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论与教育目标
关于人的观念是裴斯泰洛齐教育学说的基础。在《我对人类发展中自然进程的追踪考察》中,他提出人的双重本性及人生存的三种状态的学说。裴斯泰洛齐认为,人兼有动物性与崇高性。前者指个人保存自己的本能,是一种低级天性;后者追求自我完善,能懂得和实现真善美的更高价值。这两种天性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所有高级的天性都是以低级天性为前提、为基础的。高级天性是从低级天性中产生和发展而来的。教育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把低级天性往高级天性阶段培养和造就。
裴斯泰洛齐把人理解为原则上是生存在或能够生存在三种状态中的生物。这三种状态是自然状态、社会状态和道德状态。在人的进化过程中,这三种状态是依时间顺序展开的。每个人毫无例外地有前两个状态,而作为个体的他或她都能够而且应该使自己具有最后一个状态即道德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人与动物类似,关心自己的利益;在社会状态中,人的所作所为受到权利和义务的制约,以法律方式追求同样的利益;在道德状态中,人战胜了自身的矛盾,达到了和谐。裴斯泰洛齐强调指出,道德化应该是个人的生活目标,因此也就是教育的目标。但他又认为,道德状态属于个人自由。强迫实施的善就丧失了道德性。同时,道德化不是个人的私事。相反的,它影响着他人与社会。只有教育方式才能使人产生摆脱自私的愿望,过上一种对他人、对社会负责以及献身真理为特征的生活。
为了构想使人道德化的教育,裴斯泰洛齐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实验,并为后人留下了他的发现。他指出:“教育就是如何严肃对待一个人的本性和如何和谐发展每个人的才能。”[31]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心灵的发展,也就是爱、信任、感激和责任等,智力的发展应该和训练动手能力及勤劳作风联系起来。心、脑和手这紧密联系的三者应平衡发展。以这种方式受教育的人,就能够在生活中负起社会责任并能从内心正确看待责任。这样,他们就能为世界发展得更诚实、更公正、富有更多的爱而作出贡献。
裴斯泰洛齐从卢梭那里认识到贯穿于18世纪欧洲思想界的三种状态的学说。卢梭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中是善的,人的恶的根源和道德的完善都在于社会。与卢梭的看法不同,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矛盾倾向在自然状态时就已存在,并把道德状态当作人的本性中独立存在的现象。他的认识论的核心是:大自然造就的人是不完善的,因此人必须实现他自身的人性化。在裴斯泰洛齐的学说中反映出康德关于必须通过教育使人完善的观点。他认为,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和谐发展人的能力,通过完善人的德行,进而影响到社会与人类。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认为,“裴氏的教育学说是政治性的”。[32]
(二)教学心理化与要素教育
教学心理化是裴斯泰洛齐新式教学的总的原则。在1800年发表的《方法》一文中他明确指出:“我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化。”[33]他认为,只有使教学过程本身与儿童的心理的自然发展相一致,才能使儿童的天性及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裴斯泰洛齐反对机械灌输的旧式教学,主张不断在教育实验中探索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的教学方法。他说:“半个世纪以来我孜孜不倦地探索简化大众教育的手段,特别是初级阶段的教育手段,我想阐明学校教育应遵循发展和培养人性各种能力的自然进程。”[34]要素教育就是裴斯泰洛齐简化大众教育手段的一个显著成果,是其教育思想中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结合的产物。他坚信,通过这种简化了的教学方法,使最无经验、最无知的人也能教育自己的孩子。
裴斯泰洛齐认为,在一切知识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教育过程应从一些最简单的、能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的要素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促使儿童各种天赋能力的和谐发展。他指出,人的心智发展的规律是由模糊的感觉印象上升到清晰的概念。因此,通过感觉印象获得真正的知识应成为基本的原则。“最复杂的感觉印象是建立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的,你把简单的要素完全弄清楚了,那么,最复杂的感觉印象也就简单了。”[35]经过研究与思考,裴斯泰洛齐发现使一切通过感觉印象而获得的认识得以清晰的手段,来自数、形和词,而在数、形、词中还有更简单的要素。如数的要素是“1”,形的要素是“直线”,词的要素是“音”。由此出发,他循着由简及繁、由易到难的路线,建立起初等分科教学法的体系。除上述智育的要素外,裴斯泰洛齐还研究了体育和德育的要素,前者是各种关节活动,后者是儿童对母亲的爱。
在裴斯泰洛齐看来,要素教育法也适用于幼儿教育。他指出:“尽管我们缺乏幼儿教育的经验,我们可以极其自信地说,要素方法简单的程序使任何年龄的儿童都能够与其他儿童共享他们所学的东西。”[36]
在卢梭的影响下,裴斯泰洛齐认定合理的教育方法的基础是对心理发展过程的认识,并强**学如果不和儿童自己对事物的亲身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按照这个原则检查任何课程是否适当,就在于它能否唤起学生自我活动的能力。而教学如能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就能使儿童认识自己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裴斯泰洛齐所提出的使“教学心理化”的设想及其实验,揭示了近代教育发展和人类教育认识发展的客观趋势,并激励着后人不断沿着他所开创的道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