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1 / 1)

“安全”,很重要;

“安全”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而言又很沉重。

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打工经商,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来越庞大,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死亡等案例也越来越多。

溺水、触电、烧伤、烫伤、中毒、交通意外等事故对留守儿童造成的危害是最大的。每年夏季,户外游泳溺水身亡的事件频频出现,从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溺水死亡的人群往往也集中在留守儿童身上……此外,据2006年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容易成为邻居欺负、不法分子攻击和侵害的主要对象,一些地方还出现了残害留守儿童的恶性案件。

案例1

火灾事故,谁之痛?

2月23日那天,雾很大,天空灰蒙蒙一片。下午3时许,田陈村一名村民正无所事事地站在门口闲看,突然发现有一股浓烟从村民黄灿家的杂物房上渐渐升起。“不好,起火了!”随后,一群村民提着水桶赶了过去。

由于房屋仅有一扇宽约80厘米的门,村民七手八脚地拥上去浇了一通水后,房内的明火很快熄灭,大家随即散去。

“我的儿子黄振豪就倒在进门左边的地上,侄女黄雪艳躺在正对门口的地上。”时隔多日黄增保指着事发的那间房屋,嘴里喃喃说道:“离门口只有一步,他们怎么就不知道跑出来呢?”

火灾中,60多岁的黄灿惨痛地失去了6岁的孙子和7岁的孙女。

如今说起孩子他仍眼圈发红嗓子哽咽。他当天去镇上赶集,等回到家中时,看到的是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场景。

黄灿的两个儿子黄增保和黄增倍,一个在广东打工,一个在外面做工,兄弟俩的孩子平时就交给他管教,这让他有些疲于应付,多数时候,都是孩子们自己上学自己玩。

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春节都没有回家的黄增保急忙赶了回来。“说实话,我们也有责任。”黄增保说,他如今有些后悔将孩子留在家中,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也曾想过带孩子在身边,可打工的地方车多人多,不时发生车祸,还不断有孩子被拐卖的事情发生,我的工友都不敢带孩子去”。据了解,悲剧发生时,孩子的父母几乎都不在他们身边。在幼小的孩子最需要父母时,这些做父母的却不得不为了生计远离家乡,心怀对孩子的牵挂外出务工,而孩子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案例2

夏日里的清凉杀手

2011年6月的一个下午,天气炎热,重庆某山村,4个孩子在涪江边游泳时,被江水冲走,找到时已经没有了呼吸。4个孩子都是双江镇小学的学生,其中一个年仅9岁,刚上小学3年级,其他3人均11岁,上小学5年级。

★涨水时有小孩下河玩耍

涪江上游的河坝,常常会不定时放水。如果上游放水,江水就会涨1米多,而且水流很急。放水时,没有事先通知,家长不在意,孩子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放水。放水的时候,一位钓鱼的村民曾经提醒正在江中玩的孩子危险,可是,孩子没有听。当时有3个小孩已下水,一个小孩在岸边看着。

★夜不归宿家长到处找人

“娃娃当时说出去耍,哪晓得是去河边嘛。”小孩陈柏林的母亲袁世碧说。她家有2个小孩,除陈柏林外还有一个女儿。为供两个孩子读书,丈夫和60岁的父亲都跑到宁夏打工挣钱了。

等到晚饭时间,袁世碧和其他家长们找不到孩子。当时天色已晚,家长们打着手电四处寻找。等找到江边发现当时江面水很高,但看不见一个人影。于是家长们赶紧向派出所报案。

★江中打捞起4个小孩遗体

几天后,当地政府与警方一起,到江边搜寻4名小孩下落。当天下午1点左右,搜救人员找到两名小孩遗体;晚9点,另外两名小孩遗体也在涪江下游找到了。

★河滩坑洼多无安全提示

出事的河滩约500多米长,50多米宽,全是很滑的石头和杂草。坑坑洼洼,光鹅卵石堆就有10余个,而且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水坑。有的水坑看似不深,实际深不见底,孩子不小心滑进去,爬出来很难。这些坑,都是几年前采石留下的,小孩都喜欢在河滩玩耍,这长长的河滩上,看不到任何提醒危险的牌子,也没有护栏和防护网将其拦住,孩子不小心掉进水坑,水浅的时候还能出来,涨水后就会有生命危险。

★被水淹死的孩子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4名被水淹死的孩子,3名小孩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有的一两年都没见到孩子了。其中一位小孩的父亲,站在河滩失声痛哭。“我都有两年没见到儿子了。”听说儿子出事,他和妻子坐飞机赶回家,但11岁的儿子再也回不来了。另外一个孩子,是爷爷一手拉扯大的。孩子的父母在广州打工,正在回家的路上。

案例分析

以上两个案例,让人看了感到心痛正如一篇文章所描写的:“一朵朵鲜艳的花朵在一次次闪电中夭折了”“一缕缕雏菊的芬芳在一场场阵雨中消陨了”。我们必须要终止这些事件的再发生。为此,我们必须要认真分析其原因,并找到有效对策。

一、家庭教育功能和监护功能的弱化与缺失

从家庭教育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后,由于多种条件的限制,对于留守在家的孩子教育和监护基本上爱莫能助。而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以后,孩子一般由其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这些祖辈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防护、防范意识薄弱,并且他们受教育程度偏低,很多老人病痛缠身,难以胜任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在第一则案例中,痛失6岁孙子和7岁孙女的老人黄灿提到,两个儿子外出打工,孩子平时就交给他管教,让他感到疲于应付,多数时候,都是孩子们自己上学,自己玩。这在留守儿童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与留守儿童的交流有限,监护人容易忽视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防范教育。

二、学校的安全教育不到位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许多学校已经意识到安全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局限的制约,还没有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对规模越来越大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缺少对留守儿童进行一些应对突发状况的安全知识和求生技能的教育,这样,留守儿童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往往失去了判断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很容易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而留守女童除了面临和其他留守儿童相同的安全问题之外,还有着特殊的困扰与危机。农村地区往往因为民风淳朴、思想保守,家庭、学校及社区往往缺乏对留守女童的性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以及有效保护。近年来,留守女童遭受性侵害的案件屡有曝光。

三、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和能力薄弱

家庭与学校安全教育缺失等诸多原因造成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救技能缺乏,案例1中的孩子在所玩耍的杂物房起火后却不知道如何求生;案例2中的儿童无所顾忌地在经常发生溺水事故的危险水域游泳,并且听到“涨水危险”的忠告之后仍然不为所动。由此可见,留守儿童自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非常薄弱。

四、社会监管体系的缺失

留守儿童是意外伤亡事故的高发人群。每一起儿童意外伤亡事故,都源于多种社会责任的缺失。案例2中提到的水滩经常发生溺水事故,因为采石而人为造成的水坑,没有人去掩埋和治理,存在着相当严重的安全隐患,但是这些危险的水域不仅无人管理、巡视,也未设置任何安全标识。如果这些管理工作都做得十分到位,有些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问题林林总总,让人忧心。由于留守儿童家庭对儿童安全保护意识的薄弱和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家庭安全、户外安全以及人身安全三类安全问题显得尤为严峻,而以上几则案例也仅仅是冰山一角。大批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的现状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改变,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还在延续,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尽自己的力量为农村留守花朵们撑起一把安全保护伞。

目前,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烧伤、狗咬、食物中毒、打斗等意外伤亡事故屡见不鲜。

下面主要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安全、户外安全、人身安全、灾害防范、自我保护以及学校安全教育六个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留守儿童及其成长环境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注意事项以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