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敏(1 / 1)

我们情绪不好,有的时候是因为对某些事物敏感,从而产生强烈反应。人敏感的事物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如有人怕黑,有人怕高,这就是对黑敏感,对高敏感。怕见生人,怕见权威,怕见异性,不敢与人目光对视,见人脸红、心慌、出汗、紧张,这叫社交恐惧。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敏感,如怕猫,怕狗,怕蛇,怕老鼠,怕虫子等。有的是见虫子就怕,有的专门怕毛茸茸的虫,有的说毛毛虫我不怕,我怕那种光溜溜的虫子,还有的怕那种脚多的虫子,见了就起鸡皮疙瘩。你看场内有的女同志已经浑身不舒服了,这就是敏感,这种敏感就会导致我们情绪上出现恐惧反应。

敏感了怎么办?心理治疗常用的方法叫作系统脱敏。所谓系统脱敏就是循序渐进、由弱到强地接触你所敏感的那个事物,以减轻其敏感性。一下子接触太强烈的刺激,你会承受不了,但你若总是回避,不肯接触,那你的敏感会越来越严重。现在让你一点一点地逐步接触到最强烈的刺激,这是一个慢慢适应、锻炼的过程。

有的人对某些事物十分敏感,甚至谈虎色变,一听别人说,他就不舒服。我在大学教心理学,有一次讲一个用老鼠做的心理学实验,我刚讲到老鼠,有一个女生就不自在,后来举手说:“老师!我可以出去一下吗?”我问她:“什么事啊?”她说自己受不了!我问怎么了,她说:“我一听人讲老鼠,就难受得不得了!您这个老鼠得讲多久,讲完了我再回来。”你看,谈鼠色变,就那么严重!后来她学了心理咨询这门课,用课堂上学的方法慢慢克服了对老鼠的恐惧。她后来在作业中不但写了用什么方法使自己克服了对老鼠的恐惧,还讲了她当初为什么会怕老鼠。

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观点,任何心理疾病都是有原因的,好多可能是幼年时所遭受到的精神创伤导致的。小时候她们家本来在城里,“**”期间被下放到了农村,乡下条件不好,住的那个平房脏兮兮的,到处有老鼠,个儿还挺大。家里没有卫生间,得出去到外边大街上去上厕所。她在大概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早晨起来上厕所,睡眼惺忪,懵懵懂懂地走到院子里,看见一个吃了鼠药的老鼠躺在门口的地上。她那时候不害怕,就用手去捅它,捅来捅去,那只老鼠还没死,突然咬了她一下。这个对小孩子的创伤是很大的,以后只要一碰到老鼠,她就恐惧紧张得不得了,结果就形成了对老鼠的恐惧症。所以你恐惧什么,都是有原因的。那怎么办呢?

大家知道英达吧?他是我的同行,大学本科是学心理学的,后来到国外又学了戏剧,成为大导演。他拍过一部情景剧《心理诊所》,请我去拍摄现场看过。这是中国第一次系统全面地把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搬上了舞台,影响很大。那里边有一集是帮一个人克服对小动物的恐惧,好像是怕猫,采用的就是系统脱敏法。我只看了个片断,估计大概是这样做:先经常在你面前说猫,说了你不舒服,我还说,说得多了,你就习惯了,适应了;然后再进一步,给你房间里挂张画儿,画的猫,你一进来就不自在了,但是天天看,天天看,慢慢习惯了就不怕了;然后再逐步地让你看远处的猫,近处的猫,别人怀里抱的猫,轻轻摸一下猫,到最后可以过渡到抱抱猫,这就叫作系统脱敏。

一位又高又壮的小伙子突然插话:老师,我不怕小动物,我怕高!一站到高处就哆嗦,甚至从楼上往下看都发晕,老有一种要掉下去的感觉,这也是一种恐惧吧?怎么才能脱敏呢?

你这是典型的恐高症。方法很简单:在半尺高的讲台上走,我想你一定不会紧张;站到椅子上,可能有点紧张,多站一会儿就习惯了;再站到桌子上,腿有点软,心有点慌,做几次深呼吸,感觉会好些,每天练几次,慢慢也会习惯;以此类推,逐步升高,从一楼到三楼再到五楼、八楼乃至更高,你对高就不恐惧了。

一位女同志接下来问:我女儿胆小害羞,课堂上不敢发言,怎么办?

方法很简单:平时在家里,只要她开口,不管讲什么,你都耐心听,听得津津有味,还要夸她讲得好,她对你讲话就不会紧张,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学校,发生什么事都会回来对父母说;再由亲人过渡到熟人、亲友、邻居、老师、同学,大家都喜欢听她讲话,她的胆子就会越来越大;再由熟人到陌生人,由人少到人多,先在小组讲,再在课堂或班会上发言,最后到全校大会上演讲或与人辩论,说不定以后会成为演说家或电视节目主持人。请大家鼓掌祝她女儿成功!

大家热烈鼓掌。

一位中年领导起立发问:教授!我是个局级干部,不知为什么,自从担任正职之后,变得不敢上台讲话了,往往心跳加快,语无伦次,重要场合都让副手上台,您有什么办法吗?

还是请大家为这位局长会会诊,出出主意吧!

场下七嘴八舌,有人说:你是责任重了怕出错;有人说:你是到了新岗位一时不适应,过一段就好了;有人建议他按以下程序反复锻炼:照稿子念—照提纲讲—打好腹稿—即兴演讲。

大家活学活用,可以当心理医生了。我在读大学时很羡慕有些同学侃侃而谈,我连在小组讨论时发言都很紧张,一定要反复准备,把每句话都想好才敢开口,结果还是满头大汗,语无伦次,不知所云。但是现在我就不怕了,锻炼出来了,有时候下边坐的是省部级领导、将军,也和给你们讲课一样,因为已经习惯了,脱敏了。那么,你如果紧张怎么办呢?别回避!越回避将来会越紧张。如果不敢见人就不见人,不敢见异性就回避异性,不敢见领导就回避领导,不敢上台就不上台,这样下去你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只要不回避,相信这位领导会很快走出暂时困境的。

一位中学教师问:我们有些学生,平时学得不错,一考试就紧张,往往发挥失常,能否用系统脱敏法来矫治?

这种情况叫考试焦虑,中学生最多,小学生、大学生也有,成年人也一样会怕考试。一考试就心慌,睡不着觉,考前脑子乱糟糟的,学不下去,考试的时候脑子一片空白,那怎么办呢?

克服考试焦虑最重要的是增强自信,功底扎实,准备充分,胸有成竹,考试自然不会紧张。但也有人平时学得很好,考试照样紧张,除了用积极心理暗示,增强自信外,也可以采用系统脱敏法:先是在脑子里想象自己的同学或家人在考试,还好,没觉得紧张;那就想象自己正在参加一次平时的小考试,噢,稍微有点紧张,有点紧张怎么办呢?去放松,我们后面会介绍一些放松的方法,如做深呼吸,或者想象一个宁静优美的画面,让自己平静下来。心情平静了,不慌了,那就再想考试,哎,又有点紧张了,就再放松,直到想考试不紧张了,没有那种生理的反应了。然后再升级,想一场较为重要的考试,又紧张了就再放松。接下来想象参加一场更为重要的考试,再想中考或高考前一天的晚上,会紧张,失眠睡不着,那就去放松,然后再想,再放松。接下来想象坐在中考或高考的考场上,想象那个紧张的气氛,或者碰到难题了,一感到紧张就放松。就这样从想别人到想自己,从小考试到大考试,直到不再紧张为止。

系统脱敏方法有两个要点。一个是将紧张刺激由弱到强排列时,梯度既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跨度太大,可能因无法成功而放弃;梯度太小、太多,又会产生厌倦或效率太低。另外一点是要和放松练习结合起来,这样效果才更好。

一位小伙子起立高声问:老师,我从小到大身经百考,怎么不但没脱敏,反而越考越紧张了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每次考试都没有去放松。以后每次考前,你可以在考场做几个深呼吸,或者闭上眼睛,想想什么小桥流水啊,蓝天白云啊。如果考试过程中碰到难题紧张了,可以捏捏手,搓搓脸,让自己松弛下来。

系统脱敏就讨论到这里,下面再介绍一种和系统脱敏刚好相反的策略,叫作满灌。