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三 良好作息习惯的养成(1 / 1)

研究发现处于3~6岁幼儿时期的儿童,睡眠时间必须保证11~14小时,而且最佳睡眠时间是20:00~07:00。处于7~12岁的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必须保证在9~11小时,最佳睡眠时间是21:00~07:00。早上7:00~7:30起床对身体健康更加有益,晚上9点后为免疫系统(淋巴)排毒时间,所以儿童必须要在此时间之前入睡最佳。雅典的一所大学研究发现,中午饭后半小时午休30分钟到1个小时,有益于儿童大脑与心脏的健康。但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影响孩子晚间的正常睡眠,而且会削弱他们的大脑活动,影响其心智表现。因此,培养孩子健康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小孩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健康良好的作息习惯是指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熬夜,不赖床,早睡早起,保证每一天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学习和生活。

常言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时间最宝贵,经过一夜的休息,大脑思维灵活、清晰,外面空气清新,无论是安排晨读,还是锻炼,都对自己的身心有益。一般来说,早上六七点是起床的最佳时间,不要睡懒觉,尤其是周末,睡的过多,不仅不能放松,反而越睡越困,打乱人体的生物钟,达不到休息的目的。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学生身体成长和大脑发育的重要条件。研究发现。在深度睡眠过程中,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能够促进学生快速生长。而长期缺乏睡眠,大脑处于缺氧状态,就会导致记忆减退,思维缓慢,影响智力发育。

如何做到早起呢?

第一,要早睡。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一般为9~10小时,成人是8小时,但人和人之间有一些差异。关键是睡完后,精神振作,头脑清晰,能愉快地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和参加各种活动。要保证10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就需要早点上床,不要看电视或玩游戏到深夜。

第二,要循序渐进。每次比之前早起15~30分钟。当你习惯了这个时间点,就再往前提早15分钟。就这样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达到目标后,给自己一个奖励,鼓励自己继续努力。

第三,睡不着的时候让自己看会儿书。有时,上床太早,可能睡不着,不妨让自己在**看会儿书,或者听一会儿英语录音。不要用手机上网,看会儿纸质的书,或者看会儿自己的课本,既复习了功课,又能让自己安静下来,容易进入睡眠。

第四,为自己准备一个小闹钟,但不要把闹钟放在床头,要把它放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如果它就在你枕边,你会关了它并且再躺一会儿,闹钟起不到让自己起床的目的。如果闹钟离你的床远一些,这样你就不得不爬起来关掉它。这样,你就起床了。

第五,起床后马上离开卧室去洗手洗脸。不要再回到**继续睡。洗脸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很精神了。这时,吃早餐、运动或者读书,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会让自己感到大脑和身体都很舒服。

关于作息习惯的养成,教师给家长哪些建议?

父母及监护人要尽量以身作则,形成按时睡觉起床的规矩,不要自己看电视、打麻将到很晚,而让孩子遵守规矩早睡,孩子肯定会有情绪。

尽量不要以“特殊情况”为理由,随便打乱规定的作息时间。比如,本来安排孩子9点睡觉,因为有好看的电视节目或其他事情,就同意孩子看完电视或做完事情以后再去睡;本来规定孩子7点起床,因为家长有别的事情就让孩子迟点起床等。

在孩子睡觉之前,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些睡觉的准备工作,如刷牙、洗脸、洗脚、整理床铺等工作,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是在对孩子进行“心理暗示”,让孩子知道“该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