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角逐,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岌岌可危的旧秩序和旧宗法,巨大的灾难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更加不满和绝望。在文学上,兴起了现代文学思潮。现代主义文学具有极强的反叛性和挑战性,表现了文学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理论体系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心中涌动着不安的情绪。对现代主义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还包括1917年爆发于俄国的十月革命。马克思的思想在资本主义价值体系遭遇质疑的时候,一跃成为一种重要思潮,许多现代主义文学家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其中,比较具有典型性的有斯坦贝克的《战地随笔》。法西斯狂轰滥炸之罪,盟军将士的英勇斗争,在他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如实的反映。这是一部以真实为灵魂的散文集,弥漫着深沉的忧患意识,这是对人类负责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是20世纪文化巨人的头脑中的一种共同存在。
单纯从欧洲文学史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可以看作是19世纪传统的浪漫主义文学向唯美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向自然主义文学的转变,均是形成危机而另谋出路的结果。19世纪90年代起,法国象征主义文学波及欧美各国,标志着现代主义文学作为西方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思潮的开始。到了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各派纷至沓来,欧美文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除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得以继续深入发展外,意大利的未来主义文学、英美的意象主义文学和法国的超现实主义文学也相继诞生。意识流文学正式成为现代主义文学所有流派中的中流砥柱,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学大师和优秀作品。
现代主义文学作家们对支撑西方社会结构、宗教、道德和人生价值观念等传统意识都持着怀疑的态度,强烈要求摆脱西方文化和西方艺术的传统基础。于是,他们打破公认的规范和正统,不断引进遭到禁止的题材,创新艺术形式,宣布自己的主体性,向传统文化的教条和信念发起挑战的姿态。这个时期的作家对时代、人生与现实生活都处于一种逃遁和回避的状态,不敢面对血与火,不敢面对着道德的堕落与沦丧,意味着作者们人生的畏葸、笔力的软弱。因此,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充斥着感伤、怀旧、悲观的基调,散文创作也深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散文家们对现实存在表现出了极大的怀疑,对想象和虚幻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幻象之物不仅出现在小品、游记中,还出现在传记、忏悔录、历史著作和评论中。加之报刊讲求实效,避免长篇大论,小品散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个时期各国出现了很多卓有成就的散文家,比如英国的史密斯(1865—1946)、伍尔夫(1882—1941),美国的海伦·凯勒(1880—1968)、斯坦贝克(1902—1968),法国的纪德(1869—1951)、科莱特(1873—1954)等,他们使这个时期的小品散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在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而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进入了后现代时期,兴起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主张变革和创新,强调开放性和多元性,承认并容忍差异。但无论是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后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