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家孩子总是在电话或LINE上说朋友的坏话。”
小薰(初二)在放学回家后,总是用电话、邮件或LINE与朋友联络,谈话的内容基本都是关于其他朋友的坏话。
女孩的世界纷繁复杂。昨天还在一起有说有笑的伙伴,今天就可能态度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冷漠地无视对方……还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昨日之友乃今日之敌”。
朋友关系简直如同翻云覆雨,态度转变如此之快的理由,大多是嫉妒、背叛、支配欲等,例如:朋友对喜欢的男生抛媚眼、从别人口中听说一直装好人的朋友背后说自己的坏话、朋友似乎在觊觎自己的位置、为了显得与别的朋友关系更好,等等。
这些理由虽然看上去很无聊,但即便在成年女性的世界,这样丑陋的争执也是存在的。与成人的世界相比,青春期女孩的争执更加青涩、隐秘、凄惨和卑劣。被攻击的孩子被剥夺了作为人的尊严和自信,是非常痛苦的。
恐怕,迄今为止一次都没有说过别人坏话的女孩根本不存在吧。但是,每个人说别人坏话的程度有所不同。
那些总是说别人坏话、排挤别人的孩子,在潜意识中是这么想的:“人不可以信任。别人总是觊觎自己的东西,伺机夺取”“要在被别人攻击前先下手为强”。
也就是说,她们日常总想着“会有人来抢自己的东西”“会被别人伤害”,战战兢兢地过活。
因为,她们无法信任别人,总是轻易地背叛友情、伤害别人,在内心深处,她们也无法信任自己。
人在潜意识中,会倾向于把自己所听所说的内容也当成是形容自己的。因此,在显意识上说别人的坏话,就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这些坏话也是指向自己的。
也就是说,如果潜意识中夸赞别人,自己也会变成那样的人;如果总是诋毁别人,自己也会变成被自己诋毁的那样的人(这被称为“暗示”)。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有必要对子女好言相待。
所谓“好言”,例如温柔的话、夸赞的话、让人开心的话、情绪平稳的话等。这不仅是对孩子,对别人也是一样。
如果父母教育孩子“要对别人好言相待”,自己却在与朋友的电话中说“气死我了,那个家伙去死吧!”之类的话,孩子就会认为“生气的时候就可以那样发泄”。
如果孩子总是说朋友的坏话,对别人发火生气,就会对自己失去自信,也无法相信别人,也会恐惧自己的东西被夺,或者被伤害。
请您找时间好好与孩子说话,拥抱她的心灵,消除她的不安与恐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