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53岁的edX创始人之一阿纳特·阿加瓦尔在麻省理工学院一幢办公楼的七楼办公室里详细解释他的计划时,你能想象他身边的大楼在颤抖。
——《波士顿环球报》
创新基本都是从实验开始的。2010年年初,一直善用网络教学资源的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阿纳特·阿加瓦尔在一个叫Websim的网上实验室,尝试打造一个可以让世界各地的学生来做虚拟实验的平台——在线实验。到了2011年下半年,他又决定建设一个网络公开课平台,将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放到网上。于是在当年12月,麻省理工在线学习计划MITx宣告成立。
第一门公开课《电路和电子学》本身有一定难度,但依旧有来自世界各地的15.5万名学生参与学习,阿纳特·阿加瓦尔及同伴们都惊叹于公开课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很快,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合作建立的大型开放课程平台edX诞生了。
(一)高举非营利大旗
edX作为慕课“三巨头”之一,自身具备一般慕课最基本的大规模开放式课程的特征。同时,作为“三巨头”中唯一一个非营利性平台,edX有其独特的理念:以增加人们接受高品质教育的机会、改善学校的教学品质、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研究[2]为目标定位,其目的并非一般的营利而是传道授业解惑。
除了满足全世界在线学习者的要求,edX还支持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师开展教学研究。麻省理工学院的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Susan Hockfield)解释道:“edX在为全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学习者创造一条崭新的教育途径的同时,也为我们自己的教学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改进机会。”
edX不仅仅是视频的合辑,它的目的在于打造一个全球性的在线学生社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学习,参加在线讨论组,对习题和答案进行打分。课程会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评估,还有在线实验室。有需要且能够证明自己掌握了课程内容的学生还可以获取证书。
正如项目建立者的愿望一样: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希望随着项目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大学加入这个计划,这样全世界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同一个网站、使用同一套工具学习不同大学的课程。edX将把它的学习平台以开源软件的形式发布出来,这样别的大学或机构都能使用这个平台,并帮助edX改进系统。
(二)非营利不代表不赚钱
edX虽然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它仍需关心自己的生存。具体而言,edX维持生存与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二:首先,edX的启动资金来源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各自资助的3000万美元;其次,edX的维持资金来源于“B2C”(商家对客户)和“B2B”(企业对企业)这两种运营模式。
其中,B2C模式是模仿Udacity和Coursera的。学生在edX.org上课前,需向课程提供商付费,以获得一种类似进度证书的身份认证的模式。B2B模式目前主要是以“企业对国家”的方式起作用,其主要衍生品为Open edX。在这个模式中,国家通过付费使用edX软件,打造属于他们自己国家的“大型网络公开课”,同时在后续付费的情况下,edX将给予技术帮助和支持。
具体而言,edX提供两类合作模式以供院校选择:A类(大学自助开发模式)和B类(edX参与开发模式)。A类模式:edX以平台服务商的角色负责上线,并运营由大学所独立开发的课程,在通过edX课程质量认证之前,课程将以边缘学科(Edge Course)标识面向在线用户。在该合作模式下,大学无须向edX缴纳任何初始费用。新课程正式上线后,按照协议,大学需要从该门课程收费中拿出5万美元付给edX,剩余收入双方五五分成。对于无固定起止时限的课程,edX将其定义为重复课程,对此类课程收费为每半年1万美元,在缴纳此笔费用后,大学也将有权与edX均分余下收入。B类模式:edX除提供平台服务外,还将参与课程的设计制作,作为回报,大学需缴纳一笔进场费用,即新课程(25万美元)/重复课程(5万美元)。由于edX与大学的合作协议均以课程为单位签署,对于旗下课程全部采取B类模式的院校将有权分享课程收入的70%,而对于那些选取混合合作模式(A+B)的大学,校方仍需在缴齐所有A类课程最低消费后,才有权享有B类合作框架下规定的分成权利。[3]
(三)课程特色
近年来edX快速发展,课程数量和影响力、关注度不断提高,已经与学校教育共同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edX的课程,由在线课程资源和学习活动支持两部分构成,具体包括慕课视频资源、非视频材料、重视体验的友好界面、教学方法的选择、丰富的教学活动设计等内容,其课程特色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edX基于“主动学习”理念,采用“学习链”(Learning Sequence)进行教学,以讲课视频与练习题交错的形式,将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学习上,并确保其按部就班地掌握课程内容,同时利用公共论坛为学生答疑解惑。其二,edX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知识和能力水平,自行掌控学习进度。其三,edX利用计算机软件,第一时间给予学生练习反馈。其四,edX通过特殊设计的多样化软件,使学习过程“游戏化”,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其五,edX引入同辈学习模式,使学生通过在网络论坛上互相讨论、互相评论与打分等方式促进彼此的学习。[4]
(四)edX在发展中国家
2013年5月21日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加入edX,其课程面向全球开放。清华大学首批选择4门课程上线,面向全球免费开放,并将以此为契机,开发30门新一代在线课程。北京大学第一批网络开放课程于2013年9月上线,并将于5年内建设100门网络开放课程。
阿纳特·阿加瓦尔教授在2013年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学术演讲活动中介绍,edX与中国合作的渐进战略依次是,吸收中国两所顶尖大学成为其合作方,在edX上发布中文课程,利用大学资源将edX课程本土化,并通过开放源代码的平台将其分享给世界,实现慕课的本土化与国际化。[5]
edX在中国致力于以下两方面内容。首先,edX与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合作,致力于慕课课程的中文化与本土化。语言问题一直是困扰交流的重要难题,在慕课中国化的进程中,学堂在线在引进这一批慕课课程的同时,也会完成课程的中文化与本土化工作。比如,为视频添加中文字幕,提供中文学习材料等。另外,清华大学在上传edX课程的同时,也为课程制作英文字幕和英文学习材料。在选课的学生中,有很多都是非汉语使用者。世界其他各国的学生也能在翻译的帮助下,学习中国大学慕课课程。其次,更多的中国大学慕课课程将实现国际化。21世纪,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一国的范围,更是一个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与全球化的领域。中国大学加入edX平台,不仅使得中国人有了更多的机会近距离体验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同时也使得中国的大学和教育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目前,慕课学习在中国社交网络,尤其是微博上很受年轻人的追捧。但是,就推广而言,edX在中国的推广工作最主要的是改善和保障中国用户接入edX平台,观看edX课程视频的稳定性与流畅性。在未来,肯定有更多中国学生通过社交网络接触到edX的在线教育课程。
edX同样打开了阿拉伯世界的教育大门,2014年与拉尼娅王后(Queen Rania)基金会合作建立了第一批阿拉伯语课程,共同提高阿拉伯世界接受教育学生的比例。他们合作创立了一个专门针对阿拉伯世界的慕课门户——Edraak,该门户会提高全球说阿拉伯语的学生的受教育机会。在Edraak平台上,学生学习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课程,掌握特定的课程内容,可以不需要支付费用,就能够获得相关证书。此外,Edraak打算创建自己的阿拉伯语课程,由不同领域知名的阿拉伯教员及教授授课,提供原汁原味的阿拉伯内容。
在Edraak的帮助下,阿拉伯世界的人们有机会获得实现革命性飞跃所需的能力及技术。阿拉伯地区目前面临的困难有教育质量低下、毕业生难以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高科技输出不足。尽管在线学习难以立即解决这些难题,但是向大众提供免费开放的在线教育是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提高该地区潜能的一个机会,尤其是对约旦地区的年轻人以及整个阿拉伯地区的人们而言。
edX创办于2012年,至今已有几年,虽然其发展没有Coursera和Udacity迅速,但是其发展势头仍不可小觑。首先,从规模上来讲,edX由最初的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两家扩展到如今遍及欧美等四大洲的47家机构,包括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伯克利音乐学院、波士顿大学、戴维森学院和华盛顿大学,欧洲的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以及亚洲的中国清华大学、中国北京大学、中国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等。其次,从人数上来讲,edX由最初的只限于美国的十几万学生扩展到了目前覆盖全世界的超过2200万名的学生。[6]最后,edX的课程也由最初的7门比较单一的课程扩展到了200多门覆盖各个学科的课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