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巴特从席勒那里接受了文化纪元理论(即生物学中的“复演说”)来看待儿童的发展问题,认为“儿童个性和认识的发展重复了种族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儿童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的基础是种族发展在相应阶段上的文化成果”。[52]以此为基础,赫尔巴特深入探讨了儿童的年龄分期,进而提出了各阶段的主要教育任务。他认为,儿童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婴儿期(0~3岁);幼儿期(4~8岁);童年期;青年期。赫尔巴特力图描述各阶段儿童身心,尤其是心理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了各阶段的教育内容及相应的教育方法。
关于3岁前儿童的教育,赫尔巴特主要提出了如下主张。
(一)体育及其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赫尔巴特强调3岁前儿童养护的重要性。他指出:“由于在儿童生活的头几年中他们的生命还极其脆弱,可见应当把照料他们的身体放在一切工作之前。”[53]他把对儿童的必要的照料和培育视为他们发展的先决条件,而反对娇惯和危险的锻炼,并认为每个儿童可以进行何种程度的锻炼,必须视其体质而定,不能一概而论。赫尔巴特把健康的身体看做德育和智育的必要基础。有益于健康的生活制度是教育的基础和首要准备。因为,假如我们要照顾儿童健康不良的情况,我们就不能进行许多教育了。在对儿童进行智育的时间分配方面,也应视其健康状况的不同作很大区别。
(二)早期智育的意义和方法
赫尔巴特十分重视3岁前儿童的智育,认为“不管这种智育的时间如何少,由于早期年龄阶段儿童具有巨大的敏感性和易兴奋性,智育是极其重要的”。[54]
赫尔巴特设想用综合的方式丰富婴儿的感觉经验,他继承并发展了裴斯泰洛齐的直观教学思想。例如,他主张用发亮的钉把三角形描绘在壁板上,不断地置于摇篮里的儿童的视线中。此外,还可以布置各种颜色的棍棒和圆球,不时加以移动、组合和变换。继而则代之以各种植物和各种儿童玩具。赫尔巴特指出:“这一切都是以一种简单的思想作为基础的,即假如综合的成分在早期就变成儿童日常经验的组成部分,那么在儿童心目中突然地、费力地印入知识,即所谓背诵,或者就成为没有必要,或者就变得轻而易举了。”[55]
在进行早期智育工作时,赫尔巴特提醒教育者应注意三件事。其一,不应强迫婴儿去了解;其二,应当避免给予他强烈的印象;其三,也不应当迅速地更换他们了解的东西。此外,他主张应通过无害的方式为儿童自己的活动提倡场所。这首先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四肢活动的练习机会,也是为了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尝试促进对事物及其变化的观察。
赫尔巴特要求从儿童早期就要认真细心地对他们进行语言教育,以免陋习与耽误根深蒂固。否则,以后往往要造成大量的时间损失和麻烦。他认为,应注意的是必须避免让儿童使用不自然的表达方式,因为这会超出儿童的思想范围。
(三)早期管理与训育
和洛克一样,赫尔巴特主张在儿童很早的年龄阶段就加强管理。他认为,在这个时期进行管理比较容易,而在儿童养成了顺从的习惯之后,管理也较容易继续下去,不必在今后用强硬的手段来进行管理。
赫尔巴特重视生活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影响。他认为:“最有必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儿童当做大人的娱乐品。”[56]必须极其谨慎地让儿童避免获得对他人的可恶可厌的印象,否则从中会滋生反社会的动机。从另一方面看,任何人也必须不听任儿童来摆布,至少在儿童表现出暴躁时不能这样做。否则,将不可避免地养成儿童的任性。为了使儿童服从成人,就必须设法不断地让儿童感到成人的长处,感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赫尔巴特注意到婴儿的特点,认为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可以急剧从事。假如儿童情绪激动,必须给他时间,让他平静下来,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提出别的要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