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情疗法(1 / 1)

什么样的人有理智呢?应该是认识合理、有理性的人。这里我想介绍美国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叫作认知疗法,就是通过认知重建,改变你的认识来调整情绪。这个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叫艾利斯,他提出一种理性情绪疗法,也有的翻译成合理情绪疗法。他用一个ABC模型来概括这种理论和方法。

这里的A是英文“activating”的字头,指的是诱发性事件,即引起不良情绪的人和事,也就是那个刺激。比如,是你惹我生气,是你打击报复我,是那个人讽刺挖苦我,是这个人跟我捣乱作对,是他把我座位给占了,所以我才情绪不好,我才生气发火,我才睡不着觉,吃不下饭。这种不良情绪和行为是结果,英文是“consequence”,首字母是C。我们往往认为,是A导致了C,当然也不一定怪别人,有时候也会怪自己,我怎么那么笨,我怎么长得那么难看,我怎么考试没考好;有时候也可能怪环境,都怪天这么热,都怪路这么堵,所以就怨天尤人。我们常常认为,我情绪不好,是由有关的人和事导致的。艾利斯说,A不能够直接导致C,导致C的是B,B是什么?是“belief”,是你的信念和想法,是你对A的看法和解释,是你的认识出了毛病,是B导致了C,而不是A导致的。怎么解决呢?通过批判和辩论,也就是D,“dispute”,最后就会取得好的效果E,“effect”。这A—B—C—D—E就是一个完整的通过认知重建取得心理平衡的模型。

艾利斯的ABC模型在西方很受推崇,但是它并不是新东西,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句名言,“不是事情本身使你不快乐,是你对这事情的看法使你不快乐。” 非常精辟!一千多年前就有这样的警句,所以艾利斯的理论应该说来自古希腊。

其实在艾利斯之前,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用《哈姆雷特》剧中人物之口说:“世间事本没有好坏之分,人们琢磨这件事才将它们分出了好坏。”

美国思想家、文学家爱默生则说:“对于不同的头脑,同一个世界可以是地狱也可以是天堂。”

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说得更明确:“大多数的人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让心使然。”可见理性情绪疗法并非艾利斯的发明。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心理咨询有效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无条件积极关注”,也就是无论看人、看己、看事都要多看积极的方面,往好处想,往好处说。

作为西方后现代哲学思潮主要流派的建构主义认为,我们的知识并不是对真实世界原状的准确反映,而是我们自己或社会用语言建构出来的,真理存在于我们的语言和文化之中。既然知识和真理都是人创造出来的,那它必然是主观的、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超时空的永恒真理。在建构主义思潮影响下,心理治疗完全被看作一种语言的艺术。一个人的问题是自己在用语言解释经验的过程中建构出来的,经由不断重复,对问题的叙说逐渐稳固为“真实”,于是陷入了自己所构造出来的现实里。这就是说,问题只存在于求治者有问题的叙说或语言中,咨询师的任务不是将自己的所谓理性或正确认知强加给来访者,而是引导来访者将目前对生命经验或问题的说法,转变为另一种有助于问题解决的说法,这就是目前流行的叙事治疗的哲学基础。

以上几种理论无非是说:为什么有人总是那么豁达乐观,一天到晚高高兴兴的?因为他碰到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他就想得很开,就一点儿都不会烦;而有的人就总是往坏的方面想,老想对自己不利的,所以他就会烦。认知方式不同,这就是乐观者和抑郁者的区别。

上述理论很有道理,但也有局限。他们只是说你的认识不合理,缺乏理性,只要把认识改变了,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但我怎么才能变得合理,怎么才能有理性,他们都未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艾利斯总结出了个体常见的十一条非理性信念,请看屏幕:

①每个人都需要得到每一位对他而言重要的人物的喜爱与赞扬。

②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至少在某方面有才能、有成就,这样才是有价值的。

③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邪恶的,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与惩罚。

④事不如意是糟糕的灾难。

⑤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痛苦与不快。

⑥对可能(或不一定)发生的危险与可怕的事情,应该牢记心头。

⑦对于困难与责任,逃避比面对要容易得多。

⑧人应该依赖他人,而且依赖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

⑨一个人过去的经历是影响他目前行为的决定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不可改变的。

⑩一个人应该关心别人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为此感到不安与难过。

⑾碰到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解决办法,如果找不到这种完美的解决办法,则是莫大的不幸。

初学心理咨询的人往往把艾利斯列出的这十一条不合理信念作为金科玉律,但我觉得,这么罗列是列不完的,而且东西方也会有所不同,一个想法合理不合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比如,东方人很爱面子,西方人不大讲;中国人强调忠孝,外国人不大重视。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提出一种元认知理论。所谓元认知,简单来说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涉及对认知过程的评价、监测、控制的认知活动。该理论认为,心理障碍是由固执的思考方式、对自我不合理信念的失败调节造成的。负性思维方式比负性思维内容危害更大。艾利斯理性情绪疗法所总结的导致神经症的十一种不合理信念,都属于负性思维内容,而没有上升到负性思维方式的高度。如果我们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只是逐一批驳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他以后遇到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新的不合理信念,这同样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辅导来访者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才有助于他在今后的生活中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