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平台:争做慕课教育的先行者(1 / 1)

一 Coursera:不一样的“课程时代”

我想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随时随地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我希望人的成功是立足于他们的胆量、勤奋以及智慧,而不是依赖于家庭、地位和出身。我想看到,每一个人都能有通过受教育取得为他自己、他的家庭、他所在的社会创造美好和价值的平等机会。

——Coursera联合创始人吴恩达教授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说,“当迫切的需求突然成为可能,重大突破便会降临”。显然,在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达芙妮·科勒看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当今的高等教育,即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日益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将深入变革教育领域。

2011年年底,斯坦福大学试探性地将3门课程免费放到网上,其中包括达芙妮·科勒的同事、祖籍香港的华人吴恩达教授的《机器学习》课程,最后意外发现报名人数超过了10万,学员来自世界各地。通常,吴教授平均每年听课人数为400,要达到10万人的学生规模,等于要花费250年。这个数据令他们震惊,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在线学习领域正在掀起的这场革命,可能将会重塑高等教育的版图。

于是,达芙妮·科勒与吴恩达共同创办了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Coursera是course(课程)和era(时代)的结合,意为“课程的时代”,公司的宗旨就是同世界顶尖大学合作,在线提供免费公开课程。公司的首批合作院校就集结了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项目成立后,全球共有68万名学生注册了43门课程,这些学生有2/3来自海外。截至2013年年底,Coursera 已经和四大洲的83个教育机构展开合作,为全世界400万名学生提供400门免费课程,报名学生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百万人提供教育”的目标逐渐实现。

(一)人工智能之父:吴恩达

比起Andrew Ng来说,吴恩达这个中文名似乎听起来更亲切一些。他的身份看起来有一点“复杂”:1976年吴恩达出生在英国,父亲是香港当地的一名医生。吴恩达在香港长大,随后前往新加坡和美国学习,于2002年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学位,之后便一直在美国从事科研工作。

吴恩达无疑是硅谷的一个传奇人物,提起他,永远都逃不开这一连串带着惊叹号的履历:他是全世界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泰斗级人物,是“谷歌大脑”的缔造者,是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主任,同时还是慕课巨头Coursera的创始人。

2012年年初,Coursera的诞生是全球在线学习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创始人吴恩达生日那天,被称为引领在线教育海啸的Coursera正式上线,吴恩达的《机器学习》讲课视频作为最早的课程被放到网上,点击率瞬间激增。Coursera也被评为了2012年度美国最佳创业公司。

吴恩达曾动情地表达他对教育的期冀:“我想让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能随时随地接受最好的高等教育。我希望人的成功是立足于他们的胆量、勤奋以及智慧,而不是依赖于家庭、地位和出身。我想看到,每一个人都能有通过受教育取得为他自己、他的家庭、他所在的社会创造美好和价值的平等机会。”

他的心愿通过Coursera正在得以实现。2014年,Coursera因为职工数扩张到100多人而搬了新家,并在全球拥有了750万注册用户。呈几何级增长的背后,来自全球的学生通过这个网站学习到了涵盖100多所顶尖高校12种语言的优质课程,其中有《昆曲之美》《秦始皇》等中文课,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大学的内容。美国教育委员会也官方认可了其中的部分课程可转化为相应的学分。

真正让吴恩达脸上透露出掩饰不住喜悦的是数字挖掘。他称在Coursera创办第一年所收集到的数据就比人类五千年教育史上采集到的总和还要多。根据这些数据,可以深度挖掘不同国家和地区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习惯,并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内容的推送。Coursera给每个学生发的邮件都是不一样的,而且还会在这一过程中测试各种不同的算法。

2014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全球移动化互联网大会上,吴恩达向所有人介绍了Coursera新任命的首席执行官,并发表了演讲。今后,吴恩达将担任Coursera的董事长,且负责Coursera在中国的长期发展。关于教育,他的演讲中有同样动人的一段话:

“我认为教育事业是一个给人力量的事业,有了教育之后你可以去编程,你可以去再教别人,你还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去烹饪健康的食品,你还可以活得更久、活得更健康。我觉得在Coursera有了这样的一种技术,可以使我们自己还有大学的合作伙伴在全球把这种力量赋予全球的每一个公民。未来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全面的教育的获得,让未来不再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梦想,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未来,全球每一个人都应该能够免费地获得优质的教育。”

(二)学习认证分免费和付费版本

Coursera平台最与众不同之处便是它“真实的课堂体验”,它提供的课程常常包含50分钟左右的讲座音频或视频,从白板书写,到教授讲解,再辅以循序渐进的问答测试,确保学生跟得上课程进度。学生若确定开始的日期,就必须在规定期限内上交作业,拿到成绩。课程结束后,学生会拿到一张结业证明。Coursera希望所有的课程证书都具有身份认证和学术诚信效力。因此,为学生提供了认证证书,让他们得以掌握一项技能,并获得有法律效力的学习证明。

Coursera提供的证书有免费和付费之分。其中,结业证明(Statement of Accomplishment)是免费的,接触的资源跟付费课程完全一样,当总分在达到最低分数需求时会颁发。证明书上会显示学生姓名、课程名称、课程简介、讲师签名与Coursera标志。然而,签名认证(Verified Certificate)需要付费,每堂课的签名认证价格不同,Coursera常见价格是49美元。要拿此认证的学生必须要有摄像头,付费后会需要使用摄像头拍摄证件与大头照,并声明是学生本人在学习。每次考试和交作业都需要重新照大头照并重入保证声明。认证上会显示学生姓名、课程名称、课程简介、讲师签名、Coursera标志与大学的标志。值得一提的是,签名认证可以放到LinkedIn个人页[1]。2013年,在获得认证证书的学生中,60%的学生在LinkedIn上展示了证书。杜克大学和罗彻斯特理工学院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来自各行各业的雇主都认可在线课程和相关的学习记录。

随着Coursera提供的课程越来越多,学生也将能够在课程的任何时间段购买认证证书服务,这一举措降低了学生的消费风险,但相应地,提供付费证书的课程将不再提供结业证明。通过这些举措,将使付费证书的价值得到更多的重视。对于那些想要获得付费证书但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学生,Coursera也提供一定的经济援助。

(三)融资的佼佼者,营利的摸索者

Coursera总部位于加州硅谷的山景城,公司创办后即获得硅谷风险投资公司KPCB和恩颐投资共计1600万美元的投资。2012年7月,Coursera获得600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3年7月,Coursera完成了43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者包括世界银行的下属投行机构国际金融公司(IFC)、俄罗斯创投大亨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美国劳瑞德教育集团等。

为何风险投资大佬都如此青睐Coursera呢?风险投资家约翰·杜尔(John Doerr)的理由是Coursera让他看到了一个清晰的商业模式,他认为,即便Coursera现在提供的是免费课程,但是当建立了一个数以百万计的学生群体后,一定会有人选择付费购买一些物有所值的额外服务,获得的收入应该用于资助高校的教学用品。

2014年,Coursera再获来自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及已有投资者的370万美元投资,使Coursera在同类在线教育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该领域最新的弄潮者。这些资本都将会用在团队建设和产品迭代上。

Coursera一开始就探索了变现之路。2012年Coursera就为学生提供了在线视频讨论功能,学生除了上视频课之外,还可以与教授通过视频实时沟通和讨论,甚至在线举办一个小型的研讨会,但是学生需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2012年年底,已拥有200万用户的Coursera又推出一款收费的职业服务,为Coursera平台上优秀的学生与优秀的公司进行对接。Coursera向有兴趣的公司收取一定的费用,为他们提供潜在的人才资源。购买这一服务的公司主要是脸书、推特(Twitter)等科技公司,不过这个项目目前已经停止。

2013年,Coursera推出了上面所说的签名认证产品,即课程虽然是公开且免费的,但是如果学生想要获得一个权威证书,就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虽然每个证书只有49美元,但这个产品的推出使Coursera在短短9个月内就营收了100万美元,其中有5门课已被美国教育委员会认定“适合兑换大学学分”,学生只需要通过收费60~90美元的受监考试即可。Coursera的利润主要集中在一些最受欢迎的课程上,一个为Coursera提供课程的教授表示,他的一门课帮助1万名学生获得了证书。

2014年,Coursera推出了全新的课程项目——“专项课程”(Specializations),学生可以通过几组课程的学习深入掌握一个学科。例如,如果想要了解如何制作安卓应用,Coursera就会给学生推荐一个课程包,传授给学生制作应用的系列知识。通过这个项目,学生可以选择其中的3门安卓的编程,学完之后还可以做一个大型的课程设计的项目。Coursera会将学生作为课程毕业设计的作者,帮助联系一些安卓的开发者来进行评估,从而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内容理解得更深刻,并获得更多的指导和机会。Coursera对“专项课程”上所有的课程项目都收取费用,49美元一组课。此举使Coursera又在变现的道路上推进了一步。根据Coursera提供的数据,“专项课程”产品上线以来,已经有14000多名学生购买了付费项目,这个项目同时刺激了签名认证产品的销售。

从中可见,Coursera主要是通过扩大规模,创造虚拟教室,创造一种成本很低的模式,去吸引大批因经济等原因而无法接受大学教育的学生。

(四)进入中国市场

中国庞大的教育市场同样吸引Coursera的目光。2013年10月,Coursera与网易公开课达成合作,网易为Coursera提供视频托管服务,并在网易公开课开设Coursera官方中文学习社区。该平台直接获取Coursera课程内容,网易将内容翻译成中文,同时根据中国用户在Coursera的课程报名情况,推荐热门课程,持续同步更新课程。随后,Coursera3门重量级课程发布全中文版,正式宣布进驻中国。课程包括密歇根大学的《模型思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科学家的工具箱》和《R语言程序开发》。《模型思维》关注如何建构模型,而后两门课是数据科学转向课程的前两门课。

其实Coursera 对于中国市场的喜爱由来已久。2013年,吴恩达教授与果壳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Coursera优秀的课程对中国用户进行本地化。之后,Coursera又与国内知名高校合作,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推出汉语优秀精品课程。

截至2014年10月,Coursera的中国用户达到8万多人,成为仅次于美国本土市场之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同时中国也是Coursera用户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