欺负的目标。

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先对孩子说:“原来如此,你也很痛苦吧,因为伤害别人是不可能快乐的。那个被欺负的孩子可能会一生都留下心理阴影吧。如果一直这么做,那个孩子也许会自杀,那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想想可以怎么解决吧。”首先要表示对孩子的心灵和立场感同身受,其次要促进孩子对被欺负的孩子产生同理心。

然后,父母可以视具体情况,联络学生小团体的其他父母们,与老师等相关人员沟通,尽早解救那个被欺负的孩子。因为团体中“献祭的羔羊”角色是轮转的,这样做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