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二 加强正面引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1 / 1)

资料链接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经过个体反复的练习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的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一心理过程主要表现为:学习习惯的形成过程是由外部支配到内部控制的过程,先有外部教师和家长的要求,然后,随着年级的增高,转变成自己内部的动力;是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是好习惯与坏习惯不断斗争的过程。

申仁洪:学习习惯:概念、构成与形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2)。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儿童的学习至关重要,它可让儿童不必付出太大的努力就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享受不尽。”留守儿童因其父母不在身边,更需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来支撑其持续学习,完成学业。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自主预习、上课积极参与、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养成课外阅读习惯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自主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成人的监督和指导。不少留守儿童与小辉一样,父母在家时,父母对其进行督促,放学回家,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还有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然而,父母一旦外出务工,没有父母的督促,孩子就会陷入自由散漫的状态,外部世界的喧嚣、电视画面的热闹,都会成为影响学生学习习惯建立的障碍。那么,作为留守儿童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教师,如何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留守儿童建立良好习惯的重要保证。留守儿童因为缺少父母的督促,容易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而教师是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引导作用的最重要的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每时每刻都会受到教师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住宿儿童,受到教师影响的时间更多。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他们的情感和需求,会对他们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教育成效,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2.要求与帮助同步,计划与落实统一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来自教师的要求,例如,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学生进行预习等等。教师不仅对学生提出要求,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提出要求的同时,要给出具体的方法。例如,有的学生不能完成作业,有时可能由于写作业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定的了解,给学生布置一些不太难的任务,让其独立完成,或者教师布置少而精的作业,尽量让留守儿童在学校里就能完成作业。这样,教师可以及时给学生一定的帮助和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布置少而简单的作业回家去做。第二天,学生到校后及时检查,并依据完成作业的程度给予表扬。而对于一些较难的作业,可以在学校进行适当的讲解,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样有利于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去做。

另外,教师还要根据所提出的要求,帮助学生制订养成习惯的计划,并督促学生按照计划去落实。在落实计划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有教师的指导,比如在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提供阅读的材料,开展阅读活动,提供阅读时间,检查阅读的实效等。

3.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经历一段时间,而改正坏习惯,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教师要了解学习习惯形成的规律,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在改正坏习惯中出现反复,允许他进步很慢甚至停滞一段时间,期间应给予鼓励,而不是批评。比如,有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可能一个学期有几次没有认真完成,教师可以指出学生的不足,但是一定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多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多布置一些精心设计的作业,吸引学生的兴趣。

4.评价与激励相随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家长的督促,因此,更需要教师及时的肯定和评价。此外,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比较内向,要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一定要坚持正面鼓励,积极引导,使其成为留守儿童的内部心理需要。在评价时,教师不仅要指出学生的进步和不足,更重要的是要激起学生继续努力下去的信心和动机。因此,选择适当的激励措施非常重要。比如,当留守儿童上课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给予表扬,提高他们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的积极性。开展同伴竞赛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甚至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等等,从而自觉自愿地巩固自己已经拥有的良好学习习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可能是终身的学习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享受这个过程带来的乐趣,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点滴进步,客观地肯定他。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要努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鼓励他,使他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给家长哪些建议?

父母尽量不要在孩子较低年级时全部外出,而应留一人在家陪伴孩子。因为这个时候的学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学习习惯。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低年级儿童模仿性很强,容易受到外界的暗示,可塑性大,这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最容易。

通过电话、网络多与孩子交流学习近况。家长可以让学生给自己说一说学校布置的作业,问一问孩子有没有学习的困难,需要自己具体做什么。

还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给孩子一些建议,帮助孩子执行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